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所有的刚需,都是编织出来的庞氏骗局

文摘   2024-08-12 16:05   北京  

自从步入了“历史的伟大时间”,我的一个启发是:世上没有刚需如果有,那只能是吃饭睡觉。

当我们将视角拉远,不难发现,那些被冠以“刚需”之名的事物,往往是庞氏骗局的另一种形式。投资与投机之间,往往只隔着一线,譬如这一方小小的钢筋水泥混凝土造的房子。

环顾四周,九成之人自诩购房乃刚需之举,理由纷繁:落户之需、学区之选、拒租之心、安全之求、投资之念。

这刚需有多刚?

衡量你是否被割韭菜,就看你能不能有把握将来高价卖出这套房子,别用“自住”来骗自己。

薛兆丰说过:“人们从来就只有权衡和取舍,而没有绝对的刚需”。住所也许是一个家庭的刚需,但买房子并不是。

需求永远是充满弹性的。价格一旦上涨,替代方案一旦变多,需求就会减少。

外强中干的房地产市场,早已不再是需求的驱动,而是欲望的狂欢。

需求和欲望有什么区别?满足了就不再想要的,是需求;越满足越想要的,是欲望。

有地方住是需求,但是有自己的房子,有更大的房子,有更有品味和面子的社区,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有更高的社会阶层,更高的投资回报标的,这些都是欲望。

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数据诉说着冷静的故事,四个字:惨不忍睹。

1—6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79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1.9%。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7133亿元,下降25.0%,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6.9%。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38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3.5%。库存还在增加。

老手们常言“抄底需谨慎”,因为市场的底部,往往伴随着漫长的下行与套牢盘的煎熬,唯有当这些重负得以释放,新的资金方敢入场。

没有人愿意给套牢盘抬轿子。

这一切都源于2015年的涨价去库存策略,利用人民买涨不买跌,追涨杀跌的特性,把房价大幅抬高,吸引人们买房。房价上涨产生了强烈的财富效应,没买房的人眼红买房的人赚了很多钱,刚需担心犹豫会导致上车成本越来越高,因此整个居民部门疯狂买房。

这策略的睿智程度堪比“以改兼赈两难自解”,如同一剂壮阳药,虽暂时激活了雄风,却也永远掏空了身体。

看似繁荣的盛宴,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政府、开发商、购房者,三者在这场游戏中各取所需,却也将整个社会推向了更加危险的边缘。

提前30年把钱花完收完,然后呢?

居民杠杆率飙升——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36.8%提升到2020年的62.3%。居民部门杠杆主要指的是房贷,房贷是居民部门唯一可以大规模加杠杆的资产。杠杆水平5年翻倍。

出生率结婚率断崖式下跌——2015年出生率11.992023年6.39,几乎腰斩。今年8月2日,民政部发布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这个数据和去年相比,减少了49.8万对,创下近年新低。房价,成了现代生活中的一剂避孕药,让年轻人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对结婚生子望而却步。

消费能力透支——远的不说,就拿刚过去的七夕来说,根据凤凰周刊消息,钻石进口额同比下降了29.55%,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39.6%,已经快要和2017年持平;曾以“每位男士一生只能定制一枚”为营销卖点的DR钻戒,半年间默默关了27家店;今年七夕,不少地方鲜花价格不再有太多溢价,甚至出现了玫瑰每扎10元的情况,以往七夕期间高价的999朵玫瑰销量减少,更多人选择价格更为实惠的花束,如9朵、11朵的玫瑰。

现在,房地产库存又回到2015年高点了,还能再来一补涨价去库存么?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黑格尔说过,历史上一切重大事件,都要出现两次。马克思补充说,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

答案,已不言而喻。居民的钱包已不再丰盈,现金流的可持续性成为了更为紧迫的考验。

抑郁,是看得见历史;焦虑,是看不清未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人的选择显得尤为珍贵。他们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真谛,不再被传统的“人生三件套”所束缚。没有房贷、车贷的枷锁,不再为传宗接代而焦虑。

年轻人,开始享受人生吧,毕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了。

新新青年CLUB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