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年三线厂的住宅楼,全国几乎都是一个样子。
一栋楼5层或6层高,然后有4个或6个单元楼,每个单元楼都是一梯两户或者四户,一梯两户的。
都是50平米左右的两室一厅,一梯四户的,就是30平米左右的一室一厅,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全国都一样。
所以很多三线子弟,看到别的三线厂的老照片啊,都会感慨,怎么和我们厂长得一模一样?为啥呢?
因为我们的家,真的都是用同一套图纸修建的,都是来自前苏联的住宅楼样式,叫模块化住宅模式,他还有个很好记的名字,叫赫鲁晓夫楼。
前苏联在二战后重建,传统的修建方式,速度慢,成本高,当时有上百万的莫斯科市民,零下20几度的天气,都住在棚户区里面,所以50年的时候,当时的莫斯科市委书记,就是后来的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就提出一种从法国学习过来的修建方案,所以这种楼房,后来被称为赫鲁晓夫楼。
这种方案说起来也简单,一句话,就是在工厂里,先把钢筋混凝土预制模块生产好,然后在工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装配拼接。
这种方法速度快成本低。所以当年就在莫斯科,动工建设了两座工厂,一年可以生产12万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模块以及配件。
这种建设模式很快就改变了,莫斯科居民的居住条件,从51年开始,莫斯科新建住宅面积就迅速提升。到了58年,前苏联的建造师又升级出K-7型住宅,基本都是5层楼的结构,每户都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一共有三种户型,30平方米的一居室、43平方米的两居室, 54平方米的三居室。
这种楼的建造几乎不需要图纸,建造起来特别的快,当时在莫斯科,修建一栋五层的赫鲁晓夫楼,只需要2个礼拜就能完工,1959年到1985年间,苏联建造了大约580万套公寓,解决了大量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
我们60年代初,就引进了这种赫鲁晓夫楼的图纸,但是我们当时工业水平有限,没办法规模化生产钢筋混凝土的整件,所以我们因地制宜,就开始生产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板材,就是预制板,这个我们很熟悉对吧,然后用这个来拼装我们的住宅楼。
所以我们三线厂的职工楼,几乎都是改进版本的赫鲁晓夫楼,这也就是为啥,我们大家的厂区职工楼,看上去都长的差不多。
但是这个赫鲁晓夫楼是有设计缺陷的,比如说,空间小,隔音差,因为是拼接的建造方式,所以时间长了,那个楼的拼接缝,特别容易漏水,发霉。
最关键的是,最早设计的时候,这个房子的使用寿命只有25年,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这种房子我们都使用了40年以上,所以最后都成了危楼。
所以俄罗斯厂99年开始,就开始逐步的拆除赫鲁晓夫楼,改为新式住宅楼了。
在我国直到现在,很多工业城市的老居民楼,还是这种房子,我们都称之为老破小。
我们这代厂子弟,基本全都是在这种赫鲁晓夫楼里面出生长大的,虽然说条件有限,但是回忆起来都是美好的时光。
因为对于我们来说,美好的回忆不来自于房子,而是来自于曾经和我们一起生活的那些人,美好的是那时候融洽的邻里关系,是那时候还风华正茂的父母,是还天真无邪的我们自己,这是现在条件优越的商品住宅楼无法弥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