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的古迹和古墓冢

民生   2024-10-09 08:31   广东  

编者按:
以下内容节选并翻译自民国胡学林、朱昌奎纂修的《宾阳县志》中的“古迹”和“塚墓”本站将其编写成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文,并添加注释,供读者学习参考使用。收录本站时标题有更改,配图为编者添加。特别注意:由于原作者写于民国时期,和现今所在行政地名已多有不同,古迹、墓冢景观或不复存在。前篇可见:

宾阳古代大事记(秦至明朝)

宾阳清朝乱世编年史

宾阳民国初和抗战时期大事记

宾阳的古代名胜


宾阳的古迹和古墓冢

◎民国·胡学林、朱昌奎纂修

◎思恩编辑部(编译)

古 迹

人事更迭,世事变迁,那些曾经的繁华都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成为了历史的陈迹。宾阳,这个位于岭峤之间的小小城池,既没有北地胭脂(指代繁华的都市生活),也缺乏南朝金粉(象征富丽堂皇的宫廷文化)。然而,它地处冲要之地,是边陲的锁钥,因此,治所(地方政府驻地)、公廨(官方办事机构)的废兴更迭不断,楼台亭榭的毁建也时常发生。如今,只能看到破壁颓垣(残破的墙壁和倒塌的垣墙)、黄沙白草(荒芜的景象),这些景象常常让人感慨不已,不忍离去。因此,我们将这些古迹汇编起来,希望能为考古者提供一些帮助。

领方县故址

《一统志》中记载:领方县位于州的西边,宋朝时期,州和领方县的治所都迁移到了琅琊县,于是原来的领方县就被废弃了。《元和郡县志》中提到:领方县是汉朝时期的旧县。《明一统志》则说:废弃的领方县位于州的南边,是汉朝设置的。唐朝时期,在领方县设置了宾州,并将思干县并入其中。宋朝时期,宾州和领方县一同迁移到了旧城北边二十里的地方。后来,琅琊县被废弃,本朝(明朝)时期将其并入了州中。《名胜志》中记载:宾州的故城位于城南十里处(1里大约等于现代的0.5公里或500米。),是宋朝开宝年间知州杨居政迁移至此的。如今,这里已经改名为宾化乡。废弃的领方县是汉朝设置的,据应邵注解的地理书籍记载,这里是都尉的治所。根据志书的记载,唐朝时期在领方县设置了宾州,宋朝时期迁移到了旧城北边三十里的地方。如今,这里已经废弃了。《(金鉷本)广西通志》中提到:古宾州位于州南十里处,现在就是宾化乡。

经过考证,领方县的故址位于现今的孟圩乡古城村。唐朝时期,曾在此地设置宾州,领方县也隶属于宾州领方郡。到了宋朝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宾州被废除,同时废除了琅琊、保城两个县,而在琅琊县的地域上重新设置了领方县。这样一来,原先的领方县就被废弃了。但不久之后,又重新设置了宾州,并且州和县都迁移到了现今的县治所在地。因此,当提到“废领方县”时,应当是指古城村的那个领方县。如今,在古城村的城址上,还可以找到残存的砖瓦。《一统志》中提到领方县故址在州西,这是不准确的。

琅琊县故址

《一统志》中记载:琅琊县的故城就是现在的州治所在地。《元和郡县志》中提到:宾州的琅琊县,其西北方向到州治的距离是二十五里(约12.5公里)。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从领方县析出部分地域,设置了琅琊县,当时它隶属于南方州。到了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琅琊县被改属宾州。《太平寰宇记》中也提到了:废弃的琅琊县位于州的东边二十里处(约10公里),是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从领方县析出设置的。

经过进一步考证,我们可以确定琅琊县实际上位于现今的武陵乡高荣、甘寨两个村庄之间。武陵一带在过去被称为琅琊乡,这一称呼也为我们提供了考证的线索。此外,甘寨村外的大塘,现在被称为照壁塘,这一点也可以作为我们考证琅琊县故址的依据。

保城县故址

《元和郡县志》中记载:“保城县,其西边到州治的距离是五十里(约25公里)。它原本是汉朝时期的广郁地,隶属于郁林郡。梁朝时期,这里设置了安城郡。到了隋朝,安城郡被改为县,并继续隶属于郁林郡。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保城县被划入宾州。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保城县改名为保城。”《太平寰宇记》中提到:“废弃的保城县位于州的东边八十里处(约40公里)。梁朝时期,这里设置了安城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城县改名为保城。到了本朝(宋朝),保城县被并入领方县。”《(金鉷本)广西通志》中则说:“安城的故城位于州的东边七十里处(约35公里),也就是现在的安城镇。”

经过考证,我们可以确定保城县的治所位于现今的黎塘乡平安村。

思干县故址

思干县是在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置的,但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就被并入宾州,仅存在了十七年,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思干县的故迹已经无从考寻。根据里程和地道的考察,我们可以推测思干县的大致位置应该在丁桥和太守之间。

思陇司故址

思陇司的故址位于城西六十里(约30公里)的思陇圩。这里在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建造了相关建筑,但久而久之已经坍塌。到了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人们在旧址上建起了圩亭。

△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的思陇司


△航拍思陇镇一带 /网络图片

南丹卫

《明一统志》中记载:“南丹卫位于宾州治所的东边,原先位于庆远府境内。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南丹卫的治所迁移到了这里。”

根据王阳明在“拟迁南丹卫于八寨疏”中的陈述:“宾州这一座城池,既然已经有了守御千户所一所,又增加了南丹卫。州城之内,都是职官和旗舍(即军队驻地)的居所。”由此可以推断,南丹卫和守御千户所都位于城内。然而,如今已经无法找到南丹卫的具体遗迹进行考证。

守御象州千户所

《明一统志》中提到:“守御象州千户所位于州治所的东边,是在洪武年间(明朝初期,具体年份不详)建造的。但如今已经无法找到其具体遗迹进行考证。”

守御宾州(后)千户所

同样地,《明一统志》中也记载了守御宾州(后)千户所的信息:“它位于州治所的东边,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建造的。但如今,我们也已经无法找到其具体遗迹进行考证。”

分巡道署

《(金鉷本)广西通志》中提到:“分巡道署现在已经被改为学院考棚了。”《(谢启昆本)广西通志》则说:“察院、道署、分守道署都已经废弃很久了。”

根据《明史·职官志》的记载:“右江兵巡道的驻地是宾州。”《明会典》中也提到:“宾州有一位兵备官员驻扎,负责整饬宾州等处的地方兵备,并兼任分巡之职。”由此可见,宾州只设有兵巡道署。当兵巡道被废除后,其署所被改为了考棚,也就是现在的省立宾阳中学。

在成化年间,由于副使和佥事(明代官职)的任命,道署被用作察院署(明代监察机构),但这两者并不是两个不同的机构。《通志》中既记载了察院署,又记载了分巡、分守各道署,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它们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功能下可能是同一处所。

阅武堂

阅武堂位于州城之中。宋朝时期的陶弼曾写有诗歌,这些诗歌被收录在“艺文”部分,这一点在《一统志》中有记载。

经过考证,阅武堂的旧址位于现今的小教场。

继政堂

陶弼的父亲和侄子都曾担任过州守之职。因此,这里建有继政堂,以纪念他们的功绩。这一点在《方舆胜览》中有记载。

推测继政堂应该位于州署之内。然而,如今已经无法找到其确切的遗迹进行考证。

巨人迹

在城南二十里(约10公里)处的马碑山麓,有一块大石头,其直径约为一丈(约3.3米)。相传曾有巨人坐在上面。如今,这一遗迹仍然保存着,这一点在《吴志稿》中有记载。

仰蒲石

仰蒲石位于城东三十里(约15公里)的廖平乡蒲山下。这块石头的形状像一个人仰卧着。相传它原本位于半山岩内,但被罗真人移到了山下。如果有人试图将其抬回原处,附近乡村的人们就会感到不安。因此,人们只好将其重新放置在山下,并立庙祭祀。然而,如今这座庙已经废弃了。

草鞋印

在城南三十里(约15公里)的绿王佛子江边,有一块大石头。相传曾有仙人经过这里,留下了一个草鞋印,这个印记至今仍然清晰可见,没有消失。

听荷小阁

听荷小阁位于旧宾阳书院的左侧。它是在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由知府汪云任建造的。相传,太守汪公虽然掌管着思郡,但他却经常驻留在宾阳。于是,他在书院的左侧找了一块空地,建造了这座小阁。小阁前面朝着石壁,后面靠着鞍山,周围是十亩芳塘,荷花盛开时,露珠滴落在荷叶上,美不胜收。因此,他给这座小阁取名为“听荷小阁”。

每当盛夏时节,荷花香气扑鼻,汪公就会邀请宾僚以及都城的士人们来到这座小阁纳凉。他们在这里饮酒吟诗,共同享受荷花带来的美好世界。后来,郡守李公彦章来到这里巡视学校,恰好赶上了荷花的生日。于是,他在听荷小阁里召集了各邑的诸生,一起饮酒赋诗,以“荷花生日”为题。李公还先赋了两首七律诗,和诗的人很多。

劝农亭

劝农亭位于城南五里(约2.5公里)的地方。它是在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由知府李彦章建造的。根据旧时的传说,这座亭子有八个角,非常壮丽。李彦章知府的序言和诗歌都被镌刻在美石上,并镶嵌在亭子的八个面上。

劝农亭落成后,在清明和煦的时节,李彦章知府亲自从思临来到宾阳,召集了同僚,并遍传乡间的耆老,让他们登上这座亭子,以此劝勉乡民。环绕着亭子观看和聆听的人,数以亿万计。李彦章知府首先劝勉大家努力耕作,其次强调孝道和悌道。对于老者,他还特地赠送了一把葵扇和一顶雨笠,以表达他的关怀之意。他对乡民的殷切之心,可以想见。这一时期,劝农亭的落成和李彦章知府的劝勉活动被传为盛事。

然而,经过时间的流逝,劝农亭已经坍塌。其遗址位于新宾镇的潘、陆村附近。李彦章知府的序言和喜雨诗已经失传。但蔡知州承志曾写过两首七律诗,用李彦章的原韵。

昆仑关

昆仑关坐落在城西南八十里(约40公里)的昆仑乡,它雄伟地屹立在邕宾交界的昆仑山上。这里峡谷陡峭,岩石峻拔,高山群起,道路崎岖不平,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险之地。过去,这里曾有一座昆仑台,可以远眺远方,但如今已经废弃。

在宋朝时期,侬智高曾占据昆仑关,自封为王,对南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后来,狄武襄采用奇兵战术,从归仁铺的小道绕到关后偷袭,最终攻破了昆仑关,侬智高也因此败亡。这一战役使得昆仑关的名声在全国范围内大噪。到了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昆仑关曾一度被日寇占领。但经过我军英雄的奋勇战斗,最终成功克复。此后,盘踞在桂南各县的敌军也相继溃退。因此,昆仑关越来越受到军事当局的重视。

清朝时期的拔贡、邑人谭松云曾写过一首《昆仑关怀古》的诗,其中有句云:“时平野戍无霄拆,秋老天空有战云。”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昆仑关的险峻和战争的阴霾。昆仑关的南边属于邕宁县,北边则属于宾阳县。在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二月,宣化县在关上立了一块界石,上面刻着“宣化县界”,旁边则写着“昆仑关”,并注明到府城(指南宁)的距离为一百八十里。

昆仑关的四壁上,古今名人的题咏众多。其中,陆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在关前的牌楼上题写了一副对联:“血花飞舞,苦战兼旬,攻克昆仑寒敌胆;华表巍峨,扬威万里,待清倭寇慰忠魂。”这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昆仑关战役的激烈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古漏关

古漏关位于城西南四十里(约20公里)的大守乡古漏山中。根据历史记载,在宋咸平年间,知州王举曾组织开凿山崖、烧石开路,以便利行旅往来。这一举措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称赞,使得通行变得更为便利。如今,随着邕宾公路的直贯而过,古漏关口已经发展成为一条宽阔的康庄大道。

春涛坡

春涛坡,俗名洗马坡,又名水鸭坡,位于城南宝水江太平桥下。它高约三四尺,宽度可达一丈见方。相传即使在洪水泛滥的时候,春涛坡也不会被淹没。它曾是当地著名的八景之一。然而,由于洪流的冲击,春涛坡如今已经受到破坏,但其遗迹仍然清晰可见。

大王掌

大王掌位于陈平乡广新村外的名山上,这里的石壁上留有巨大的掌痕。根据民间传说,曾有一位巨人来到这座山,愤怒地拍打在石头上,因此留下了这个掌痕。

塜墓(古墓)

青山有幸,得以让忠贞之士的遗骨长眠其中;白铁无辜,却常被铸成奸佞之臣的跪像,永远受人唾弃。正如香草与臭草不能同器而放,这些人在生前虽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和声誉;但死后,他们都被黄土所覆盖,归于同一。然而,像比干那样因忠诚而得到表彰的墓葬之荣耀,与楚平王那样因残暴而遭受鞭尸之酷刑的报应,都是在他们死后不久就迅速到来的。这些事实不仅足以警醒末世的庸俗风气,挽回即将颓败的道德风尚,而且并不仅仅是为了供诗人和文人墨客们流连忘返、凭吊感慨!

蒙知州墓

蒙延永,是长沙人,五代时期曾担任知州。他因为剿灭渌里的匪患,与弟弟蒙延锡一同牺牲。他们被葬在城西四里(约2公里)处的麦村外面的六羊岭上。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直到今日,他的墓仍然存在,是本地古墓之一。蒙延永的子孙后代散居在各个乡村,每年都会进行祭祀,从未断绝。

岺春煊祖墓

这座墓俗称石合坟,位于城南三十里(约15公里)处的南山麓。墓高五六尺(约1.67-2米),宽二丈左右(约6.67米),墓碑高五尺(约1.67米)。清朝时期,曾任云贵总督的岑毓英曾到访宾阳,并到这座墓前祭拜,捐赠了二百两银子用于宾兴(科举考试中为本地考生提供的资助)。当时,地方官员也会不时前来祭拜。这座墓是本地著名的古墓之一。

探花墓

这是明朝探花(殿试第三名)舒宏志的墓。它位于城东三里(约1.5公里)的飞鹅岭上,如今已被荒烟和蔓草所掩盖。长久以来,已经没有人来祭祀了。墓前原本建有一座牌坊,但现在已经毁坏。

陆小姑墓

陆小姑的墓位于城西门外。陆小姑是清代的女词人,她遇到了不良的人,最终回到了娘家,以吟诗咏词来自娱。她去世后,被母族安葬在这里。她的侄子陆茂才、瀛洲等人砍伐石头来表彰她的墓。墓前环绕着绿水,后面倚靠着青山,墓穴仿佛是天然形成的,整个墓地郁郁葱葱。上林孝廉(对举人的尊称)李毓杰曾为她题诗:“孤墓七尺对着荒废的池塘,传说是机云(指陆机、陆云两兄弟,此处借指陆小姑的才华)和漆室儿(古代贞洁女子的象征)的安息之地。香茗和几台留下的残墨,松树和楸树在斜阳下映照着冷清的墓碑。采风的太史用红管笔记录她的故事,抚摸墓碑的中郎品味着邑丝(可能指当地的丝织品,此处象征文化)。料想在江城的明月之夜,她的灵魂应该会唱着鲍家的诗歌归来。”

翟、任、何三公墓

清朝时期的宾州知州翟景禧、任秉钰、何兆葵,在咸丰年间因为土匪攻陷城池而先后殉难。他们的死状之惨烈,是古往今来所未有的。当地人士将他们的遗骸安葬在城外的大教场,并按时进行祭祀。到了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为了建设新市场,他们的墓被迁葬到了狮子岭。当时的知事(知县)黄卷舒为他们写了文章来表彰他们的墓。

梁烈士墓

梁志航烈士,他精通航空技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了空军飞行员。在徐州和临沂的战役中,他不幸殉难。事后,他的灵柩被运回故乡,地方人士为他举行了公葬,并在狮子岭的中山公园为他立了墓。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县政府计划发起募捐,重新修缮他的墓,并建造纪念亭和纪念碑,以表彰他的忠诚和勇敢。然而,不久之后,日寇侵占了这个地方,修墓的事情因此被搁置了。

花荆台墓

花荆台的墓位于城东四里(约2公里)的明镜湖畔。荆台是邑庠生(即县学的学生),他品德高尚,勤奋好学,并且诲人不倦。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什么私人积蓄。他的学生们捐款为他营造了这座墓。有人在墓前砍伐石头来表彰他的德行,并题写了一副对联:“翠锁文章成大梦;烟迷湖水惜沉珠。”这表达了文人们常常面临的困境:虽然才华横溢,但往往落魄不得志,少有通达而多穷困,这是千百年来共同的感慨。

军民义冢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这个地方沦陷了。军民们惨遭屠戮,遗留下来的尸体已经数以千计。当地善良的人们捐款收殓了这些尸体,在太守、邹圩、武上、山口、大元、三塘等地建造了军民义冢(即公墓),以此来慰问这些幽魂。

图文编辑:阿素喇

——————————————————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微信群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邮箱:senelu@126.com 投稿须知
交流及广告合作请加微信:senelu
——————————————————
- THE END -

思恩府驿站
带你认识广西中西部。思恩府文化传媒工作室。文化项目合作等请联系微 senelu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