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二重厂,半部德阳史

乐活   2024-11-15 06:33   上海  

一座二重厂,半部德阳史。

很多年前,德阳是绵阳下辖的一个县城,因为三线建设,一下来了13个大中型的单位,德阳人口翻了好几倍。

而且工业人口占比,在全国县城里是最高的,所以到了80年代,德阳县正式撤县改为地级市,而二重,又是德阳的第一大厂。

82年的时候,德阳县城区人口10万人,二重一家单位,就有将近四万人,正式职工就有一万五,加上家属和服务单位,将近半个德阳县的城区,都是二重的厂区。

二重,原名“西南重型机器厂”,60年改名为第二重型机器厂, 七十年代后称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单位,有位重要的人物曾经说过,二重, 是机械工业之母——母机工业。

二重是“一五计划”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19581013日,二重正式动工,援建单位是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第一重工。

当时第一重工派出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领导干部来援建,因为二重的预计建设规模,要比一重还要大三分之一。

负责施工建设的,是当时的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这就是华西集团的前身,当时他们派了3万多人南下到四川,再加上四川本地的,整个二重的工地上集结了4万多人。

当年就完成了三通一平,1959年,各大车间的建设也开工了,二重这种级别的工厂,施工难度很大。

比如他那座1.2万吨锻造水压机,基础埋深就要10米,那个120吨的平炉行车,梁跨度有36米,每根行车梁柱至少150吨重;这种工程,在59年的国内,简直就是巨型工程。

那时候我们连拖拉机都刚刚国产,重型机械几乎全都是进口的,所以我都没法想象这工程是怎么完成的。

到了60年,因为历史原因,二重的项目被暂停了,所有的施工队伍,去修建成都420厂、都江堰水电站去了。

64年大三线建设开始,二重项目被紧急重启,不重启不行啊,那么多大型军工单位拔地而起,他们需要的那种极限尺寸的,巨大的锻造件,当时全国只有一重能生产。

但是一重在黑龙江呢,太远了,三线军工的航天航空基地,都在贵州,在四川,在陕西,在湖南,所以但是给二重的建造负责部门是下了军令的,要求67年必须开工生产,而且二重开工的时候,必须要有整套的大型锻件的生产线。

因此64年开始,二重的建设进入玩命的阶段,几万施工队伍又重新集结到了德阳,到了66年,水压机、电炉、钢清、减速器、一号、四号、五号、铸铁、锻压,九大主力车间,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最后是按期开工的。大家可能对二重的产品没啥概念,到底什么叫极限尺寸锻造件,给大家看几张图就知道了,看一下这个人和这个零件的尺寸对比。

二重建成以后,成为我国最强的极限尺寸,非标的高精度的大型工业锻造件的单位,哪里要用这些零件呢,只有军工行业啊,或者水利,核电,都是生产国之重器的单位。

二重建设好以后,规模及其庞大,从德阳的城南公社一直到县城市中心,有半个德阳县都是二重的厂房和生活区,光是城南公社的二重职工,就有一万多人,还不包含家属。

因为第一代二重的职工来自全国各地,当时厂里也忙,每天两点一线上班,所以也不太和本地人接触,完全生活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面,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二重厂矿文化。

比如说,语言,在当年的德阳,虽然是在四川的腹地,但是半个德阳都是说东北话的,因为早期援建者大部分来自东北,

第二个呢,就是极端的熟人社会,因为二重厂区里啥都有,职工根本不离开厂区,这种情况我们三线厂子弟都很熟悉,就像我,当年走在厂区里,半条街的人都认识我,太正常了。

厂职工都是至少都认识了两代人,我这第三代出来以后,厂里的老职工对我祖上三代人的情况,比我都清楚,二重的厂区也是这么一个状态。

二重厂的生活区很大,据说职工楼就有284栋,一万多户人家,5万多居民,子弟小学有五所。

子弟初中原来叫红卫中学,后来改名叫岷山路小学,子弟高中就是现在的德阳二中,厂技校就是现在的建院,厂职工大学,就是现在的五月阳光,厂区西面还有一家厂西子弟小学,就是现在的衡山路小学。

二重的子弟读书、看病都不用出厂,甚至就连夏天吃的冰棍、喝的汽水也是厂内生产的。

二重当时夏季福利有汽水,当时厂里有个行政福利处,每年夏天,就组织几十辆解放卡车,拉着用高压氧气瓶罐装的汽水,到各个车间,给职工解暑降温。

锻造工厂的温度本来就高,四川的夏天那个温度就更加不得了,所以职工很容易中暑,这种老汽水的配方很简单,就是白糖和盐,然后兑入二氧化碳气体最后才灌装。

补充了身体的能量损耗,又能使体内电解质达到平衡,工人们就直接拿大茶缸接了喝,回家的时候还会用水壶,或者暖壶灌两壶带回家,所以二重的厂子弟们,都是喝着这种二重老汽水长大的。

到了后来,条件好了,改玻璃瓶装的了,就直接发月票,每个工人每月可以领48瓶,而且口味也变多了,有橘子味水蜜桃味的,然后还开始生产白糖冰棒,直到现在,这个二重老汽水还在生产,有机会去德阳的朋友一定要去买了试试。

之后的二重经历过多次改制,但是二重的社区文化,一直没有变,虽然厂里的第三代第四代可能已经说一口四川方言了,但是一个从来没有去过四川的东北人。

如果第一次来到德阳,还是会被路边突然冒出来的,口音及其地道的家乡方言吓一跳。

5万人一个单位,你能想象吗,一起生活了半个多世纪,这种人为的工业人口的迁徙,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及其罕见。

在我想象中,就是我们家老厂的一个放大版,人口是我家老厂的16倍,生活区面积是我家老厂的30倍都不止,普通人可能没有啥感觉,我们这种三线子弟,一定是能感受到很多熟悉的味道,可能会有种回家的感觉。


三线厂子弟
和大家聊一聊40年前那段燃情岁月,说一说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