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间故事:独龙扫墓(武鸣)

民生   2024-11-02 08:40   广东  

编者按:

本文摘自农品冠编注《壮族神话集成》。本文口述者:佚名。搜集整理者:黄庆勋。原载:《武鸣风景名胜荟萃》。原文题目《独龙扫墓·闹龙殿的传说》,现改为《独龙扫墓》,文字有删节。


独龙扫墓

(广西武鸣)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山村里,有个十分贫穷的孤寡老婆婆,无田无地,经常到野外挖野菜,上山打柴火、摘野果来维持生活。在一个十分寒冷的冬天,山上大雪纷飞,狂风呼啸,老婆婆还是坚持去挖野菜。在回来的路上,见路边有一条身上发光长得很奇怪的小虫,蜷伏在路边快死了。她就把小虫捡起来,一手拿着野菜篮,一手护着衣兜里的小虫,踉踉跄跄地赶回家。回到家里,赶紧生火,一边把小虫烘暖,一边煮野菜。野菜煮熟了,她先喂饱小虫后自己再吃,晚上还找些破棉絮、碎烂布把小虫包裹好放在灶边让它好睡觉。此后,老婆婆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天天都精心地护理它,村里人家办喜事请她或去远房亲戚家探亲,她都舍不得吃饱,把饭菜留下来给小虫虫一份。后来,小虫虫逐渐长大成一条非常听话又生动活泼的小龙,人们称它为“独龙”(壮话音的“独”是“一只”的意思)。老婆婆每次出门,都要嘱咐它好好在家不要出外面,独龙点点头表示答应,老人关好门才出去。独龙越来越大,身躯越来越长,茅房快装不下了,老婆婆在房后连接搭盖了茅棚。独龙还在不断地长大,茅棚又不够住了,独龙的尾巴往外伸出去一大截。老婆婆告诉独龙,只有砍去一截尾巴才不会越长越长。独龙点了点头,她就拿起菜刀砍断了独龙的一小截尾巴,独龙就变成了秃尾巴的龙。壮话把秃尾巴称做“吉”(壮文Gud),因此人们又把独龙称做“特吉”。特吉的尾巴虽然不再长长了,但身体却越长越大,茅房快给挤破了,吃的也越来越多,实在难以再养了。一天,老婆婆伤心地对独龙说:“特吉呀特吉,我靠挖野菜过日子,你现在长得越来越大,吃的住的真是没有办法了,你就自己出去谋生吧!”特吉也流了眼泪,点点头,慢慢蠕动爬出茅房,然后一声呼啸,化为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腾空而起飞走了,它飞到山林中的深潭里筑龙宫住了下来。过了几年,老婆婆年老体弱病死了,村里人来办丧事,一些年轻人半开玩笑地埋怨说:“老婆婆呀,你活着的时候,样样都护着特吉,开口我的特吉,闭口我的特吉,好吃的都让给它。现在为什么不见它来葬你!”话一出口,即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雷雨交加,飞沙走石,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昂头摆尾凌空而下,头顶老婆婆的尸体飞走了,村里人谁也不知他们的去向。天晴之后,人们看见原来的平地里突兀挺起了一座大山,在形如龙头的山顶上垒着一个墓,原来特吉已经把养母葬在高高的龙头山顶上了。过后,每年清明时节前后,总要刮一次大风,下一次大雨,这是特吉扫墓来了。风雨过后,连绵的大明山脉到处有瀑布飞泻而下,那是特吉流的眼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从远处看就像一幅幅高悬的白色挽幛。晚上,瀑布奔流的轰鸣声,是特吉在祭奠养母举行闹龙殿的仪式哩。
图文编辑:阿素喇

——————————————————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微信群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邮箱:senelu@126.com 投稿须知
交流及广告合作请加微信:senelu
——————————————————
- THE END -

思恩府驿站
带你认识广西中西部。文化项目合作等请加微 senelu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