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纺织厂

乐活   2024-10-30 06:31   上海  

江西纺织印染厂,最早叫江西纺织厂,简称江纺,一五期间的单位,1954年在江西南昌的青山湖西岸建成投产。

当时江纺的规划方案用的是全套的前苏联的图纸,和河南郑州的国棉一厂是同一套图纸,所以很多去过这两家单位的人,都觉得两家单位的布局几乎一模一样。

江纺的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但是最早的一批技术工人,占比最大的是来自上海,1955年,上海九如染织厂整体搬迁到江西,后来又整体并入了当时的江西纺织厂,那是一批当时上海技术精湛的纺织技术工人,有两百多人,之后江西纺织厂就正式改名为江西棉纺织印染厂。

江纺在巅峰时期,曾拥有职工近两万人,家属近三万。

那时的江纺就像是个小城市,医院、学校、食堂、运动场、电影院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不用出大院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生活需要。所以当时的江纺职工,把出江纺大门就叫去“厂外”,去市区就是去“南昌”。

江纺大院里清一色的前苏联样式的建筑,最有特色的是他们的宿舍楼,他们不是以几号楼这种常用的方式,而是岸可住家庭数量,分为“15“24“32“36,这张照片就是当时一个24家的宿舍楼。

江纺80%以上是女工,当年南昌人的婚姻观念是,女孩子是江纺的好,男孩子是洪都的好。当地的女孩也都想进江纺,因为第一江纺的家属区里面,女性占主导,为啥,因为纺织女工三班倒,很辛苦,所以在江纺有个习俗,就是负责买菜烧饭,做家务,带孩子的人大多是男性,其他单位可能还是女性上晚班负责家务,但是在江纺的规矩,是女性下班后只管休息,男的要负责全部伺候好,这在当时的社会观念里是很少见的,所以当时全南昌都认为,江纺的男性最疼老婆,这一点很受其他单位女性的羡慕。

第二个就是江纺的福利条件太好了,江纺的厂区生活区很大,有好几条马路,里面所有设施一应俱全,完全独立的小社会,江纺职工医院当时是南昌的重点医院,里面的医生很多来自上海,后来被调回上海,进的都是三甲医院,而且因为江纺有一万多女工,所以江纺职工医院的妇产科是全江西最好的。

江纺有可以容纳2000多人的电影院,夏天时还可把地下人防的冷气抽进来,江纺有一个1.3万平米的职工疗养院,职工定期可以去修养,针对怀孕或者哺乳的女工,有营养食堂,有哺乳宿舍,就算普通的食堂,又便宜又好吃,职工工资到27块钱的年底,食堂一个肉包子只要3分钱,最贵的猪血汤是5分钱,当然这都是用江纺的饭菜票去买的,江纺有自己的牛奶厂,每天供应鲜奶,有点心房。

那个年代的南昌,大多数国营单位早餐也就是咸菜稀饭,江纺就能吃的上面包牛奶了。江纺有自己的冰室,夏天不只是供应劳保的盐汽水,而是有种类繁多的冰棒,所以在江纺当女工在那个年代是及其幸福的。

江纺的子弟有上万人,他们从小在江纺职工医院出生,然后就被送到了江纺保育院,当年江纺保育院的条件好到什么程度,中班以上的孩子,每年会免费被老师带到庐山避暑两个月。

入学以后就去了厂子弟学校,后来改名叫南昌新才学校,子弟学校没有中学部,小学毕业就直接去了对马路的南昌十五中,所有的江纺子弟都在这里长大,渡过他们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所有人应该都会记得,买文具和课外辅导书,都是去这家七彩书店,学校对门的大老头油炸,那是放学后必吃的零食,这家店已经开了20多年,大老头油炸对马路,就是江纺最早的招待所,后来改为新红房子,是厂职工最早下馆子的地方。

江纺的业余活动很丰富,当年甚至有自己的厂文工团,江纺的足球队和篮球队历史悠久,有标准的灯光足球场,篮球就更不用说了,50年代的时候,江纺为了增强厂里篮球队的实力,居然跑到上海的相关单位,找了好几个牛高马大,打篮球很专业的年轻人,直接招工进厂,来到了南昌江纺。

到了90年代江纺的效益开始下滑,2002年被重组,后来就开始裁员下岗,但是大家大多数都还住在江纺的生活区里,这里有江纺的三代人,第一代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进厂,90年代退休,第二代江纺子弟70年代进厂,刚好经历了江纺从繁荣到衰落,而第三代江纺的子弟从学校毕业以后,应该大多就没有再进入江纺工作,就像我们这些厂子弟一样,全部都离开了自己生活三代人的老厂区,四处漂泊。

点击查看合集:那些消逝的三线厂

三线厂子弟
和大家聊一聊40年前那段燃情岁月,说一说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