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府古代的城池考察

民生   2024-10-05 09:21   广东  

编者按:
以下内容节选并翻译自清康熙年间陈梦雷(1650年—1741年)所编辑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卷第一千四百四十二中的“南宁府城池考”原文执笔、记录者均是已作古的古人,部分内容带有较为强烈的封建迷信色彩,读者自会明辨。本站将其整理选出,转译、注解成现代白话文,供读者学习参考使用。此处已省略原文(文言文)不放,如有需要请自行查阅。

南宁府古代的城池考察
◎思恩编辑部(编译)

▲清康熙时期南宁府疆域图(点击可看大图)

▲清康熙时期南宁府宣化县图(点击可看大图)

南宁府的城墙和护城河

南宁府的城墙,最早是在宋朝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由经略使狄青在征讨侬智高时修建的。不过,那时候建的城墙位置不太好,没多久就塌了。后来,有个姓刘的郡守做了个梦,梦见神仙告诉他要沿着蛇爬过的曲折路线来建城墙,于是他就在离原来城墙几百步远的地方重新建了起来,这次终于成功了。

经过历代的修修补补,这城墙变得又宽又大,周围长度有一千零三十步(一般来说,古代一步约等于现代的两步或稍多,这里可以大致估算为几百到上千米),高度达到了一丈九尺(古代的一丈约等于现代的三米多,所以这里可以大致估算为6米左右)。城墙上还有五座门楼,分别是东门、镇江门、仓西门、安塞门、迎恩门。城墙上还有一千零九十六个女墙(即城墙上的小墙垛,用于防御),每个城门楼上都建有一座尖圆的兵马司(相当于现在的警卫室或哨所)。

到了明朝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有个叫邬阅的兵备佥事(军事官员)下令让府卫(地方军队)修补城楼,并重新在各门楼上建立了兵马司,还设立了二十九间巡警铺(相当于现在的巡逻站或治安点)。万历壬寅年(公元1602年),郡守薛公藩又增开了一座南门,这样城楼就变成了六座。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郡守吴公绍志按照上级的命令,把城墙加高了三尺(大约一米左右)。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郡守陈公世绳看到县城经常遭受水灾,就把原来的圆垛改成了方垛,说是可以“取土制水”(指用方形的土垛更能抵挡水流的冲击)。在城东北角有个高台,同知(副职官员)张贯在上面建了个亭子,叫最高台。以前还有云锦亭、筹边楼梯、云阁等建筑,但都已经荒废了。

城墙外面还有一条护城河绕着,但是后来因为战乱等原因,城墙和城楼都塌了一大半。知府金先声、通判顾鼎植、知县张琼他们三个人捐出自己的俸禄来修补,但只修好了十分之一二,剩下的还得想办法再修。

宣化县的城墙和护城河

宣化县城原来有个古沟,宽度有一丈(大约三米多),深度有八尺(大约两米多)。这个古沟从四逵坊开始,绕着儒学(古代的学校)转一圈,然后流到水冲口那里。城里所有的水都是从南面和西面流过来,汇到这个古沟里。古沟里的水通过水关流到下壕,再经过栾塘、官塘,最后流入大江。如果古沟堵了,城里的守卫就会带着守门的小兵和差役一起疏通,免得城里发大水。

外州县城池
新宁州城池(今扶绥新宁)

新宁州的城墙建设始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春天。在此之前,巡台霍某奉命筹备了六千两银子存放在南宁府库,并委托南宁推官刘洁、总督税课郑龙、驿官卢泾、巡检刘环以及阴阳训术邵应轸等人,分别管理四个都的民众。他们开始用土筑城,后来刘洁升职后,又委托养利州知州欧次颜代为监督。到了那年冬天,新宁知州邓林材开始接手此事。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秋天,城墙建成,随后专门委托邵应轸督建四座城门楼,东门叫宾旸门,南门叫和薰门,西门叫含辉门,北门叫拱辰门。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知州赵宗凤用火砖把城墙包了起来,城墙高一丈五尺(大约五米),垛高五尺(大约一点六米),底部厚一丈六尺(大约五点三米),顶部厚一丈三尺(大约四点三米),周长七百六十七丈(大致估算为几千米),上面还设了十七间警铺(相当于现在的治安巡逻点)。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知州张思中在城墙的四角各建了一座烟楼(用于瞭望的塔楼),又在每个城门的左右各建了二十间兵营,四门共八十间,供守卫人员居住。虽然护城河环绕着城墙,但挖得不太深,不能注水,据说是怕伤了龙脉(古代风水学中的说法)。

隆安县城池

隆安县原来叫宣化县那九村,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都御史王守仁提议并经批准,开始在这里设县并筑城,但当时没建完。到了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兵备佥事邬阅委托府通判林凤鸣继续用砖砌建,城墙周围宽三百二十丈,高一丈三尺(大约四米三)。东、西、南、北门各有一座城楼,但护城河没挖。后来西门楼塌了,县令姚居易重修了东隆兴门、西望仙门、南厢泉门、北厢江门。根据《县志》记载,隆安县的城墙周围二百九十丈(同样需换算),有五百四十七个垛子(即城墙上的小墙垛),高一丈四尺(大约四米六),马路(指城墙上的通道)横宽八尺(大约两米六)。东门叫隆兴门,西门叫望仙门,北门叫江潮门,南门叫观泉门。这些城门和城墙都是从嘉靖年间开始新建的,但到了明末,由于土司之间的争斗和战乱,城墙受到了破坏。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墙逐渐倾颓,失去了防御作用。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九月,新任知县查继甲上任后,首先把加固城墙作为首要任务。他恰好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求修葺城墙。于是,查继甲在同年十月申报并开始兴工修建。他修建了四面的楼宇、城门以及犄角窝铺(指城墙上的防御工事)等处,还挖了护城河,马路长一百一丈二尺,高七尺(大约两米三),面宽八尺(大约两米六)。所有的建筑都采用了石料筑砌。经过一年的努力,城墙逐渐建成,到了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十月,工程竣工,城池变得坚固而雄伟。

横州城池

横州原来就有一座土城,根据宋朝的修城记录,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之前就已经有城墙了。黄光世在慈感庙的记文中提到:“丙子年平定后,城池就废弃了。”这说明横州的城墙历史相当悠久。

到了元朝至正丙戌年(公元1346年)夏天,州判倪思敬对城墙进行了重修,并加筑了乐山古城,这是一座土城,但外面砌了砖。因此,在明朝初年,人们还称它为“土城”,方圆六里,上面覆盖着茅草。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驯象卫(古代的军事单位)迁到了这里,指挥徐某对城墙进行了扩建,使它的周围达到了十里一千二百一十步(具体换算成现代单位需查阅相关资料,但可大致估算为几千米),高度为二丈(大约六米多)。城墙上面宽一丈二尺(大约四米),下面宽二丈二尺(大约七米多)。城墙上有一千二百一十间串楼(指城墙上的连续房间或防御工事)。南面紧邻大江,东、西、北面都有护城河,护城河宽一丈三尺(大约四米三),深七尺(大约两米三),长九百九十五丈(需换算成现代单位,但可大致估算)。可惜的是,护城河大多数地方都紧贴着城墙脚,而且东角的局限位置是州龙(指风水学中的龙脉)的来脉,也受到了挖掘的伤害。

城墙上有六座城门楼:东门是涵春楼,西门是肃清楼,南门是镇夷楼,北门是清远楼,东北角是迎宣楼,州门是月江楼。起初,这些楼和串楼都是由军卫(军事单位)负责修理的。到了成化年间(明朝中期),因为官军逐渐减少,就规定州和军卫平分修理费用,这个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指挥范信对城墙进行了重修,用砖石包砌,并用陶瓦覆盖。弘治年间(明朝中期),城墙倒塌后又一次进行了修葺。嘉靖年间(明朝中后期),由于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好,城墙多次崩塌。州卫申请并经批准后,将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改用了露头雉(指城墙上的一种防御设施),并用重砖覆盖,以求长久耐用。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上级委托南宁府的通判韩绍奕、指挥张启以及元州判姜伯春对城墙进行了重修,将十分之七的串楼改成了垛堞(城墙上的小墙垛)。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西城墙崩塌,知州高士楠进行了修复。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知州陈坦和指挥王嘉言奉命将所有的串楼都拆除,增高了城墙,并在垛堞上设立了三十一间更铺(指用于巡逻或守望的房间)。州卫共同守卫的敌台位于登高岭,有一座三间房的建筑。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分巡道萧鸾命令指挥邓凯增建了建筑。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知州谢环对城墙进行了重修。

永淳县城池(今横州峦城)

永淳县的城墙是在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开始用土筑建的。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曾鼐用砖将城墙包砌起来,并开挖了环绕城墙的护城河。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知县潘文明对城墙进行了修筑,使它的周围达到了四百二十丈,高度为一丈五尺(大约五米)。城墙上有四座城门楼:东门是朝阳楼,西门是永宁楼,南门是迎恩楼,北门是拱辰楼。

上思州城池

上思州原本有一座大土城,这座城延绵很长,达到八百丈(约2664米),周围则是五百八十二丈(约1938.78米),城墙的高度为一丈(约3.33米)。在明朝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州城被迁移到了江边。这座城最初是由北州的同知(官职名)曾炳开始建造的,后来知州(官职名)罗环继续完成。

城墙上有四座门:东门叫东定门,西门叫西宁门,南门叫南承门,北门叫拱北门。到了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知州黎磐和陈世瞻因为要将学校迁入城内,所以增建了数十丈的城墙。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知州周璞又拓展了东南角的一百丈城墙(约333米),并用碑石砌建,还在上面建了一座楼,题名为“兴贤靖”,意味着培育贤才、安定民众、拱卫北门。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代理知州、上石西州的知州罗汝泾对城墙进行了重修,使城墙的厚度达到七尺(约2.15米),顶部结构四尺宽(约1.33米),高度增加到一丈二尺(约3.996米)。同时,还增设了五座敌楼(城墙上的防御建筑),每座宽一丈二尺(约3.996米),城墙上的垛口(城墙上的小墙垛)有一千一百一十九个。

根据《州志》记载,上思州在唐朝时就开始设置,当时属于羁縻州(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域,通常设在边疆地区,以当地首领为刺史或都督,管理当地事务),隶属于邕州(今南宁)。后来,它仍然隶属于南宁的都总府。到了元朝,它属于思明路。明朝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州的头目赵宣等人奏请将州改为流官(由中央派遣的官员)管理,隶属于南宁府。当时,城墙的周围是四百三十八丈(约1458.54米),垛口有一千一百一十九个,城墙厚六尺(约1.998米),顶部结构四尺宽,高度一丈三尺(约4.329米)。城墙上有四座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寇乱和风雨的侵蚀导致城墙损坏。到了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十二月,知州朱士毅到任后巡视,发现西北角的两座城楼已经崩塌,垛口损坏了一百十二个,城墙内部也有三处颓塌,总共损坏了九十七丈多(约322.98米)。于是,他捐资进行了修复。到了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六月,知州梅朗中到任后巡视,又发现城墙有零星倒塌的地方,便再次捐资雇佣工匠进行修葺。这座城隶属于左江守巡道南宁府的管辖范围内。

城墙的护城河从东门到南门长八十丈五尺(约269.715米),宽一丈(约3.33米),深七尺(约2.331米)。从南门到西门长一百二十丈(约399.6米),宽一丈,深七尺。从西门到北门长一百一十丈(约366.3米),宽一丈,深七尺。从北门到东门则只有九丈长(约29.97米),宽一丈,深七尺。

下雷州城池(今大新下雷)

下雷州的州城朝向南方,有内外两座城,都是用石头砌建的。内城的宽度是一百零七丈(约356.31米)(注:但此处原文可能有误,因为通常不会以“零七”这样的数字结尾,可能是“一百七丈”(约566.1米)的误写)。外城的宽度是一百一十三丈(约376.29米)。两座城的高度都是七尺(约2.331米)。内外城共有六座门:南门、外南门、北门、外北门、东门、外东门。城的西边依靠山作为屏障,所以没有门。

往期相关文章推送:
南宁府的建置沿革疆域星宿考证
南宁府境内的古祠坛庙宇考察
南宁府境内瑶族壮族等历史考察
南宁府古代各种机关单位考察
南宁府境内古县和古亭台楼阁考察
南宁府古代风俗习惯考察
南宁府古代学校教育考察
思恩府的建置沿革疆域星野考证

图文编辑:阿素喇

——————————————————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微信群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邮箱:senelu@126.com 投稿须知
交流及广告合作请加微信:senelu
——————————————————
- THE END -


思恩府驿站
带你认识广西中西部。思恩府文化传媒工作室。文化项目合作等请联系微 senelu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