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江西国营长青机械厂建厂50周年,500多名长青厂的退休职工,厂子弟,从全国各地赶往老厂,参加老厂的周年庆。
很多退休职工退休以后都回到了老家,厂子弟更加是分散在全国各地,当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工人抵达老厂的时候,熟悉的场景再次映入眼帘,每个人的眼中都是湿润的。
但是大家更加急切的事情不是看老厂,而是在人群中去寻找自己的老同事,有的老职工干脆举起来用硬纸板写的寻人启事,这种三线老厂职工之间的情谊,是用大半生的时间才获得的,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往往比亲人还亲。
国营长青机械厂,代号206,最早修建于1966年,当年第五兵器工业部在江西的铜鼓地区,修建了三家生产59式57毫米高射炮的军工单位,长林机械厂(177厂)、长红机械厂(297厂)长青机械厂(206厂),长青机械厂最早修建在江西宜丰县的黄岗镇东坝,1992年整体搬迁到了宜春。
当年建厂的时候,援建单位来自全国各地,重庆望江机械厂,包头第二机械厂,包头第一机械厂,北京北方机械厂,西安的847厂,齐齐哈尔的127厂,哈尔滨的674厂,长春的636厂等老厂,调入技职干部231人,技术工人398人,所以在长青厂里几乎可以听到天南海北全国各地的方言,北到黑龙江吉林,南到广东福建,西到四川重庆,东到浙江上海,所以厂里的通行语言,不可避免的成了东北口音的普通话,到了厂二代,几乎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有厂子弟回忆说,92年刚刚搬到宜春的时候,当地的同学说你肯定不是江西人,普通话这么标准,厂子弟只能说,我是宜丰县的长青人,当地同学都给整懵了,说江西哪里有个叫长青的地方。同样的问题困扰着三线厂的每位职工。
对第一代创业者来说,当年满怀青春的激情来到这里,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多年后却依然是两手空空的回去。许多人在退休后 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故乡,却发现自己仿佛走了一个世纪。他们难以融入当地的生活,跟曾经的亲戚朋友关系疏远,人们对他们 多是同情和不解,却很难真正了解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与第一代不同的是,三线厂的第二代、第三代,我们就出生成长在厂里,上大学之前,厂里就是我们眼中的全部世界。不管户口本上的“籍贯”一行写着什么,不管将来在哪里工作生活,厂里始终是我们心中的根。
我们可以被称之为“无根文化”的一代,很羡慕那些有家乡有祖坟的人,一代一代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某个地方可以发现你的亲戚朋友全都在那里,而我们,却只是一家三口或一家四口像浮萍一样随着时局漂浮在社会上,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