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20年8月,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的叶恭绰,再次担任交通部的部长,他上任后先查了一下家底,然后发现堂堂交通部,居然没有几个懂技术的,
“仅有技正4人、技士10人”
于是他牵头整合了交通部下辖的,分别在上海北京唐山的四所学校,成立了交通大学。
在之后直奉军阀混战以及抗日战争中,这所交通大学经历了两次分开合并再分开,到解放的时候,只有上海交通大学,继续保留了交通大学的名字。
(后来部分交通大学教工在台湾新竹,成立了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分别发展成为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起源于清末,当时的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创办 “南洋公学”,因为上海交通大学教学质量很高,在叶恭绰时代就被定为“交通大学本部”。
那个时期的上海交大含金量有多高,虽然当时国家羸弱,当时上海交大几乎可以和那个时代的欧美一流大学站在一起,在国际上认可度很高。
1935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到了学校他发现,许多课程,与在交通大学学习的完全一样,于是就申请免修,麻省理工审核后居然就批准了。
哈佛马克4型”计算机的设计者王安,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45年去美国哈佛大学读书,当时正值抗战期间,交大毕业证书和成绩单都遗失了,哈佛大学确认身份以后,居然破格录取了。
另外说个有趣的小历史:
上海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在1902年因为学潮(墨水瓶事件),开除了145名学生,他们的班主任就是赫赫有名的蔡元培,蔡元培一怒之下也辞职了,然后带着部分学生,找到南洋公学附近的天主教神父马相伯投资,成立了震旦学院。
而震旦学院,就是如今复旦大学的前身。
贰
解放以后,前苏联援助我们工业系统的基础建设,史称156项,支援最多的省份,是辽宁和陕西,每个省都有24个。
而全国获得项目最多的城市,就是西安,一个城市获得了14个项目,比江西、湖南、湖北、新疆、安徽五个省加起来还多。
这时候问题来了,工业建设不仅仅是需要技术和资金,最重要的是需要人才,工业技术人才,仅靠从东北上海援建过去的产业工人,工程师,是远远不够的。
而那时候的西安仅有一个工科大学叫西北工学院,完全无法培养足够的工业技术人才,于是,把北京、上海以及东北地区的优秀院校西迁,成为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1955年4月初,高教部部务会议文件《1955年到1957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新建学校计划(草案)》明确提出:“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于1955年在西安开始基本建设,自1956年起分批内迁,最大发展规模为12000人。”
上海交大的副校长,开始前往西安选址建校,西安当地的相关单位开始组织人员施工建设,在施工还未全部完成的时候,就急匆匆的开始搬迁。
1956年第一批搬迁就开始了,最早过去的是总务后勤部门,职工和家属一起过去的,再后来到了8月份,当时的副校长亲自带队,400多教职工及家属,600多名学生,从当时的徐家汇火车站上车,前往西安。
同时,上海交通大学的图书、教学设备也被打包,源源不断的运往西安。
当时,乘车师生都持有一张粉色乘车证,正面印有一行字:“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在西安人民大厦礼堂举行了开学典礼。
到1958年暑期,除造船系、起重系没有变化,交大其他专业都陆续迁至西安。
到最后,上海交大全校70%以上的教师、80%以上的学生,全部来到西安新校园;
74%的图书资料、大部分仪器设备及全部历史档案,均相继运抵西安。
这也导致后来上海交大每逢编撰校史的时候,遇到不确定的信息,还要跑到西安交大去查原始文件。
叁
当时由于国家工业建设的急切需求,上海交大的搬迁,就显得缺乏细致的规划,也导致了最早抵达西安的那批教师学生,遇到了很多问题。
1956年底~1957年上半年,这些不断暴露出来,并逐渐反馈到上海交大还未西迁的师生耳中,一度导致不少人对西迁提出质疑。
当时主要问题有几个:
第一就是生活学习条件差。
上世纪50年代的古城西安,在经历了多年的战火以后,经济建设相对上海还是落后的。
据说当时最繁华的东大街连一栋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交大西安新校址位于城墙东南外,在古长安唐兴庆宫旧址南侧,地方很偏僻,到了晚上甚至偶尔还能听到狼嚎。
西安交大开学的时候,建设还没有结束,整个西安交大校园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遇到雨季,整个学校就在烂泥地上,教室里是烂泥地,宿舍里是烂泥地,大家只能铺上木板才能上课。
这个环境对于理工类院校影响很大,比如很多物理化学的教学实验,就因为环境简陋无法正常进行。
日常生活条件也差距很大,50年代的上海,很多教授家里已经有煤气了,到了西安只能自己去打煤球。
西北主食以杂粮面食为主,为了照顾上海来的交大师生,每月给每户特殊照顾,发大米30斤,但还是杯水车薪。
当时西安的蔬菜水果很少,对于华东地区的南方人来说很难熬。
生活物资匮乏,很多日用品比如牙粉、灯泡、毛线等都不好买,不得不委托上海的亲友寄过去。
还有就是教职工的子弟基本都是跟着一起去的,但是交大西安校区很偏僻,附近一所中学都没有,读书成了大问题。
第二个就是学生没有地方实习。
50年代中后期,西安的156项目刚刚开始完善,工业单位不多,直到60年代中后期三线建设以后,工业才开始蓬勃发展。
所以56年第一批过去的交大学子,学的都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工业技术,但是在整个陕西境内,都属于虽有屠龙之术,但是只能找到杀猪的活干,根本找不到有这种技术能力的工厂实习。
因此当时只能由上海交大联系上海的单位,让这些学生千里迢迢再回到上海实习。
第三个就是本地招生的生源质量下降。
经济环境,加上工业建设刚刚起步,当时的西北地区年轻人,整体受教育程度很有限,比起上海交大,这个地处华东富庶之地的生源就存在差距。
江浙一带自古以来民间就重视教育,也有钱办教育,很多年轻人家中三代人都是书香门第出生,特别很多人都很小就接触的是现代科学教育,对于交大这种理工类大学来说,生源质量的差距,对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
因为以上原因,首批西迁的部分教师和学生,情绪很大,甚至有人开始闹着要回上海。
而这些信息传回上海交大以后,使得很多已经计划西迁,但是还未西迁的老师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在57年左右这个情况达到了高潮。
肆
但是西迁是不能停止的,因为与上海交大同时迁到西安的高校,还有西安动力学院、西安航空学院、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解放军通信兵工程学院等很多院校,上海交大要是停了,其他的学校也要受到影响。
因此在一系列的沟通说服工作以后,特别是57年后,经历了那场不能细说的历史运动以后,上海交大的西迁工作得以继续。
但是西迁计划,从最早的整体搬迁,改为上海西安两地办学。
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各自独立。
直到现在,很多自媒体还在讨论两个交大的“正统性”,说实话,我个人觉得毫无意义。
首先从建国开始到70年代末期,西迁的学校又何止上海交大一家,
上海医学院迁到重庆,成立重庆医科大学。
上海东南医学院迁到安徽蚌埠,成立安徽医科大学。
上海同济医学院迁到湖北武汉,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唐山铁道学院迁到四川峨眉,成立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到安徽合肥。
北京建筑工业学院迁到湖北武汉,成立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地质学院迁到湖北武汉,成立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机械学院迁到西安,成立西安理工大学。
大连医学院迁到贵州遵义,成立遵义医学院。
等等。
其次在国家整体工业经济工业布局调整的历史背景下,在宏观调控的力度下,在那个特殊的,以集体国营单位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下,所有的个人除了服从调配,没有选择的余地。
所以“正统”与否没什么好争论的,那个时代的个人,都是海底的沙子,水往哪里流,沙子就往哪里滚。
一万多名上海交通大学的人马就这样在西安扎根,这里不仅是有教授,学生,还有大量的后勤,总务,甚至校车司机,校医务室的医生,校食堂的厨师,甚至理发店的剃头匠,千里迢迢离开家乡,最后在西安渡过了下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