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领导先走!从哈尼亚被杀谈起
文摘
2024-08-03 11:32
美国
哈尼亚死了。世界上又少了一个独裁者,多了一具尸体。自从美国和以色列发扬光大了“斩首行动”的战术,世界上的独裁者们就睡不好觉了。金庸曾在《倚天屠龙记》中对屠龙刀和倚天剑的论述,其实就是普通战争和斩首行动的区别。对于屠龙刀,张无忌这么说道:“‘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这十六个字的真义,我今日方知。所谓‘武林至尊’,不在宝刀本身,而在刀中所藏的遗书。以此兵法临敌,定能战必胜,攻必克,最终自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了。否则单凭一柄宝刀,又岂真能号令天下?”对于倚天剑,张无忌又是这么评价:“剑中所藏,乃是一部厉害之极的武功秘笈。我体会这几句话的真意,兵书是驱赶鞑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执倚天长剑,来取暴君首级。统领百万雄兵之人纵然权倾天下,也未必便能当倚天剑之一击。”所谓斩首行动,说白了就是定点清除敌方头目。这种做法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部落战争。那时候,两个部落打仗,往往就是两个酋长互相撕打。谁先把对方的脑袋砍下来,谁就赢了,整个部落也就跟着投降了,这做法颇为简单粗暴。不过,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战争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动辄就是百万大军,排着整齐的队形互相射箭、挥刀。“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领导们坐在后方的大帐篷里,一边搂着美女吃着烤全羊,一边指挥千军万马。斩首什么的,反而成了奢望。像《三国演义》里面那样,“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真的是小说家言了,领导怎么会亲冒矢石,冲锋陷阵呢。直到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斩首行动又重新成为可能。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只要掌握了目标的准确位置,用导弹或无人机就能精准打击。这让那些喜欢躲在后方指挥的领导们,不得不开始担心自己的小命了。伟大的人民文学家杜甫有一首《前出塞》,诗中写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不就是斩首行动的最佳指南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用最强大的武器,进行远程打击,锁定目标的交通工具,直接干掉敌方首脑。如此一来,就能“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了。不得不说,这位唐朝诗人的军事思想,相当超前。日军侵华期间,多次依据准确情报,发起针对蒋介石个人的轰炸,其袭击地点包括徐州四号房、湖北省政府、重庆黄山官邸、广西羊角山、重庆曾家岩国民政府等处。如1938年8月,日军大举空袭武昌,蒋介石住所四周都被炸毁,20多名卫士受伤;又如1940年2月,蒋介石到柳州羊角山召开军事会议,当天即遇20余架日机来袭,炸伤12名卫士。事后,蒋在日记中感叹:“敌机皆知我即在之地与时,而其凶猛又如此,但总未为其所算,岂非天命乎?”最严重的一次是1941年8月,日军从离任的意大利驻华大使口中,得知蒋介石日常居住的黄山官邸位置,遂发动袭击。当时蒋及时进入防空洞,而“洞顶上树木尽毁,岩土崩堕,卫士重伤者四人,死二人”。重庆国民政府更被日军炸毁了全部建筑,以致1941年9月只能临时搭建帐篷,举行总理纪念周活动。
美国人在斩首方面可以说是专家中的专家,堪称斩首界的“劳模”。从1986年轰炸利比亚的卡扎菲,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对萨达姆的打击,再到2011年击毙本·拉登,美国人可谓是斩首不断,乐此不疲。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就被定点清除了。1943年4月,美军破译了有关山本行程的详细电文,随后由罗斯福总统亲自下令“干掉山本”。美军派出战斗机,用两发子弹在空中就把他给干掉了。这算是现代斩首行动的鼻祖了。阿富汗战争后,为躲避美军追捕,本·拉登不再使用手机、网络,而通过信使和外界联络。为了找到本·拉登,美国人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先是通过审讯战俘,得知了本·拉登用信使联络的情报。然后又跟踪信使,最终发现了本·拉登的藏身之处。最后,24名海豹突击队员乘坐4架“黑鹰”直升机,躲过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降落在本·拉登的宅院中,前后仅用40分钟,就结束了行动,成功击毙了这位“恐怖分子头目”。整个过程,活脱脱一部谍战大片。当然,美国人的斩首行动也不是次次都成功。比如1986年对卡扎菲的轰炸,就因为系统故障而失败了。虽然炸死了卡扎菲的一个养女,炸伤了两个儿子,但卡扎菲本人却毫发无损。这种情况,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除了美国,以色列在斩首行动方面也颇有建树。其中最著名的,是1988年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二号人物阿布·杰哈德的暗杀。为了这次行动,以色列人可谓是煞费苦心。先是派人假扮记者去侦查,然后又按照目标的住所样式造了个模型房用来训练。1988年4月,21名以色列突击队员乘坐潜艇,悄悄在突尼斯海岸登陆,进入杰哈德住所,解决警卫,并在杰哈德身上留下75颗子弹。以色列突击队员对全程进行了录像,然后全身而退,“斩首行动”计划完全成功。俄罗斯人在这方面也不甘示弱。1996年,他们成功“斩首”了车臣独立领袖杜达耶夫。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人只用了100美元就买通了一个线人,得到了杜达耶夫的藏身地点。然后趁着杜达耶夫打卫星电话的时候,用两枚导弹就解决了问题,小投入大回报,性价比极高。核武器的出现,曾经让人类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因为它的破坏力实在太大了,动辄就是毁灭整个城市。但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正是因为核武器太可怕了,反而没人敢轻易使用。这就是所谓的“核威慑”。斩首行动,则可以说是核武器之后,对人类和平贡献最大的发明。它的好处在于,既能达到震慑的效果,又不会造成大规模杀伤,实现了“让领导先走”这一伟大的民主理想。以前打仗,都是平头百姓冲锋陷阵,当炮灰。领导们躲在后方指挥,喊几声“冲啊”,就算尽了责任。这种情况下,领导人自然不会珍惜和平,因为战争的代价又不是他们来承担。现在可好,一架无人机飞过来,嗖的一声,领导就飞升了。这种事情发生得越来越频繁,搞得那些独裁者们整天疑神疑鬼,连上厕所都要带着防弹背心。当年苏莱曼尼被杀,就有人评论:“美帝太坏了,居然实行精准打击,用无人机炸死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真正实现了让领导先走。为避免被定点清除,建议全世界独裁者联合起来,躲在地狱十八层!”有人说:“曾经有一个中国名将扬言:我们已经做好了放弃西安以东城市的准备。按这个说法,至少有七八亿中国人将成为炮灰。美国斩首行动出现后,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了,我们不需要放弃西安以东的大好河山,只需要舍弃这位名将就可以了。”还有人评论:“有人质疑川普此次斩首是国家恐怖主义。孟子在被问到武王伐纣是否是弑君时回答说:未闻弑君,诛一独夫纣矣!独夫民贼人人得而诛之,用任何手段诛杀他都是合天理行公义。”在这个意义上,或许应该感谢那些发明和完善斩首行动的人。他们可能是当代最伟大的和平使者。以暴制暴,以武止戈,领导先走,善莫大焉。当然,斩首行动也不是万能的。它最大的局限性在于治标不治本,美国干掉了本·拉登,可“基地”组织还在;干掉了苏莱曼尼,可伊朗还是那个伊朗。这就像是在打地鼠,打掉一个,还会冒出来一个。还有就是,这玩意儿只有强者才能对弱者实施。如果双方实力相当,那么就会陷入“相互斩首”的困境,就没人愿意当领导了。这种情况下,恐怕就只能回到谈判桌前了。《道德经·三十一章》有云: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