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夺走了你的幸福?

文化   2024-09-20 07:04   中国  


大部分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痛苦此起彼伏,即使有时感到幸福,但往往不会长久,并且幸福过后还会感到空虚和无聊。只要有痛苦存在,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幸福。那痛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需要向痛苦的源头探求,结果我们会发现:自私心,是让我们不幸福的一大因素。



每个凡夫生下来,就会有先天的自私心,加上后天受到有些文化的熏陶,自私心会变得更加强烈,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绝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本来分享是最大的幸福之源,如果懂得分享,则哪怕非常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会感受到分享过程中的愉悦与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越来越亲密。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学会分享,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悲剧就不可能发生。可惜我们却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只能我一个人拥有,而不能属于别人。

比如说,一个公司有10个员工,其中一个人的月薪增加了300块,而其他人的月薪都没变化,这个人就会觉得很满足、很幸福。但如果是10个人的工资都同样增长了600块,其中的幸福感根本没有独自一人增加300块钱的幸福感强烈。

按理来说,收入增长了两倍,应该获得两倍的幸福,但为什么幸福感反而有所下降呢?因为别人也有,所以不开心。如果其他同事的工资都增加了2000块,而自己的工资却只增加了1500块钱,虽然数量是300块的5倍,却不但不会得到5倍的开心,反而非常失落:凭什么自己比其他人少500块钱,太不公平了!



这说明我们都是自私的,只希望自己独占好东西,而不愿别人拥有,但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就把这些理念告诉了我们,但部分人却不但不相信,还给佛教贴上了消极、悲观等标签。在21世纪的今天,很多人不但解决了温饱,而且拥有了巨大的财富,然而现状我们都看到了。

我们要学会放下这些离谱的自私,否则我们的精神就会出问题。如果一生都为虚荣所驱使,我们就绝不会有幸福。虽然普通人不可能立刻放下所有的自私,但如果有人对如何放下自私感兴趣,大乘佛法给我们推荐了非常多的方法。通过大乘佛法的理念与训练方法去锻炼自己,我们就会逐步变成关心别人、分享幸福的人,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菩萨。



我们不能认为菩萨就是泥塑的、高高在上、一动不动、不会说话、不会思维的塑像,这只是菩萨的形象,而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菩萨,也可能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只要努力,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菩萨。

当成为菩萨后,不会在小问题上与人计较,而是无条件地奉献,哪怕为了众生鸡毛蒜皮的事情,他都无怨无悔地甘愿奉献。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光荣、伟大的。因为没有自私与欲望,所以他们没有痛苦与焦虑,非常幸福自由。他们的无私奉献,不是说给别人听,或做给别人看,而是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为众生服务,并且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

所谓的服务项目,不但包括扶贫、当义工,最关键的是让所有人明白世界的真相、人生的真相,让所有人彻底摆脱轮回痛苦——物质贫乏的痛苦与精神空虚的痛苦等。



同时,我们也要反问自己,什么样的人才能完成拯救众生的工作呢?只有像释迦牟尼佛这种智慧已经发展到顶峰,把所有的自私、欲望等都断除的人,才能完成这个工作。打个比方,一个普通人要想成为大学教授,首先自己必须去念书,等具备了相当的知识与经验之后,才能胜任教书的工作。同样,要帮助众生,最好能先向释迦牟尼佛看齐。

现代人在享受西方科学成果的同时,也接受了很多西方的垃圾文化。目前的现状是我们越来越浮躁,连静下来坐一个小时都办不到,不想看书,更不可能禅修,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又如何能得到幸福呢?

我建议大家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落实到生活与工作当中,这样一方面对身边的人有帮助,另一方面自己也能活得很开心。


菩萨与非菩萨的界限就是放下自私心,从骨子里关心天下所有的生命。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却还在痛苦;菩萨从来不求自己获得什么,却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幸福——这样鲜明的对比,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棕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秋蚊猛于虎”,打还是不打?



正觉海
同入正觉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