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纺织厂是1969年创建的,在新余城区的最北边,孔目江西畔、仰天岗山脉东段的山脚下,国家大二型纺织企业,新余当地人都叫他新纺。
鼎盛时期这家单位职工有6000多人,因为新纺的职工大部分都是从南昌迁来的,所以新纺这一块,一直被当地人称为小南昌。
如今新余纺织厂已经从国营单位改制为民营单位,曾经的建筑很多也被推平了,但是这也不能妨碍曾经的新纺职工,曾经的新纺子弟去怀念他。
曾经的新纺厂房很大,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在新余的女孩子,都希望能有一天戴上白帽子,成为新纺的职工,因为当时新纺的产品远销全国,效益很好,职工福利也很好,在当地也是一个大单位,因为新纺以女工居多,离得不远的新余钢铁厂男工多,两家单位还经常联谊。
新纺的办公楼和早期的简易车间质量很好,一直使用到90年代,每天下班的时候,数千头戴白帽子,身穿白围裙的新纺女工走出大门,是当地最亮丽的风景线。
新纺的生活区历史悠久,是个独立的小社会,从最早的粮油站,到后来的大菜场,厂职工的副食品供应一直很充足,也带动了当地的农贸经济,我记得我小时候,我们家单位和新纺的生活节奏很像,大多数职工都是一早起床,先去菜场买菜,中午回来烧饭,每天虽然不忙碌,也是很充实,很有生活的气息,说实话比起我现在的生活,虽然物质条件现在好很多,但是生活的烟火气,远远不如那个时代,很方便,也有很有生活气息。
如果不烧饭,比如单身职工,就可以去食堂,1970年的时候,新纺就建立了大食堂,面积500平方米,炊事员20人。后来又陆陆续续修建了2个食堂,新纺一共有三个食堂,大食堂是负责所有职工还有家属的吃饭问题,车间食堂是负责倒班的职工,因为纺织厂大多都要三班倒,当时新纺还有一个招待食堂,主要负责来访问的客户,来参观的领导的饮食,1985年的时候又增加了一个培训食堂,主要任务是承接宴席,比如厂职工结婚,可以去那里办酒席,还有就是厂里的一些活动。当时所有的食堂一共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条件是很好的了。
新纺的职工医院,在生活区附近,面积很大,有2700平米,当时国营单位的职工医疗都是免费的,只收一个五分钱的挂号费,职工医院里面科室是齐全的,基本上小毛病都能治,有妇产科,所以很多新纺子弟,都是出生在厂职工医院的。
新纺的子弟幼儿园是1976年修建的,11个教室,工作人员20多人,最多可以同时容纳300多个孩子,有食堂,有保健室,新纺子弟大多都是在这里开始了人生的第一阶段。新纺子弟学校是1973年建立的,从小学一直到中学,有两栋楼,最多的时候有上千学生,这里也是新纺子弟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他们的整个青春,后来子弟学校划归地方以后,改名为新余六中。
新纺子弟在厂区长大,一点也不会寂寞,大家都有一群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大家都住在一个生活区,在一个幼儿园读书一直读到高中,新纺有自己的小公园,没事的时候可以过去玩,新纺有自己的旱冰场,当时流行的都是那种四轮的旱冰鞋,我小时候也玩过,就直接在水泥地上滑,说实话摩擦力很大,声音很响,但是那个年代已经是很好的娱乐条件了。
新纺还有自己的游泳馆,新纺子弟大多是在那里学会的游泳,新纺还有自己的澡堂,自己的电影院,据老员工回忆,当年建厂的时候厂里是没有电影放映的,大家要步行十公里去县城看电影,1972年的时候,厂里开始在灯光球场放露天电影,大家还要自己扛着凳子过去,1981年的时候,新纺修建了自己的职工电影院,可以容纳1800多人,一天要放好几场,每天都是人山人海,不只是厂里职工来看,周边县城的人也来看,厂子弟其实更喜欢进去捉迷藏,这也是新纺子弟的特殊记忆。
新纺街是新纺最热闹的地方,周边很多本地人都在这里开店,一开就是2-30年,早饭摊,理发店,补鞋的,还有小饭店,杂货店,水果摊,这里的商户对新纺同样有感情,他们做新纺职工的生意做了几十年,已经把自己当成新纺的一部分,这里也是新纺职工和新纺子弟的美好回忆。
新纺的一部分老厂房和老建筑,很多现在已经被拆除,或者是出于废弃状态,新纺的子弟也四散离开,当时就像所有厂矿子弟一样,老厂的一切,是人生开始的地方,也是用一生去回忆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