以下文章摘自的《壮族神话集成》(2007年出版 农品冠编注),本文作者 侬兵(1933一),大新县人,大新县下雷中学高级教师。是研究侬智高历史的专家,从教职退休后被崇左市聘为民族问题顾问,曾参与自治区多部民族研究资料专集的编纂。本文篇幅较长,为14099字。
原书注:“此文共三部分三十则,侬兵所撰,阐述中越边境南部壮族立庙或树碑的民间诸神,其中有的神祗属神话体系的神,有的是历史上英雄人物在民间已化为神灵的神。两类神衹,互相联系、互相吸取,又各自不同。神话体系神格多是与自然界矛盾作斗争,或作特性的解释,更富于想象、幻想色彩,是神格的人性化。民间诸神的神灵,多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是人们对他们人格的神格神性化。此文未公开发表过,在此供研究参考。”
中越边境居民多是壮族,溯其源为百越民族的骆越支系。在意识形态上,土著居民一直保持多神教信仰,尤其偏重于祖宗崇拜,而多神教信仰又表现为多种宗教的融合,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同时,由于地处边境的原因,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卫国戍边的英雄人物,当地边民立庙纪念,把他们列入神谱,带有明显的英雄崇拜倾向,这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越边境民间诸神与边民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因而流传久远。今属广西大新县的下雷、硕龙一带地方,古称雷火峒,北宋时置下雷州,是边微地域,土著居民的多神教信仰和祖宗崇拜较为突出,境内的民族英雄神庙又有多处,颇具特色。本文以下雷为重点,对中越边境民间诸神作简要介绍。中越边境居民有诸多姓氏,但联宗建立祠堂的不多。一般土著居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有同姓一家亲的观念,但只看重自家的祖宗神台,对同宗的祠堂较为淡薄,只有名门望族才建立祠堂祭祖。龙州的谭家祠堂在中越边境颇有名气,是有谭家族人出人头地的缘故。下雷的许家祠堂和方家祠堂兴盛一时,因为许姓是下雷州的土官,方姓是贵族,据说其先人是北宋时随狄平蛮的功臣而称誉边陲。下雷许姓官族的神联是:“支分泰岳源流远,派衍雷阳世泽长。”雷阳是下雷的别称。许姓祠堂的对联为:“自宋受符,立数百年止敬止仁之本;至清分派,开千万代为慈为孝之源。”从联语可以看出。许姓的先人并非土著。许姓土官庶族于清朝康熙年间分支,另立祠堂,仍属官族,表明了它的贵族等级,那些芸芸众生的土著是不能企及的。祖宗崇拜有明显的等级差别。祠堂是宗族的神殿,祭台上罗列历代祖宗牌位,定期祭祀。祭典由德高望重的族长主持,祭祀活动突出歌功颂德的主题,唤起同族人的共识。祠堂有一份族田,以收获物作为祭祀的开支。下雷的许家祠堂和方家祠堂随着改土归流的完成而消失,祭祀活动只限于“三月三”的联宗祭祖。方姓分支到越南重庆府,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扫墓成为家族的盛会。中越边境乡间,各家各户都立一个神龛。神龛正中裱以红纸,写上神目,少则二十一行,多则二十七行,设香炉、烛台,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要按例上香,逢年过节则摆放丰盛的祭品,一年四季,香火不断。神龛所敬奉的神灵,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天地之神,有雷神、火神、财神、玉帝、观音等。第二类是本族本家的祖师爷,有儒、道、佛和巫、医、工匠等先灵神位。第三类是生育之神,有圣母、花王、送花神、托生神等。神龛上的这几类神灵,以天地神居中,祖师爷居左,生育神居右,组成一版综合性的神谱。概而言之,屋主人希望天地之神保佑,祖宗阴魂庇护,生育之神赐福,祈求人安家泰、子承父业、人丁兴旺。这三种神灵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组成生存、继承、发展的神灵体系,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本族本家的繁衍有赖于外家姻亲的配合,因而神龛上圣母神目下边还另放一个小神殿,土名叫“匣花”。这个“匣花”是外家送的,用木板做成,宽约一尺,高尺余,状似小庙。“匣花”两旁写上对联,联曰:“花王送贵子;圣母赐麟儿。”匾额上写“慈蕊宫”。里面写上圣母的神位和外家姻亲送生神灵之位,把外家姻亲的送生先灵和花王圣母并列,足见对生育神的敬重。与此同时,外家还做一个像桥梁一样的东西送给男方。这个东西用一尺左右的竹筒破成对等的两边,两头凿洞,插以削尖的木棍,涂上红色,状如“井”字,谓之“桥”。按当地习俗,女子婚后三年才落夫家,落夫家的时候要举行迎花架桥典礼。在这个典礼上,外家要把“匣花”和“桥”以及各种礼品送给男家。据说这个破为两边的竹筒,一边表示阴,一边表示阳,两边合在一起,表示阴阳结合,男女交媾,天地交泰,预示孕育新的生命。仪式由男方主办,请道士、巫师诵经,在门前的空旷地上设神坛。女方亲戚拿这两样东西在门前等候,席地而坐,叫做“坐桥”。道士、巫师念完经卷,便在地上铺一块石头,让外家的人拿这两样东西和礼品从这块石头上经过,谓之“过桥”。过桥之后,就把那个象征“桥”的竹筒钉在男家的门旁,架桥的仪式就这样完成了。接着就是迎花。外家送礼的人跟随道士、巫师过“桥”之后,便鱼贯而入,来到正厅,在神龛前举行迎花典礼。道公、巫师提着一只雄鸡,带领外家送礼的人绕新婚夫妇的卧榻走一转,唱生儿育女的经卷。然后回到正厅,手执两朵纸花,一朵是金花,一朵是银花,边诵经边舞蹈,将花插在“匣花”上。这时,男方父母迎接“匣花”,毕恭毕敬地捧上神龛,安放好。与此同时,道士、巫师还把一对雌雄各一的鸡仔绑在新婚夫妇的床前,用红绳拴在一起,表示赤绳系足,姻缘美满。道士还把许多象征小孩的纸人贴满床头,以示多子多孙。接着新婚夫妇向祖宗跪拜,迎花典礼就结束了。迎花架桥仪式其实是对神灵的祈祷,表现了人们期盼传宗接代、后继有人的心理。当地土著居民认为,迎花就是迎接新生命,而新生命是从娘家那里来的,是外家祖宗保佑得来的。新生命从外家过来要渡河,要过桥,因而就要外家送一种象征桥的竹筒和表示生命保护神所居住的宫殿-“匣花”。这个微型的神殿除了两朵象征生命的金花和银花之外,还用彩纸做成一把保护伞,旁边放一个鸡蛋,表示对新生命的保护。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生育女神的崇拜。这种形式,其实是母系氏族的遗风,也是生殖崇拜的表现。中越边境壮族民居一般都是上层住人,下层圈畜。住人的一层除了设神龛还另建祖宗神台,早夕奉祀,突出了祖宗崇拜的意义。其布局是神龛在上,祖宗神台居下,神龛朝前门,祖宗神台朝后门,靠近厨房火灶,便以供奉。祖宗神台用红纸写上神位,由神职人员择吉日书写,以示吉利。对神龛诸神和祖宗神灵所奉祀的祭品有严格区别,供奉神龛诸神的祭品忌用荤腥,只能祭以素食,如糖饼果品之类。祭品不能沾上动物油脂,否则被视为对神灵的亵渎。祭祖宗则以荤腥食物为主,一日三餐,凡是有好吃的东西,哪怕是一点鱼肉,也先摆上神台敬祖,然后才吃。但祭祀祖宗只限于鱼肉、鸡肉、鸭肉和猪肉,忌用牛肉、狗肉。牛肉和狗肉不但不能摆上神台,而且不能拿到家里来煮。这已成惯例,人们不敢冒犯。概而言之,祭祖宗的祭品只限于家禽家畜,野生的禽兽肉是禁止摆上神台的,而家畜只限猪肉,这是奉祀的定例。还有,坐月子的妇女在月里不能靠近神台,每餐所吃的菜肴都要先祭祖宗,但由家人代理,产妇不能祭神。满月时举行满月典礼,表示洗刷了污秽,始可靠近神台奉祀。入赘是边境壮族的传统风俗,即有女无男的人家就招婿上门,管家养老。上门的男子要把自己的姓氏写上女方的神台,这样一来,一个家庭的祖宗神台就出现两个并列的姓氏。按照当地习惯,入赘男子所生的子女要随母姓,三代之后方可复用父姓。因此,凡神台上有两个姓氏并排的人家,人们一眼就看出是招婿门户。在人际关系上,人赘男子就是这家的继承人,岳父岳母变成自己的爹娘,而那个招婿上门的女子则变为自家的媳妇。为了改变这种关系,那个女子就去认与自己父母年纪相当的长者为外家,由这家新认的姻亲筹办迎花架桥的礼品。在财产分配方面,女方的父母死后,入赘者只能分享家产的一半,另一半要退还女方的近亲同族。由是观之,上门男子财产旁落,祖宗崇拜带有父系氏族的传承规矩。边境壮族没有同姓不婚的禁忌,许多招婿人都想找同姓联姻,以免祖宗神台出现两个并列的姓氏。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男女平等,人赘者享有女家的全部财产的继承权,没有了后顾之忧。如今,在中越边境的广大乡村,祖宗崇拜的观念不变,人赘之俗依然盛行,时代不同,内容也更新了。还有,婚后不育的男女,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新岳父岳母,由新认的岳父岳母重新办理迎花架桥的仪式,以此求嗣。这种现象甚为普遍。每个家庭的神位,除了庄严的神龛和庄重的祖宗神台,还有其他神摊,立于屋内不同的位置。设在大门之侧的神位,专为供奉本族本家的冤魂,如溺水、跌山、兽咬而死的人,称为外亡,在门旁另立神位,叫做冤魂摊。冤死鬼不属于正常死亡,但终究是本族本家的阴魂,寄以同情和怀念,就立此神摊摆放祭品。另外还在大门外的晒台上设立野鬼祭台,为游荡的野鬼烧香,让其分享祭品,以此隔离屋内的神龛。因为野鬼没有资格登上神坛,但又怕它作祟,只好善待,让其远离,靠边站。由此可以看出,奉祀鬼神也是分等次的。家禽家畜是生活的依靠,禽畜保护神倍受人们的敬重。各家各户都在牛栏马厩猪舍鸡橱之旁设香案,供奉禽畜保护神。除了每月初一、十五例行烧香、逢年过节奉祀之外,每年正月初二还请巫师来念经,为禽畜招魂,驱邪禳灾,祈求禽畜兴旺。每隔三年五载还要举行一次安宅典礼,在圈禽畜的牛栏猪舍设神坛,请道士、巫师来诵经,奉祀禽畜保护神。壮族以农为业,对耕牛爱护有加,每年春夏之交,农事大忙过后,要过一个牛魂节。这个节日没有固定日期,但一定选择在丑日举行。按十二生肖顺序,丑属牛,选定这个日子过牛魂节,带有敬奉牛神的意义。节日那天,把祭祀牛神的祭品用木叶包好,拿去喂牛,表示慰劳。家禽家畜与人的生活关系密切,也同祭祀诸神密不可分。按民间习俗,鸡肝鸭肝和鸡屁股鸭屁股是敬老的最好礼物,供奉神灵的祭品以煮熟的猪头肉和大阉鸡为上乘。农历七月十五是省亲节,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探望父母,一定要带上鸡鸭肝和鸡鸭屁股肉去祭祖,同时作为敬老的礼物。民间诸神各司其职,祈盼诸神保佑始于人类初级社会,自此代代相传,直至今日还有影响。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敬宗祭祖历久不衰。中越边境沿线,每个村落都建一座土地庙。土地庙又名福德祠,奉祀土地公。土地公壮语叫“阿功”,意为劳苦功高的神灵。相传,人们要为土地公选址,找个风水好的地方为他建庙,但好风水地都被别的神灵占用了,只好选在村头,靠近村民,于是土地公成了村社的保护神。俗语说“土地不开口,老虎难捉狗”,就是这个意思。土地庙的神位上书“当坊福德土地万岁老爷正直尊神之位”,有的还塑土地公婆神像,安置于神堂中央,前置香炉和烛台。有的土地庙分两层,一进两间,前面是厅堂,后面是正殿。厅堂里安放钟鼓炊具之类的器物,平时有事敲鼓鸣锣召集村民,商议公事,节日则集体祭祀,杀猪宰鸭会餐。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和农历八月初二举行祭祀典礼,谓之春祈秋报。每月初一、十五和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照例到土地庙上香、奉祀。村民生小孩,要向土地公报喜,死了人也要向土地公报丧。土地公是村社的至尊神灵。村里有喜庆活动都先拜土地公。春节期间,舞龙队或舞狮队入村拜年,要先拜土地庙,然后拜村酋,最后才挨家挨户贺年。这已成为规矩,谁不遵守,就拒不接待。户数多的村子,分片立土地庙,以便分头奉祀。有的村子按姓氏建土地庙,土地庙和宗族祠堂合二为一。有的村子派值日守土地庙,制一块值日板,按户轮流,周而复始,人们把村社的安全寄托于土地神的保佑。相传神农尝百草,种五谷,教民耕作,是五谷的保护神。每个村子都在田垌之中立神农庙,与村头的土地庙遥遥相对。神农庙和土地庙的祭祀规格相同,却也各具特点。每年清明节,村民们采集各种刚萌芽的野草来做糍粑,祭祀神农,作为对神农尝百草的纪念。在此期间,各家各户还摘来桃树枝叶或枫树枝叶插于门口,悬于神龛,以示驱邪。在清明那天,人们还到山上采集茶叶和药材,制成清明茶和清明药,用以待客和治病,据说清明药有特殊的疗效。每个农事节日都供奉神农,如牛魂节、“馍那”节、尝新节、“浪铁”节等,拜神农庙和土地庙是必不可少的活动。牛魂节是对牛的慰劳。“馍那”节是专为田地神祇设的节日,“馍”是糍粑,“那”是水田,意为做糍粑祭田地神和谷物神。插秧之后,禾苗返青,就过这个节日,以期丰收。尝新节就是吃新米节,在新谷登场之前,先收一部分新谷做成新米饭祭谷物神。“浪铁”节安排在秋收完成之后,把收割工具洗净收藏,做糍粑、杀鸡宰鸭祭谷物神。这些节日都要拜祖宗、拜土地公和神农,祖宗、神农、土地公是三位一体的保护神。按当地风俗习惯,每隔三年,最长五年,各村社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斋醮活动,庆祝丰收,称为“做斋”。斋期三天,在田野里搭棚、设神坛,请三至五个道士、巫师登坛诵经,奉祀山川神灵,土地神祇。在此期间,还开展男女对歌比赛,敲木榔演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各家各户招待来客,分享丰收果实。在斋醮节里,道士、巫师带领村民到神农庙、土地庙朝拜,在田间舞蹈,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举旗,有的持香,有的燃炮,有的担祭品,有的撒纸钱,排成长队,在田间来回穿梭,这是庆典的高潮。斋醮节是对神灵的答谢和祈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期望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斋醮结束,各家各户都在门口贴迎祥纳吉的神符。在牛棚里贴上纸剪的牛群,象征人安物阜、好景常在。伊甲是传说中的谷物神。相传,伊甲无亲无故,孤苦伶仃。他年幼力薄,不能下地耕种,无米下锅。当时人们吃的是糠皮,扔掉白米,认为糠是肉,白米是骨,吃肉弃骨,把白米撒满一地。伊甲生活无着落,迫于无奈,只好天天捡起别人扔掉的“白骨”来煮吃,以此度日。久而久之,他长得比别人健壮,白胖胖的,丰满而结实。而那些吃“肉”的人却面黄肌瘦,四肢无力,与他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见此情况,就问伊甲:“你吃什么?身体这么胖!”伊甲答道:“我吃“骨”。”人们受到启发,也吃起“骨”来,果然味道很好,身体也逐渐强壮起来。于是个个效仿,弃“肉”吃“骨”。自此以后,人们改变了饮食习惯,改善了生活。伊甲是吃白米的带头人,因而后人奉他为谷神。如今中越边境乡村都有一个尝新节,每到新谷登场都先做新米饭祭谷神,然后才开始收割,那是对伊甲的纪念。伊甲是谷神,虽然后人没有给他立庙,但是人们打从心里怀念他的功德。中越边境的许多神庙都建在山洞里,下雷的文昌庙、魁星庙、观音庙、神农庙,就集中建在南效神农山的天然岩洞内,一洞容四庙,是综合性神庙。洞穴的中线建文昌庙和魁星庙,魁星居上,文昌在下,右为观音,左为神农,塑各种神像置于岩洞四周,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铸一口铁钟悬于文昌庙内。文昌庙刻一副永久性楹联,上联是“玉洞含章兴世禄”,下联是“灵岩毓秀在斯文”,横匾书“笔参造化”。庙内竖一块刻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石碑,略述建庙经过。“文革”中受破坏,庙已毁,钟已砸,碑尚存。考碑文得知,这个综合性神庙是从街上搬上山的,几个庙堂集中在一起,是下雷州治居民祭神的地方。由于城乡差别,等级限制,下雷州城女子不嫁乡下人,独身甚多。独身女子多信佛,这个山洞里的观音庙是佛徒诵经、礼拜的圣地,洞里神庙香火不断。由于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下雷土州历史上没有出过举人,就是秀才也寥寥无几。文昌庙的那副对联只是对贵族子弟的鼓励,不切合实际,收效甚微。清朝初期,旅居下雷的粤商建立羊城书院,培养粤籍子弟,对下雷土著影响较大,文化日开。文昌庙下有文昌田,约三亩地,雇人耕种,收获物各得其半,归公的部分作祭祀之用。下雷州城尚有城隍庙、北帝庙等庙堂,往上溯还有真武庙、南岳庙、五海庙、灵应祠、山川坛、威武坛、那厉坛等,种类繁多。如今以文昌庙及其所属的魁星、观音诸庙香火最盛。正月初一人们登庙祭拜,以捷足先登为荣,归来时各人摘庙前一枝树叶回来,插在自家门口,以示吉祥。太阳神庙在下雷州治南面地轴山下,其庙建于一个天然山洞内。岩壁上镌刻“灵光”二字,圆形,篆字,状似太阳。下雷古名雷火峒,当地壮语“雷”与“天”同音同义,都叫“法”,下雷州叫“布法”,下雷街称“街法”,意为天街。太阳在天上,太阳神庙的建立看来与雷火峒的土名有关,表现当地人对太阳的崇拜,奉祀太阳神。太阳神庙原为砖木结构,咸丰年间(1851~1861年)农民起义队伍攻打土司衙门,烧了土司衙署,起义队伍同土司官兵在太阳神庙决战,庙遂毁,遗址犹存。莲花洞在下雷州下佑甲,即今大新县下雷镇三湖村,是一个天然山洞。宣统元年(1909年),当地道士、巫师捐资辟为神坛,名隆善坛,供奉儒、道、释诸神于其中,勒碑记其事。自此成为神职人员谈经论道之所,也是村社举行斋醮的神坛,祭祀山川龙神。在下雷州范围内,尚有扬善坛、喜善坛等多处神坛。清朝末年,三点会成员在神坛聚会,发动群众,推翻土官统治。1929年,下雷农军在扬善坛誓师,开赴龙州参加起义,神坛成为革命根据地。四城岭海拔1073米,是下雷制高点。岭顶建一神庙,祭山川龙神。每逢正月十五、农历二月初二、农历七月十四、农历八月初二等民俗节日,道士、巫师都登庙念经,祈祷神灵保境安民、消灾散祸、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下雷的壮语土名叫“布法”,“派”是水坝,“郎”是男子汉,“派郎法”意为下雷河神。流经下雷境内的河流叫逻水,又名下雷河,源于德保和靖西,流入左江,这段流程也叫黑水河。河流水深滩险,前人于下雷州治北面筑一堤坝,控制湍流,引水灌田。相传水坝底下有一水神,经常变化成一个汉子,上岸活动,人们就称这个水神为“派郎法”。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下雷举行一次盛大的斋醮仪式,“派郎法”变成一个英俊的男子至现场看热闹。此后,他同土官许光祖交谈,结为朋友。许光祖向“派郎法”诉说倭患未熄,他要奉令率领土兵赴闽粤沿海平寇,苦于武器欠精良,有所顾虑。“派郎法”对此事表示关心,愿助一臂之力。过后,他送给许光祖一支短箭,说:“别看这东西短小,用处可大哩!”许光祖觉得这东西巧小轻便,可以插在靴筒里,甚感满意。后来许光祖果然率部出征,途中见一只巨鹰盘旋,老百姓四处躲避,经询问,知道这巨鹰专抓人畜,为害一方,人们对它无可奈何。许光祖就用这支短箭射鹰,短箭离弦,那巨鹰应声而坠,箭从左眼入右眼出。百姓欢呼,拍手称快。不久,许光祖又带这支神箭抗倭,打了胜仗,立了大功,被封为昭毅将军,将下雷土州晋升为壮雷土府。许光祖立功,得力于“派郎法”的神箭,“派郎法”倍受后人敬重,人们立庙奉祀。如今庙已毁,遗址尚在,故事在民间流传。牛角山以其顶状似牛角而得名,位于逻水东岸藕岭旁土官陵园北侧,与土官坟墓毗邻。这个地方,历来被视为风水宝地,这座山也被定为神山。相传,这座山的山神可保境安民,亦可惩凶压邪。下雷土官每次奉令出征,都先拜祭牛角山山神,举行誓师典礼。取胜回营之后,又到山下设坛祭祀,隆重庆功。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土官后人去祭祖坟,同时也祭牛角山。祭典隆重,搭台演戏,长达一月之久。当地人称山神和树神为“世”,牛角山状似水牛角,牛角山的山神就叫“世角怀”。由于它神通广大,被官家利用来触犯百姓,因而土民造反,砸去它一角,后来它变成独角兽。1949年,国民党下雷警备区署出兵“围剿”龙湖游击队前,他们也先祭拜牛角山,但结果却以失败告终。“世角怀”并非有求必应的神灵,它对邪恶势力是不保佑的。神石壮语叫“吞世”,神树叫“米世”,“世”是不可侵犯的神灵。被认为神石的多是路边、村旁的大石头;神树多指村旁山上的大树,如榕树、木棉、桃树、樟树等。按当地规矩,凡是神石、神树都不能移动,不能砍伐,不可损伤,总之,神圣不可侵犯。谁触犯了它们,势必遭到厄运,因此无人触动。人们在神石、神树旁边走过,要低声下气,俯首而行。正因为神石、神树有如此神威,不少人就认它们为“寄父”,祈求保佑长生保命。认神石为父者叫“寄吞”,认神树为父者叫“寄米”,亦即寄石、寄树的意思。寄石、寄树的人,逢年过节都到指定为“父”的石头上或树干上贴红纸,烧香,摆祭品,感谢“寄父”的呵护。下雷街上有个寄石为“父”的男子,为感恩戴德,就以“寄吞”为名,他的老婆也称为“姆寄吞”(寄石之妻),子女叫“麓寄吞”(寄石之子女),一家人的名字都离不开“寄吞”。寄石、寄树的人不少,体现了人们对神石、神树的崇拜。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年),镇安府出了一道减轻土民负担的告示,列出对土民减少应征徭役的款项,责成土官执行。这道告示刻在石碑上,成为永久性的官府文告。这几块石碑立于下雷州境内的几个交通要道上。当地土民得以减轻负担,视为神石,世代烧香祭拜。拔氏是雷火峒的女子,小时父母就为她定亲,她长大后被迫成婚。拔氏对此很不满意,从反感发展到反抗,不落夫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同自己的意中人生活,怀了身孕。她的父母和族人大动干戈,把她抓起来,处以极刑,碎尸五段,分散置于境内的五个山冈上示众。拔氏是个不屈服的女子,她死后阴魂不散,申冤报复。在埋葬她尸骨的地方,穿白衣裳撑伞的人不能过路,违者癫狂;骑马的人要下马过冈,否则人仰马翻;步行的人要在她的坟头投一把草,不然就双腿瘫软,迈不开步子。其实这是拔氏对不同身份的过路人的惩罚。穿白衣裳撑伞者是富家子弟,骑马者是官员,徒步者是老百姓。拔氏对这几种身份的人的态度是不同的,对富家子弟要灭威风,对官员要施下马威,对普通老百姓则宽容,只要投一把青草就可以了。后来,过路的人都不敢穿白衣裳,不撑伞,不骑马,而且各人要往坟前投一把草,这种做法,已成惯例。骑马的人则绕道而行,退避三舍了。拔氏是平民女子,生性倔强,死为鬼雄。后人对她寄以同情,为她立庙。庙很矮很小,用几块石头垒成,立于她的墓前,适合她的平民身份。她是富于反抗、追求自由的女性,是自由女神,埋她尸骨的遗址还在。下雷镇信孚村晚隆屯和距德天瀑布不远的仁益村布吞屯尚有拔氏山坳,过往行人对她肃然起敬依然投一把草。下雷土州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2年),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土归流,共传二十四代,长达八百余年。现存的第五代土官许福海庙,是最早的土司庙。据许氏族谱》记载,许福海是在元朝中期任职的。族谱称下雷土官祖籍山东,是随狄平蛮的功臣,受封世袭州官。既然如此,为何冠以“土”字?不得而知。相传许福海在任期间,到下佑甲巡视民情,兼以狩猎,登上高山,忽遇龙卷风,跌下山崖负伤。土民前往抢救,在抬回州府路上,不治而死。当时天黑,担架断裂,无法前行,暂搁路边,且待天亮行动。岂料夜里白蚁出动,在停尸处筑窝,掩埋了尸骨。后人就地建庙,名曰“庙司”,意为土司之庙。土司即土酋,称霸一方,高人一等。土司死后化为神,不与鬼魅为伍。许福海死后就显这种神威,三里之内不准行人撑伞经过,不许穿白衣服通行,不能骑马上路,按时上香祭拜更不在话下了。许福海庙显示了土司制度的尊严等级,它的存在是历史陈迹,教育后人。庙在今下雷镇三湖村坤求屯。岑天保是明清之际镇安府的地方官员,其人为官清廉,为民做主,深受百姓好评。他死后当地土民为之立庙纪念,并在镇安府辖地建立天保县,以示表彰。镇安府治在今德保县,1951年敬德县与天保县并为德保县。岑天保庙在原天保县境内。
中越边境线很长,英雄庙也不少,在此据笔者所知略述一二。班夫人,凭祥人氏,生活于东汉光武帝时期(25~57年),终身不嫁。然独身女子何谓夫人?考其名字,很有必要。笔者认为,班夫人是壮语汉译。“班”是村屯,也写成“板”、“晚”、“曼”等字,取同义近音,“夫人”指女性,与妇女、女子同义。班夫人的真正壮语含义是“村姑”或“村妇”。“夫人”是尊称,因她为国立功,敕封一品夫人,译者称她为“班夫人”,带褒义,“班”不是她的姓氏。据民间传说,班夫人略通巫术,善于占卜,预知未来,有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正是如此,她预料将来会有乱世,出现粮荒,于是她平时省吃俭用,积粮备荒。同时她预感到自己要为国出力,有子女会拖累,因而独身,不嫁人。世事果如她所料,其时交趾作乱,征侧征贰姐妹造反,国难日蹙。马伏波将军率军平乱,驻兵要寨,粮饷不济,处境艰难。这时,班夫人挺身而出,开仓献粮,杀猪犒劳,振作士气,渡过难关。后来马伏波为她记功,上奏朝廷,给予嘉奖。班夫人死后,葬于凭祥岜堡山。山上有一块石头状似马匹,叫白马山,相传是班夫人的英魂化成。后人立庙奉祀,刻碑表彰,称她为英雄女神。凭祥、龙州、崇左等地都有班夫人庙,庙址犹存,龙州县城青龙桥头的班夫人庙石碑尚在。侬智高生活在北宋时期,祖上为广源州土酋,称广源蛮侬氏。当时交趾封建势力崛起,自立为王,北宋王朝无暇顾及,国难当头。侬智高的父亲侬全福及其长子侬智聪被交趾王杀害,矛盾日深。侬智高遂与其母奔雷火峒,据傥犹州,厉兵秣马,抗交反宋。后于安德发动起义,挥师东向,陷横山寨、占邕州,连破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端九州,围广州,威震岭南。宋仁宗派狄青率军南征,偷袭昆仑关,侬智高败退广南。这段史事,有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也广为流传,侬智高庙遍布桂西、滇南、越北,影响深远。侬王城在大新县下雷镇信隆村,侬智高与其母在那里建立据点,沿山巅筑起城墙,后人称侬王城。侬王城东面有个山洞,当地老百姓在洞里立庙,称京帝庙。因侬智高在那里建大历国,后来又在安德建南天国,在邕州建大南国,称仁惠皇帝。雷火峒是根据地,立庙纪念,表彰他的功绩,于是京帝庙又称旌帝庙。侬王城上有块平地,设坛祭祀,叫喜善坛。遗址尚存。靖西县安德镇是侬智高建立南天国,誓师起义的地方。南天国衙署是侬智高的住所,称侬衙司,意为首领官邸。后人在此立庙纪念,称侬衙司庙。侬衙司庙占地约二十亩,庙旁是枫树林,枫树林高大挺拔。侬智高起义时,把侬军分为七个营盘,分别以黑、黄、紫、红、青、蓝、绿七种颜色为旗子,作为各自军营的标志,黑旗是帅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大祭,安德老百姓制七面彩旗到庙里张挂,举行祭典。侬衙司庙是纪念侬智高的神殿。侬智高是壮族领袖,过往官员都下马朝拜,老百姓常年烧香奉祀。在当地边民的心目中,侬智高并不是败者为寇的蛮王。侬大将军指侬智高和侬智会兄弟,庙在今天等县向都镇福利村,又称都军庙。神牌上写“敕封威灵显应伏蛮义勇都军侬大将军神位”。庙分前厅、祭堂、神殿三层,是桂西规模最大的侬智高庙。从名称上看,该庙是为侬智会而建的,但实际上以奉祀侬智高为主。庙旁有侬智高游泳池,池边石板上有侬智高脚印,山壁上有侬智高发痕,附近还有侬智高与狄青鏖战的遗迹,民间还流传许多关于侬智高的传说。这些传说有夸张和神化的成分,但庙堂所在地确是侬智高的根据地。庙建于何时不可考,但从残碑文字得知,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修过。2000年,当地老百姓又集资大修,将都军庙改为侬大将军庙,老百姓都习惯称侬智高庙。侬智高的外号叫老彝,这是老百姓对他的尊称,是大人物或首领的意思。靖西、德保、天等几个县的农村都有老彝庙,奉祀侬智高。后因当政者以侬智高是“败寇”为由,下令拆除,荡然无存。但老百姓崇拜侬智高,将老彝庙与土地庙合并,侬智高同土地公平起平坐,成为村社的保护神。侬智高撤退大理后,立足广南,坚持反宋。其后裔聚居广南,仍为望族,其酋保持首领衔头,成为广南侬氏世袭土司。广南侬氏建庙奉祀侬智高,称侬氏土司庙。庙宇雄伟,祭典盛大,香火不断,今庙堂尚在。侬智高余部散居云南、老挝、泰国等地,其后人怀念侬智高,逢年过节都祭祀侬智高。侬智高身败而名不裂,英魂犹在。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和现实始终保持内在的联系。时至今日,侬智高变成了一个跨国跨境的人物,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越南北部有许多侬智高庙,越南老百姓崇拜侬智高,奉祀侬智高,侬智高在越南声望很高。越南高平、广渊、保乐、茶岭等地都有侬智高庙。高平侬智高庙是宫殿式结构,富丽堂皇,雕龙画风。正门的对联是“帝业未成人已老,王封申锡国同休”。塑像前饰以御伞护驾,长颈鹤侍立,俨然是皇家的神殿气派。每年正月初十举行盛大祭典,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广渊即广源州旧址,广渊侬智高庙较简陋,正堂用红布写侬智高神位。神牌正中写“本庙神主农志高大王将军之位”。对联为“敬公神灵一村主,赐我福禄几姓人”。中越边境居民也把侬智高写成农志高或侬治高,指同一个人。庙旁竖一块石碑,碑额书“岜马山庙碑”,碑文记侬智高庙修建经过,罗列捐款者名单,用汉字刻写。越南过去用汉文,与壮族相同。保乐侬智高庙内有卧榻炊具,为过往商旅提供食宿方便,居栖安稳,侬智高成为出门人的保护神。茶岭侬智高庙为当地农姓所立,是农姓的家庙,奉侬智高为先祖,合族祭祀。侬智高庙遍于中越边境沿线,侬智高是中越友谊的纽带,是两国边民共同崇拜的英雄之神。狄武襄公就是狄青,原太平州即今大新县雷平镇太平街有狄武襄公庙,相传建于北宋,是为狄青而建的,庙已毁,遗址犹在。杨六郎庙在广西靖西安德镇,云南省广南一带也有杨六郎庙,是为杨文广而建的。安德杨六郎庙同侬衙司庙相距约一公里,两庙并存,但祭祀规格不同,侬庙庆典隆重,杨庙只作一般摆设。胜败双方都为主帅立庙,胜方由官方包办,败方为平民所建,用心各异,意义不同。杨六郎即杨延昭,是杨文广之父,把杨文广庙称为杨六郎庙,以父代子,与史实不符,如此以讹传讹,后人也就不计较了。宋大将军庙在大新县硕龙镇硕龙街。相传,北宋时交趾兵侵犯邕州,宋将率兵抗寇,戍边有功。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硕龙开埠,街民根据传说建庙纪念,塑像祭祀。宋将军其人佚名,因据事件发生的朝代立庙,故称宋将军庙。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举行祭典。据民间传说,赵大王、二王、三王是戍边将军,因战斗负伤,士兵们抬到三个不同的地方就去世了,于是就地埋葬,立庙纪念。赵大王庙在今下雷镇仁爱村德交屯,二王庙在硕龙镇巷口村布榜屯,三王庙在下雷仁爱村岜幸屯。这三位大王不知名字,时代欠详,边民历来奉祀,从不间断。每年农历三月廿六为歌圩日,祭拜尤盛。在大新县下雷镇信诚村的陇嵩岭顶上,有一座庙宇叫大将庙,贴一副“皇上护国,大将庇民”的对联。这个庙宇距侬王城京帝庙甚近,当地老百姓说,那是纪念侬智高部将的庙堂。这个地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清末民国初期,广西军阀陆荣廷曾在此建营盘,巡边部队轮番驻扎。后来,这个兵营也随陆荣廷“陆老帅”的擢升而撇走了,但每年开两次歌圩,一次是农历四月廿六,一次是农历八月廿六,赶圩的人都到庙里朝拜、摆祭品,这是例行的祭典,平时供奉香火,各随其便。护国将军庙在今大新县硕龙镇隘江村,奉祀为国捐躯的许宗佑将军。许宗佑是下雷州第十代土官许宗荫的胞弟。明朝中期,交趾王带兵侵犯下雷土州更甲,妄图将那涯、晚隆、巴乾三村划入安南版图。下雷土官许宗荫和他的弟弟许宗佑率领土兵抵抗,巴乾村一个姓梁的青年组织民兵配合作战,击退了敌人,维护了神圣领土。在战斗中,许宗佑阵亡,就地埋葬,立庙纪念。庙堂正中用石头刻上“护国平蛮英灵祖庙讳许宗佑将军之位”字样,这个庙遂称护国将军庙。当地边民奉许宗佑为民族英雄神,常年奉祀。下雷历代土官都派专人护理庙字,指定晚隆屯一户姓梁的土民守庙,赐予一份守庙田耕种,并规定每年腊月最后三个街日,到下雷街收取税金,作为酬劳。大年初一,土官还送给这位守庙人四个大粽粑,一只“大线鸡”以及为数不少的糕点,表示慰问。按惯例,每年正月从初一到初五连续祭祀五天。据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占越南,日军数人划竹筏渡过隘江欲侵犯我境。但竹筏划到河中都沉没了,日本兵成了水中鬼,其阴谋不得逞。老百姓说,那是许宗佑在显灵哩。现庙已毁,庙遗址犹存。瓦氏是广西归顺州土官岑璋之女,土名德花,“花”与“瓦”近音,称瓦氏,嫁田州土官岑猛为妻。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瓦氏率土兵赴江浙沿海抗倭立功,是壮族的巾帼英雄,后人奉为英雄女神,世代崇敬。有墓无庙,墓在田阳岑氏陵园,常年有人奉祀。下雷州第十四代土官许文英于明末清初袭职。据许氏族谱载,许文英借夫人岑玉音率土兵赴闽前线抗倭取胜,被封为抚夷将军。许文英死后,人们立庙纪念,称抚夷将军庙。他的坟墓在藕岭土官陵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举行大祭,演戏守陵,为时一个月。许文英和他的夫人岑玉音因抗倭立功,始创下雷霜降节。每年霜降节大庆三天,相沿成俗。许文英庙已毁,遗址尚存。姆娅莫本名岑玉音,是许文英的元配夫人。明朝末年,许文英夫妇率土兵平倭。据传,岑玉音骑黄牛上阵,披头散发,所向无敌,打败敌人,立下战功,受到嘉奖。凯旋之日,正值霜降,开盛大的庆功会。自此每年都在霜降这一天照例庆祝,霜降节成为下雷的传统节日。因岑玉音骑黄牛出阵取胜,后人就尊称她为姆娅莫。“姆娅”是老妇人,“莫”是黄牛,“姆娅莫”的意思是骑牛女将。她死后,立庙奉祀,她的庙就叫姆娅莫庙。姆娅莫庙在逻水东岸,与西岸许文英庙隔河相望。姆娅莫深受民众尊崇,称她为英雄女神,朝廷也为她画像表彰,那幅画像描绘了她骑牛作战的英姿,披头散发,好不威武。每年霜降节人们都把这幅画像当众展示,表示纪念。现庙已毁,那幅画像和作战令旗藏在一个竹匣里,作为土官传家宝。1951年,“土改”时被视为迷信品抛入河中淹没了。现霜降节年年举行,已发展成为边境贸易圩期。中法战争后,广西边督苏元春在中越边境桂越段构筑一系列炮台,派兵驻守。在下雷州边境沿线建了两处靖边城和靖边台。靖边一城和靖边一台建在则村山上,靖边一台安装一门大炮,这门大炮是德国克鲁伯炮厂制造的。苏元春为保卫边防尽心尽力,被封为太子少保,边民尊称为苏宫保。他死后,边民以靖边城为神坛,表示纪念,并在城门两旁写一副对联,上联为“福德扶持众壮士”,下联是“神恩保护一军人”。城门基本完好。龙州小连城是苏元春构筑的防御工事,其中有个宝元殿,设有纪念苏元春的神堂。刘永福是黑旗军主帅,因抗法得力而扬名中外,“刘二打番鬼,越打越好睇”的故事家喻户晓。黑旗军曾驻扎在今靖西安德镇,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誉满边陲。中法战争后,老百姓在他的驻地建纪念塔,称他为边民的保护神。陈嘉是中法战争中的名将,他配合苏元春率军抗法,保卫边关,在战斗中负伤,卒于军中,为边民所敬仰,建立陈嘉英烈祠。这祠堂在龙州西街,颇为堂皇。其实这个英烈祠是所有抗法阵亡将士永垂不朽的神堂。1940年,抗日战争正酣。日本侵略军占领越南后,当即攻陷龙州,宁明爱店成为其突破口。当时,驻守在爱店的广西边防警官兵奋起抵抗,浴血奋战,英勇牺牲。当地军民为此建烈士墓,造纪念塔,凭吊忠魂。1941年建爱店抗日阵亡警官兵纪念碑,碑文上写道:爱店战役,爱国将士“前仆后继,踊跃效命,临难不苟。其忠勇抗敌精神,实足振奋同侪,表扬国光。特建坟场,竖丰碑于爱店山阳,以宏纪念”。当地边民经常参拜,奉之为保家卫国的集体英雄社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