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是重阳最美的风景

文化   2024-10-11 07:02   北京  

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便是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的重阳节了。这一天,我们不仅要怡然自得地欣赏秋日美景,更要记得衷心表达对长辈的感恩和敬爱。在这个充满温情的日子里,愿我们的慈悲心,一如重阳秋日里最美的风景。

心因慈悲而柔软

从个人的角度看,一个没有慈悲心、凡事特别自私的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幸福可言。尽管他可能极具才华,拥有很高的学历或社会地位,但是在一切围绕自己利益的私心下,其内心是黑暗的、孤独的,同时也是痛苦的。

此外,如果没有慈悲心,人会变得越来越麻木,以至于对人间的灾难和人类的死亡都无动于衷。譬如,我们每天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都能看到,各种瘟疫、自然灾害、战争、人员伤亡等新闻报道。虽然起初我们会有一点害怕或受到一些刺激,但看多了以后,慢慢也就习以为常,甚至熟视无睹了,除非有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有所触动。

假如看到有人受苦也没有什么反应,或者听到感人的故事也不感动,那这个人的心已经坚如磐石。这种麻木是最可怕的,我们都有可能会成为这样的人。因此,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个冷血动物,我们要修习慈悲心,让自己的心柔软一些。

就像气温在0℃以下的时候,水会结成冰,由液体变为固体;气温升高的时候,冰会融化成水,由固体还原成液体。同理,修慈悲心的时候,我们原本像石头一样坚硬、冰冷的心,也会渐渐地软化,开始懂得感动、感恩、慈悲,懂得感受美好的事物,让生命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发现有人身陷无助、无能为力时,我们应该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无条件地给予帮助。没有能力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生病、无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可以去当义工,去护理他们;大街上有老人发生意外时,很多人出于各种顾虑不敢上前,作为大乘佛教徒,此时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这些没有能力的人,是大乘佛教徒的分内之事,哪怕看似没有太大意义,只要不涉及造罪或十不善都要去做。

大家要明白,在坐上修菩提心固然重要,但去做义工、帮助别人也很有必要。因为在实际行动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此时才能检验自己的菩提心达到了什么程度。平时,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度一切众生”,然而真到了帮助别人的时刻,我们却很可能退缩了,或者遇到一些不公平和不开心,立即心生厌烦并放弃。这时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到底有没有菩提心,会发现坐上的想法和实际行动之间有多么大的差距!所以,修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投入实际行动。

每个家庭都需要慈悲心

从每个家庭的角度来看,家庭成员之间也需要相互关爱。

现在很多老年人感受不到儿女带来的温暖,即便住在同一座城市,许多儿女一年到头也难得看望一下父母,最多就是逢年过节时,写一个祝福卡片送给双亲,仅此而已。很多老人都寄住在养老院,享受着孤独的晚年,这种情况在西方特别普遍。

要知道,每一个人都会有衰老的时候。年老体衰之后,身体难免这里那里不舒服,因此得不到来自于健康的幸福感。过去身强体健时,吃喝玩乐可以带来某种程度的快乐和满足,但是当感官的功能衰退以后,再多的物质刺激也难以产生幸福和快乐,有时反而让人更加心烦意乱。

另外,尽管一辈子都在努力赚钱,但是到了晚年,金钱却未必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和安全感。此时能够让人感觉到幸福、快乐、安全的,往往就是精神上的东西了。因此,老年人在衣食住行方面一般不会有太多要求,更多的是需要别人,尤其是子女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即使身体不健康,但是精神上的满足所带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完全可以抵御身体衰退所造成的诸多不适。

如果我们不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却对社会上的其他人大施爱心、大行慈悲,那很可能只是在做表面文章,慈悲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其他目的。如果连父母都不懂得关爱,怎么可能关爱其他非亲非故的人呢?

如果老人得不到社会、家庭成员,尤其是儿女的关爱,那么可想而知,他们的晚年会是多么的凄凉。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某些地方,自杀群体中的老年人比例较普通人高3至7倍左右,有些老人在家中死去,很久之后才被发现。多么令人叹息!从物质文明的角度讲,可以说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是从精神文明或人性的角度来看,则是不断在衰退。

物质社会更需要慈悲心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价值体系中的头等大事就是占有物质。尤其在接受现代教育以后,大家被灌输的理念都是:我要竞争!我要奋斗!我要成功!为了自我的成功可以不顾一切,其他再美好的东西都弃之如敝履。长此以往,人就变得特别物质、特别自私。

地球资源本来有限,如果每个人都贪得无厌,那么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必然会发生摩擦与冲突,甚至有可能导致地球被毁灭。作为始作俑者的人类也难辞其咎,所有的文明最后都可能重新归零。因此,从全球范围来讲,现代社会是最需要慈悲心的时候。

所以慈悲心非常重要,不管是个人、家庭、社会都需要慈悲心。

佛陀教导我们,慈悲是无我、无执着的爱。它不局限于父母和亲友,而是扩展到所有众生。慈悲包含着慈爱(给予快乐)和悲悯(解除痛苦)。让慈悲成为日常,让大爱永久不变。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棕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心,可以如水般消失



正觉海
同入正觉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