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首份政府债务报告:2023年末债务超70兆!!!

文摘   2024-09-16 00:14   北京  

2024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我国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其核心数据令人瞠目结舌:截至2023年底,全国政府债务余额达到了70.77万亿元,国债余额30.03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
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国内生产毛额(GDP)初步核算数126.06万亿元计算,我国全国政府法定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为56.1%。尽管政府反复强调债务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但如此庞大的负债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债务发行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如城市地铁、高速公路等项目,表面上看似提振了经济;另一方面,债务不断累积,不仅拖累了财政预算,也给未来留下了难以承受的负担。
借新债还旧债,成为了政府财政运作的常态。2023年,政府发行了11.14万亿元国债,其中5.22万亿元用于偿还到期国债。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虽然短期内能维持经济活力,但长期来看,无疑是一场不可持续的博弈。当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实际控制力日益减弱时,谁来为这场豪赌买单?

毫无疑问,最后买单的将是普通民众。问题是,我国的普通民众真的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吗?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21)》显示,我国有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而收入低于2000元的群体则达到了9.64亿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举债拉动经济,究竟是在为谁服务?

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均是显而易见的,贫困群体只剩沉默与无奈。收入报告指出,9.64亿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占全国总人口的67.5%。6亿人月收入在1090元以下,占全国人口比重42.85%。在这6亿人中,有4.2亿人月收入低于800元,有2.2亿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有546万人收入为零。他们生活在极其贫困的边缘。这些人是谁?他们来自哪里?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大多数这些低收入人群生活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那里经济落后,发展滞缓。根据数据显示,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6亿人中,75.6%来自农村,而中西部地区占比达到了71%。不仅如此,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极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05年,大部分只完成了义务教育。

债务扩张加剧了我国的城乡差距和社会不公。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和交通设施等。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其收益分配极不均衡。这些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往往被冠以“惠民工程”的名义,然而它们的实际受益人却大多集中在城市中产和富裕阶层。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农村人口,依旧作为“沉默的大多数”游离在国家发展的边缘,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更谈不上享受政府债务投资带来的福利。对于大多数农村和低收入群体来说,债务繁荣带来的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政府债务的持续扩张是否可以长期维持?很显然难以为继,我国的低收入群体比例巨大,这使得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极为脆弱。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府财政能力削弱时,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而且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高度依赖投资,尤其是通过政府举债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模式的长期可持续性存疑。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外部需求下滑、国际贸易摩擦频发,我国经济很可能面临增速放缓的局面。当经济增长乏力时,政府偿债能力也将大大降低。

如此庞大的债务,需要多久才能还完?这个问题取决于多个复杂的经济变量:经济增长率、财政收入、债务利息水平、以及债务管理策略。

从当前的数据来看,根据我国财政部公布的2023年财政收入数据,全年公共财政收入约为21.67万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当前收入水平,不计利息和其他支出,假设所有财政收入都用于还债,也至少需要3年又3个月才能还清这些债务。然而,现实中不可能将所有的财政收入用于偿债。政府还需要用于日常行政开支、公共服务、国防、基础设施等各类支出。不仅如此,我国的政府债务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不断增加。例如,2023年,政府通过发行新债务来偿还旧债务的金额达到了5.22万亿元。因此,即使政府保持当前的还债速度,债务总额仍会继续增长。

按照这种模式,债务会以“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下去,这是一种“债务滚雪球”的模式。如果没有明确的债务减缓机制或显著的财政收入提升,我国的债务负担可能会持续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即便如此,偿还债务的进程也需要建立在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稳定提升的基础上,而目前来看,全球经济的低迷、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和社会分配不公都在阻碍这种理想情景的实现。

“内债不是债”的说法在我国经常被一些公众讨论,但这种观点存在诸多谬误。所谓“内债”,指的是一个国家向其本国公民和机构借债,而不是向外国债权人借债。有人认为,内债不像外债那样需要外汇偿还,不会对国家主权和国际声誉构成压力,因此可以忽略内债风险。

事实并非如此。内债也是债务,且其偿还同样会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虽然内债的债权人是国内的公民和机构,但政府依然需要通过征税或发行更多的债券来获得偿债资金。如果政府过度依赖内债,那么为了偿还债务,它可能需要提高税收、减少公共服务支出,甚至通过通货膨胀来稀释债务的真实价值。这将直接影响民众的生活水平,尤其是那些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9亿多人群体。债务的偿还压力将转嫁给他们,进一步恶化贫富差距。

另外,过度依赖内债还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当政府通过国债向国内金融机构大规模借债时,可能会挤压市场中的其他投资需求,导致企业融资困难、资本成本上升,进而拖累整个经济的活力。而如果政府通过央行印钞来购买国债,那么这将直接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内债的扩张最终将以各种形式“回到”普通民众头上,成为经济负担。

事到如今,我们不能再做缩头乌龟,现实情况已经达到了负债累累、人人有份、岌岌可危的程度。举债拉动的繁荣只是一层薄薄的“金箔”,掩盖着底层的残酷现实:数亿我国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下,无法分享到所谓的发展成果,贫困和收入不均的矛盾愈发尖锐。我们只有通过结构性改革和收入再分配,才能化解债务危机,推动我国经济走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未来。

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

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409/t20240913_439617.html

新新青年CLUB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