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秦朝因为看到了周朝分封制带来的祸患,所以决定实行郡县制来统一天下。汉朝则吸取了秦朝因孤立无援而灭亡的教训,于是分封土地,建立藩国。这都是各个朝代为了防止自己走向灭亡而采取的防备措施。正如唐朝魏征所说的:“用铜当镜子,可以整理好衣冠;把别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把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过去的事情是未来的教训,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来说,怎么能忽视呢?
宾阳县从唐朝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在这期间,朝代多次更迭,治世与乱世交替出现。每当改朝换代、战争频繁的时候,都会影响到宾阳,使得市场动荡不安。有时候,一些草莽英雄、狡猾之徒就会趁机作乱,像城里的狐狸和土地庙里的老鼠一样,相互勾结,欺凌百姓,使得田野上烽烟四起,原野上涂满了鲜血,惨状不忍直视。然而,平定大乱的责任自然落在将领们身上;而振兴和引导社会走向和谐,则是贤明地方官的职责。像狄武襄(狄青,北宋名将)那样的伟大功绩,永远历久弥新;蒙延永(思恩府驿站注:蒙延永,字永田,原籍湖南长沙府善化县,五代末至宋代初任宾州知州八年,负责边防。时值朝代更迭,战乱频繁。宋开宝年间,武陵地区绿林贼叛乱,攻击宾州镇古城村。蒙延永与弟蒙延锡率军抵抗,因兵力悬殊,不幸遇难。其忠勇事迹获宋皇朝赞誉,被封为忠义奉直大夫,葬于宝水村大浪塘村西侧六羊岭,并入祀乡贤。)的流风余韵,也将千秋万代永不磨灭。至于地方的士人和百姓,他们受到志向和道义的激励,捍卫自己的家乡,壮烈牺牲,他们的事迹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现在,我们将历代政治的变动和战事的经过记录在这本书中。目的是让后来的人们在安定的生活中也能想到危险,从痛苦中吸取教训。那些手握兵权、驻扎在这片土地上,以及肩负教化养育百姓责任的人,与地方治乱、民生兴衰息息相关。我们叙述这些高尚的行为,是为了给后人树立榜样。同时,灾害和异常现象的发生会损害国家的元气。克服自然困难,消灭灾害和异常现象,也是仁爱之人所应做的事。因此,我们也详细记载了这些内容,以示警醒和惕励。
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郁林郡(注:古郁林郡郡治在布山,地处今贵港市的郁江边)的乌浒人发生大规模叛乱,他们凶猛彪悍,难以制服。当时,郁林太守谷永采用恩德和信义的方式,成功招降了十余万人,使他们归顺朝廷,并都授予了官职,同时设置了七个县来管理他们。(《学海》、《通志》记载)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萧铣派遣鲁王张绣攻打岭南地区。宁长真将郁林之地归附于萧铣。(《鉴》记载)
武德初年,宁长真带着宁越(今地不详,可能位于广西境内)、郁林两地归降于李靖。(《唐书》记载)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二月庚戌日,邕州(今南宁)的僚族(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今演化为壮族)首领梁大海、周光等人占据了宾州(今宾阳)、横州并发动叛乱。朝廷派遣骠骑大将军兼内侍杨斯勖前去讨伐他们。(《唐书·元宗记》记载)
僚族首领梁大海反叛,攻破了宾州、横州等地。后来,杨思勖平定了叛乱,并擒获了梁大海等三千人,其支党也都被讨伐斩杀殆尽。(《唐书·杨思勖传》记载)
元和初年,邕州擒获了反叛的首领黄承庆。第二年,黄少卿等人归顺朝廷,刺史的弟弟黄少高被任命为宾州刺史。但不久之后,他们又再次反叛。(《唐书》记载)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八月戊申日,西原蛮族(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攻陷了宾州、峦州(今横州峦城镇)。十一月乙丑日,邕管经略使韦悦攻克了宾州、峦州。十二月己未日,西原蛮族又攻陷了岩州(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西、南及贵港市南境地)。(《唐书·宪宗记》记载)
同年,黄少度、黄昌驖攻陷并占据了宾州、峦州。他们还攻打了钦州、横州,但被邕管经略使韦悦击败并赶走,韦悦随后收复了宾州、峦州。这一年,岩州也被攻陷并惨遭屠戮。(《唐书》记载)
柳宗元在《代裴中丞奏邕管黄家贼事宜状》中描述了黄家贼的叛乱情况,并提到邕管奏事官严训过奏报称,押衙谭叔向等与黄家贼五千余人谋反,虽已诛斩部分,但尚未完全清平。柳宗元还提到,他派遣了本道的同十将到邕管界首的宾州去探听事宜,并为声援做准备。后来得知黄家贼已经退散,并回归了洞穴。柳宗元认为这些叛乱者如同鼠窃狗偷,不足为患,并称赞陛下威灵远播,使得奸猾之谋提前暴露,回邪之党不杀而自尽。他担心朝廷尚未听到捷报,因此上奏此事。(《柳子厚集》记载)
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四月庚辰日,广源州(今越南境内)的蛮族首领侬智高发动了叛乱。五月乙巳日(初一),侬智高攻陷了邕州,随后又攻陷了横州、桂州[今桂林]等八个州,并包围了广州。壬申日,朝廷命令桂州知州陈曙率兵讨伐侬智高。(《宋史·仁宗纪》记载)
同年九月丁巳日,朝廷又命令余靖提举广南地区的兵甲,负责处理盗贼事宜。(《宋史·仁宗纪》记载)
庚午日,朝廷任命狄青为宜徽南院使,负责宣抚荆湖路,并提举广南地区的盗贼事宜。(《宋史·仁宗纪》记载)
十月丁丑日,侬智高攻入了宾州。甲申日,他又再次攻入了邕州。(《宋史·仁宗纪》记载)
在侬智高攻入宾州时,宾州知州陈东美选择了弃城而逃。(《续通鉴》记载)
十二月壬申日(初一),广西兵马铃辖陈曙在攻击侬智高时,于金城驿东头遭遇了失败。供奉官王承吉、白州长史徐噩在此战中牺牲。陈曙平时缺乏威严和领导力,当与敌人遭遇时,士兵们还在营中聚众赌博。他派遣王承吉率领宜州的忠敢兵五百人作为先锋,仓促间披上铠甲上阵,结果导致了军队的覆灭。(《续通鉴》记载)
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正月戊午日,狄青在邕州击败了侬智高,斩首五千余人。侬智高逃遁而去。(《宋史·仁宗纪》记载)
狄青与孙沔、余靖在宾州会合兵力,官军和土丁合计三万一千余人。狄青率领前阵,孙沔率领次阵,余靖率领后阵,他们在一昼夜之内穿越了险峻的昆仑关和归仁铺。侬智高听说朝廷的军队穿越了险要地形而来,感到出乎意料,于是率领全部兵力前来抵抗。他们手持大盾、标枪,穿着投降时穿的衣服(可能是为了迷惑官军),远远望去如同火焰一般。狄青的阵势稍微后退了一些,先锋孙节在此战中牺牲。狄青随即挥动旗帜指挥蕃落骑兵,张开左右两翼从侬智高军队的后面进行交叉攻击。左翼的骑兵向右冲杀,右翼的骑兵向左冲杀;随后左翼的骑兵又向左冲杀,右翼的骑兵又向右冲杀。侬智高的军队不知所措,大败而逃。当时天色已晚,侬智高又逃向了邕州,并在夜间焚烧了城池后逃遁。他经由合江口逃入了大理国(今云南境内及周边地区)。此战共斩获敌尸五千三百四十一具,筑成了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而将敌尸堆叠起来形成的土堆);被掳掠的人口有一万余人,都得以恢复了自己的生计。此外还获得了伪造的印章九枚以及黄师宓等五十七名伪官的首级,这些首级被悬挂在城楼上示众。同时收缴了马匹、牛只、金银和丝织品等物资数以万计。侬智高自起兵以来几乎一年时间里,残暴地蹂躏了一方土地,如同在无人之境中横行霸道一般。官吏和百姓都无法忍受他的毒害。朝廷为此颁布了赦免令并给予了优厚的抚慰政策来安抚受伤的百姓和恢复社会秩序。百姓们这才得以重新开始生活。在此之前曾有谣言称“农家种(指农民耕种),籴家收(指商人收购粮食)”,后来侬智高叛乱被狄青平定后应验了这个谣言。(《宋史·广源州蛮传》记载)
狄青被朝廷派遣去安抚广西地区。当时,依智高正把守着昆仑关。狄青到达宾州时,正值上元节(即元宵节),他命令部下大张灯烛,首夜宴请了将佐(高级将领和辅佐人员),次夜宴请了从军官(跟随出征的军官),第三夜则宴请了军校(军队中的基层指挥官)。首夜大家欢乐畅饮,直到天亮。
到了次夜二鼓时分(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狄青突然称病,暂时起身进入内室。过了很久,他派人告诉孙元规,让他暂时主持宴会并行酒令,狄青则稍微服用了些药物后才出来,期间多次派人去慰劳座上的客人。直到天亮,大家都不敢退去。突然,有急报传来,说是在当夜三鼓时分(即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狄青已经夺取了昆仑关。(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宾阳县志》按语:狄青(武襄是其谥号)攻破昆仑关,是通过一条隐秘的小道前往归仁铺的。他绕到了昆仑关的后方,出其不意地发动了攻击,这就是昆仑关被攻破的原因。如今考察这条隐秘小道的遗迹,可以发现它是从六塘山口进入社留,经过佛子隘,再出长山塘,就到了昆仑关的后方。这条小路既狭窄又快捷,是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说法。
狄青让军队停驻下来,并命令军中休整十日。侦察人员回来后,认为军队并没有立即进攻的打算。然而,狄青却在第二天整顿了军骑,一昼夜之内就穿越了昆仑关,并在归仁铺布下了阵势。敌人失去了险要的地势,只好全部出兵迎战。前锋孙节在与敌人的搏斗中死在山下。敌人的气势非常凶猛,孙沔等人都吓得变了脸色。狄青手持白旗指挥骑兵,放纵左右翼出击,出乎敌人的意料,大败敌军。他们追击逃敌五十里,斩首数千人。敌人的党羽黄师宓、依建中、智中以及伪官属等五十七人被杀,还生擒了五百名敌人。依智高在夜间放火烧毁城池后逃遁而去。天亮后,狄青率军进入城中,获得了大量的金银丝帛和数千头杂畜(各种牲畜),并招抚了七千二百名老少百姓。对于那些经常被敌人俘虏和胁迫的百姓,狄青都进行了慰问并遣送他们回家。他还在邕州城下将黄师宓等人斩首示众,并收敛尸体在城北角筑成了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而将敌尸堆叠起来形成的土堆)。当时有敌人的尸体穿着金龙衣,大家都认为侬智高已经死了,想要上报朝廷。但狄青却说:“怎么知道这不是敌人的诈术呢?即使失去了依智高,我也不敢欺骗朝廷来贪取功劳。”(《宋史·狄青传》记载)。
侬智高兵败后逃往了邕州。他的部下都想要追击到底,彻底消灭他。但狄青并没有同意,他认为如果为了追求利益而乘势追击,进入敌人不可预测的城池,必然会导致大败。因此,侬智高得以逃脱。天下人都责怪狄青没有进入邕州,放走了垂死的侬智高。然而,狄青用兵的原则是只求胜利而已,并不追求奇特的功劳,所以他从来没有遭受过大败。他的战功最多,最终成为了名将。(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广源州有一个名叫侬智高的蛮族首领,他率领自己的部众发起了叛乱。趁着南方防备空虚,他们接连攻破了邕州、宾州等七个州。当他们到达广州时,到处杀害官吏和百姓,还放纵军队在东南地区进行掠夺,造成了极大的恐慌。朝廷对此大为震惊,立即派遣勇猛的将领张忠、蒋偕,通过驿站快速前往讨伐。然而,当他们到达这些州时,却都被侬智高的军队所击败。朝廷又尝试派遣杨畋、孙沔、余靖去进行招抚,但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仁宗皇帝对此感到非常忧虑,于是决定派遣枢密副使狄青作为宣抚使,率领大军去攻击依智高。翰林学士曾公亮询问狄青关于作战方略的想法,但狄青最初并不愿意透露。在曾公亮的坚持询问下,狄青才说道:“近来,军队的制度没有确立,又遭遇了广川的失败,赏罚不够分明。现在应当确立军队的制度,明确赏罚即可。”然而,他担心人们听说他来了,会认为所派遣的官员权重位高,难以接近。曾公亮又问:“敌人的标牌兵几乎无法抵挡,该怎么办呢?”狄青回答说:“这很容易。标牌兵是步兵,当面对骑兵时,他们就无法施展了。”
起初,张忠、蒋偕前往讨伐时,都是从京师(宋朝的都城,即开封)出发,六七天就疾驰到广州。然而,他们从未抚恤过士兵、整顿过行伍。一旦遇到敌人,就驱使士兵急速出战。蒋偕等人所居住的地方,也不知道设立营卫来保护自己。因此,士兵们看到敌人时,都望风而逃。张忠与蒋偕在一起时,正躺在帐篷中,结果被敌人所俘虏。杨畋、余靖的所作所为又纷乱不堪,无法自我振作。孙沔则大肆接受请托,与他同行的人有朱从道、郑纾、欧阳干曜等人,这些都是阴险轻薄、无赖之徒。他们想要逃避责任,就要求孙沔带他们一起出行,远近之人都对此感到惊叹和异议。到达潭州(今湖南长沙)后,孙沔就声称有病,观望不前,不敢继续前进。
狄青在接受任命时,有些人因为看重他的声望而请求跟随他出行。狄青会见他们,并对他们说:“你们想要跟随我出行,这正是我所希望的,何必因为别人的话而来呢?然而,依智高只是一个小寇贼,朝廷却派遣我来对付他,可以知道事态的紧急了。跟随我的士兵,如果能够击败敌人有功,朝廷会有丰厚的赏赐,我不敢不为你们请求。但如果去了却不能击败敌人,那么军中的法制严厉,我也不敢私自赦免你们。你们好好考虑一下吧。如果你们愿意前往,我就立即上奏请求让你们加入。不仅仅是你们,你们的亲戚、朋友,也希望你们都能把我的话告诉他们。如果想要前往的,都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于是,听到这些话的人都大为震惊,再也没有人敢说要跟随狄青出行了。狄青所选拔的人,都是他平时认为可用的人,因此人们的期望自然就归向了他。
当狄青率军出发时,他们每天的行进速度不超过一个驿站。每到达一个州,他都会让士兵们休息一天。在潭州时,他更是整顿了军队,明确了纪律和约束。军队的行进和停止,都保持着整齐的行列。无论是背负重物还是携带粮食,以及防守和攻击的准备,狄青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有一次,一个士兵抢了客栈里的一把菜,狄青立即将他斩首示众。这样一来,全军都变得肃静无声,没有人敢发出声响。即使万余人行军,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每当狄青到达驿站时,四周都会布置严密的士兵,每个门都有两位司使把守,没有一个人能够随意出入。而那些想要见狄青的人,也都能立刻得到通报。在野外宿营时,他们都会建立营栅,狄青所住的地方,四周更是布置了数重彀弓,精锐士兵排列在左右,守卫非常严密。
在狄青到来之前,诸将多次战败逃跑,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当狄青到达宾州时,他将陈曙等三十二名将领召集起来,历数他们的罪行,并按照军法将他们斩首。只有苏缄因为不在现场,被戴上刑具押送上报。这一举动使得军中人人振奋,都决心死战到底。
此时,侬智高正守卫着邕州。狄青担心昆仑关的险要地形被敌人占据,于是下令宾州准备五天的粮食,让士兵们休息。敌人的间谍得知这一消息后,没有做好防备。当天夜里,风雨大作,狄青率领军队在半夜时分度过了昆仑关。过了关后,他高兴地说:“敌人不知道我们会守在这里,他们无能为力了。他们以为半夜风雨交加,我们不敢来。但我们来了,正是为了出其不意。”当军队接近邕州时,敌人才察觉到,于是在归仁铺迎战。狄青登上高处观察敌情,发现敌人占据了山坡上的有利地形。他指挥军队逼近敌人,但副将孙节在战斗中不幸中流矢身亡。狄青急忙指挥军队继续前进,士兵们都拼死战斗。在此之前,狄青已经派遣了两千名蕃落马军绕到敌人后方。此时,前后夹击,敌人的标牌军被马军冲散,无法立足。士兵们又从马上用铁链连续击打敌人,敌人纷纷溃败,相互枕藉而死。最终,狄青大败依智高,敌人焚烧了城池逃跑了。
狄青之前曾对曾公亮说过,要确立军队制度,明确赏罚。敌人无法被轻易击败,标牌兵无法抵挡骑兵的冲击,这些都如他所预料的一样。狄青坐在堂屋上,却能准确地判断数千里之外的情况,言辞简练而考虑周全。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难以超越他,他岂止是一时之间崛起的武人呢?
在庆历年间,葛怀敏与李元昊在广川交战,葛怀敏战败身亡,而诸将和士兵在战败后,多数逃窜到山谷之间。当时为了权宜之计,朝廷招纳了这些人,并承诺不杀他们。从此以后,军队中出现了很多抛弃将领、不肯死战的情况。所以狄青说“自从广川之战失败后,赏罚就没有得到执行”。翰林学士蔡襄也听说过狄青的这些言论。(《曾巩杂录》记载)
戊子年,朝廷审理了广西弃城的罪行。宾州推官、代理通判王方被除名免杖,刺配到湖南本城,并且永不录用。(《续通鉴》记载)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二月,邕州、宾州的民众黄大成等人发动了叛乱。同时,梧州、韶州(今广东韶关)、衡州(今湖南衡阳)的民众也相继起义,响应他们的行动。为了平息这场叛乱,湖南宣慰使撒里蛮率领军队前往讨伐。(《元史·世祖纪》记载)。
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五月己酉日,宾州的民众方二等人成为了寇贼,当地官府抓捕并擒获了他们。(《元史》记载)
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广西地区的瑶族寇贼侵扰了宾州。(《元史》记载)
在同一年,宾州建立了屯田万户所,这是一个负责管理屯田事务的军事机构。(《吴志稿》记载)
根据虞集的《广西都元帅章公平瑶记》记载:皇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元统二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历史背景进一步确定,但可知为元朝时期),宰相和枢密院从外省官员中选拔人才,推荐他们担任万户之镇的抚州镇守官。济宁的章公伯颜被任命为镇国上将军、广西宣慰使兼都元帅,并佩带金虎符,以统率其军队。在这一年,瑶族寇贼在贺州、富川县境内起事。章公率领大军屯驻在柳州,并接到谍报称贼寇正在攻打宾州。于是,他率领军队从象州出发,抵达来宾县。在元统二年的正月十一日,寇贼三千余人占据了北三都。章公派遣千户王世英前往迎战。在尚未接战之时,章公麾下的屯兵万户忽都答儿率领军队抵达石桥,与贼寇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遇。贼寇占据了险要地形,使得官军无法找到合适的战斗地点。章公于是率领军队前进五里,排成阵势等待贼寇。贼寇分成三队围攻官军。在战斗中,章公的部下射杀了三人,忽都答儿射杀了六人,并射杀了突入官军阵中的旗头一人。这时,有一个贼寇挺身而出,挥舞着戈冲向官军阵地。屯兵百户陶庭兰认出了他,喊道:“这是首贼梁四!快击杀他,不能让他跑了!”官军于是急忙攻击梁四。最终,梁四及其六名随从被斩杀。贼寇稍稍后退,据守山顶,用箭和石头攻击官军。章公则命令发射火炮,焚毁了贼寇的营寨。军士们从四面构建攀登工具上山,连续三次与贼寇交战。在战斗中,章公亲手射箭,箭无虚发,直到箭筒为空。最终,官军斩首八十九人,擒获了其中特别强悍的十七人,贼寇溃散。到了二月四日,官军追击贼寇至宾州,捕获了经常抵抗官军的十二人,斩首七人;并找回了上林县尉所丢失的印信。同时,还杀死了世代为瑶族做向导的潘寿以及跟随贼寇的韦明等二十六人,并将他们的首级悬挂在高处示众。北三都的贼寇余党则躲藏在岩洞中逃窜。官军通过谍报得知了他们的藏身之处,于是用草堵住洞口并焚烧,使得贼寇无法逃出。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征南将军廖永忠派遣副将杨璟,平定了柳州、庆远(今广西宜州)、宾州、象州等地。廖永忠的军队随后攻下了浔州(今广西桂平)、梧州。杨璟从贵县(今广西贵港)出发,向西进入宾州,沿途的柳州、庆远等郡县都闻风而归附,田州(今田阳)、泗城(今凌云)、东兰、南丹、那地等州也都纷纷献地请降。杨璟每到一处,都宣扬德行,展示威严,有着儒将的风范。(《吴志稿》记载)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柳州、宾州的蛮贼攻打并掠夺了融县(今广西融水)。柳州卫指挥苏铨率领军队奋力反击。贼寇被打败后,又聚集起来进行抢劫。苏铨设法擒获了他们。从此以后,贼寇们感到畏惧,不再出来作乱,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居乐业。(《学海》《通志》记载)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宾州、象州、浔州的溪峒(今指山谷间的平地或村落)蛮贼抢掠边境地区。广西指挥徐元领兵击破了白崖、小藤等地的贼寇,擒杀了韦公广等数百人,其余的人都逃进了溪谷。徐元抱着石头登上悬崖,为士兵们做表率,他加倍速度直接抵达贼寇的巢穴,击破了数十个崖峒村寨,擒获了八百多名贼寇。(《学海》《志》记载)
韩观率军抵达柳州时,贼寇们闻风而逃。韩观请求等到秋天凉爽时再深入追击,并请求增援。皇帝于是命令调发湖广、广东、贵州三都司的军队,又命令新城侯张辅派遣都督朱广、方政率领征讨交趾(今越南)的军队协助讨伐。十月,各路军队都集结完毕,分道进剿。韩观亲自率领贵州、两广的军队从柳州出发,攻打了马平(今广西柳州附近)、来宾、迁江(今来宾附近)、宾州、上林、罗城、融县等地,都取得了胜利。群蛮都被平定。捷报传来,皇帝对韩观进行了嘉奖。(《明史·韩观传》记载)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窦州(今广东信宜)迁江县(今广西来宾附近)、象州武宣县古逢等地的洞蛮僚人发动了叛乱。皇帝下诏调发柳州、南宁、桂林等地的卫兵去讨伐他们。(《明史·土司传》记载)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八寨、断藤峡发生了叛乱。都御史新建伯王守仁率兵平定了这次叛乱。(《吴志稿》记载)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宾州的上、下渌里等地的贼寇发动了叛乱。参将沈希仪率兵进行了剿捕。(《吴志稿》记载)
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北三等地的贼寇大肆抢掠柳州、宾州。副都御史吴文华率兵平定了这次叛乱。(《吴志稿》记载)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这一年遭遇了旱灾。右江(今广西右江流域)所管辖的十多个城郊地区,土地都干得裂开了缝。溪峒、林箐(山林间的空地)等地的蛮族趁机聚集起来,窥伺并逼近城池。当地的土司伪造文书调集兵马到那地、龙城(今广西柳州附近)一带,使得远近地区都感到震惊和恐惧。兵巡道盛万年竭力请求当局派给他一支军队,他挑选了精干的官兵,谋划了勇敢的战术,并亲自指导作战方略。他们以少胜多,斩杀和俘获了无数的贼寇。盛万年还秘密制造了火器,并设下埋伏来歼灭贼寇。贼寇们听到风声后,都吓得胆战心惊。为了防备不时之需,盛万年还在各地设立了防守的士兵,使得宾州成为了一个屹立不倒的重镇。(《金通志》记载)
宾州,是柳州的一个险要之地。以前被任命为右江官员的人,都因为害怕而不敢前进,往往选择辞官挂冠而去。因此,右江的神武之道(可能指重要的官职或战略要地)已经空缺了六七年了。丁巳年(公元1617年)秋天,我去京城补缺,恰好两广周制府上疏说右江是边境最难治理的地方,应该选拔有才望的人来担任。朝廷商议后决定派我去。我不敢逃避困难,于是驱车前往。在戊午年(公元1618年)六月,我抵达了宾州。士民们在路上拦住我,纷纷诉说贼寇的恶行:他们张挂着成千上万的旗帜,敲着金鼓,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抢劫,焚烧和杀戮的行为极其残忍。我内心想要为他们想出对策,但核查该营的兵力后,发现竟然不足二百人,怎么能够抵御贼寇呢?于是,我发布文告告诉他们:我以前在广东时,面对狡猾凶悍的倭寇,我用武力来治理他们;后来在贵州时,面对顺从的苗族人,我用文治来安抚他们。这些都是邻省的事情,你们也都听说过。现在你们或者顺从或者叛逆,对我来说或者文治或者武治,都一定会有相应的处理。我告诫他们要悔过自新,贼寇们也暂时收敛了行迹。然而,一个多月后,他们看到我兵力单薄弱小,于是又开始猖獗起来,杀人遍野,甚至抢劫官役和抢夺公文。从宾州到省城七八百里的道路上都无法通行,驿站和馆舍都空无一人了。无奈之下,我只好向抚军林公请求增兵和军饷。我多次请求,情真意切但言辞直率。恰巧碰上抚军发怒的时候,虽然我最终得到了复命和推荐,但在处理事情时却常常受到掣肘和阻挠,最终还是招来了怨恨。(《盛万年粤亭记》记载)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宾州遭遇了连续的战乱和兵火的摧残。当地的土寇李魅横行霸道地占据了宾州。知州谢士镛和詹应都遭到了杀害。城池和城墙都被毁得荡然无存。(《吴志稿》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