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钢铁厂

乐活   2024-11-17 06:07   上海  

建国初期贵州的六盘水区域,勘探出大量的煤矿储备,1965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盘水成立,贵州建立了三大矿区,分别是,

六枝矿区,盘县矿区,还有就是水城矿区。

65年某位重要的领导前来视察,高瞻远瞩的提出了,要考虑到未来的矿产能源枯竭问题,要提前考虑单一的煤矿建设,向钢铁、电力等综合发展,六盘水的“煤钢电”配套建设开始了。

1966年,贵州水城钢铁厂开始筹建,地点就选在贵州水城青杠林,因此修建期间,对外自称是青杠林林场,内部代号是603工程。

603工地在贵州山林深处,通路是施工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为此国家调集三十万铁道兵、筑路工,凭借简陋的工具,修建了同外外界的公路和专用铁路线。

为此付出的,是数十名铁道兵的生命。

19662月,负责包建水钢项目的鞍钢,派出1万余人的援建队伍,拆除鞍钢的高炉及配套设备,乘坐火车陆续抵达水城;水钢炼铁的一号高炉,就是当时鞍钢的二号高炉。

这台高达22米的庞然大物被拆解编号后,跋山涉水,从东北运进六盘水。3月,冶金部所属的多家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共3万多人,也抵达603工地。6月,鞍钢再次从所属八大矿山抽调数千名干部、工人,抵达603工地,参与建设大会战。

为了支援建设,当时的建设部相关单位,贵州建委,广西柳州水泥厂共调集七千多人,抵达水城的花苗寨,修建了一座年产70万吨的水城水泥厂。

19667月,水钢一号高炉动工。工人们边建设,边生产,据老职工回忆,大家白天在车间工作,下班吃完晚饭,640准时集合,排队到工地修路,或者到东站搬运物资,每天晚上要忙到11点才结束。 

1970101日,水城钢铁厂容积568立方米的水钢一号高炉正式出铁。生产出来的第一块铸铁样品,如今还被放在水钢创业馆里展出,被成为“争气铁”,标志着贵州钢铁冶炼工业的开始。

直到2014811日,这座在水钢工作了近50年的一号高炉才正式停产。1984年底,水钢两座15吨顶吹转炉建成,结束了贵州不产普钢的历史。

水城县原本是2万人口不到的小县城,水钢的建设一下子竟涌进来8万人,让名不经传的小县城,成为贵州乃至整个西南的焦点。入驻水城县不是一家大型工厂而是一座城市,让水城县一跃涌进工业时代。

8万人中不仅有当时国内大型钢铁厂的工程师、技术员和技工,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支援三线建设的热血青年。

东北话、上海话、西安话、北京话、广东话、湖南话、贵州话汇集在一起形成多元社会,最终汇集成三线文化。

可以这么说,水城是由一座水城钢铁厂打造出来的城市,如今的水钢,已经成为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岗职工2.43万人,是西南地区大型的钢铁企业。


三线厂子弟
和大家聊一聊40年前那段燃情岁月,说一说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