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四川宜宾三江机械厂的厂生活区,是宜宾的老社区之一,这里还保留着上世纪60年代的赫鲁晓夫楼,红砖墙,平屋顶,很有上世纪苏联的建筑风格,几代三江厂的职工子弟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
宜宾三江机械厂,代号570厂,当年是隶属于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他的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四川眉山的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1961年,眉山技校改建为巴江机械厂,1963年巴江机械厂迁往宜宾郊区的黄桶山,改名为国营三江机械厂。
三线建设开始以后,三江厂的生产任务由测试设备生产改为开关活门生产,因此三机部特地调集河南新乡的平原机器厂分迁包建,1965年三江厂正式开始了飞机附件生产的新时期,70年代的三江厂最为辉煌,效益好,福利好,是当地人向往的国营单位。1998年工厂开始减员增效,2006年连子弟学校也移交给地方了,2007年正式成立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三江厂的历史从至今长达60年,虽然三江厂的经营起起伏伏,但是三江厂的职工大多还是生活在老厂区,不知道有几代三江子弟在这里出生长大,因为这是一家四川本地单位,所以三江厂子弟在三线子弟中是幸福的,他们做到了老厂和城市是一体的,厂里以四川人为主,和本地文化并没有隔阂,在一个社区生活了60年。
哪怕是当年建厂时候出生的厂子弟,如今都已经退休了,三江厂的社区虽然房屋略显老旧,但是一应俱全,基本不用离开社区,就能满足所有的生活所需,早已退休的三江厂职工每天可以在熟悉的社区里生活,可以和相处了一辈子的老朋友一起闲谈,而年幼的一代三江子弟也在长大,在这个父母辈,爷爷奶奶辈生活了一辈子的社区里,继续茁壮成长。
同在宜宾的还有一家三线单位,812厂,全称是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始建于1965年,现是我国最大的压水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基地。
812厂分为了三个厂,分别在翠屏区天池、柏溪224和高县来复镇,上个世纪60年代,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兴建核燃料元件生产厂,选址动工,汇集了祖国四面八方的人迁移到内地,812厂就这样来到了宜宾。
老一辈的人扎根生活了几十年,已经算是地道的宜宾人了。红砖瓦,筒子楼是812最深刻的记忆。毫无修饰的书写着岁月的雕琢与变迁。幼儿园还在,游泳池,灯光球场,影剧院,姥姥家的后山,这里的种种都会泛起脑海的涟漪。几代人在这里生活,在这里老去。
年轻人更多的选择了去闯世界,留下的身影都是婆娑的年迈者。这一两年,厂里棚户区改造,生活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大部分812来复的厂子弟都选择了搬出大山。往日热闹的生活区,现在显得无比寂寥。
说起812生活区的日子,这里的时光很慢,生活很静。学校,医院,小卖部,生活的无忧无虑让人们反而感觉幸福感十足。住了一辈子的人,要说离开,总会有太多的不舍与留念。毕竟山还在那里常绿,南广河的水还在那里流淌,人们的记忆还在那茂密的枝丫上,还在青石板的山路上,还在红墙砖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