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粉丝提问,
1、有朋友问我贵州安顺虹山轴承厂的历史?
这个厂的名字很多,安顺轴承厂,虹山机械总厂,也有叫它西南轴承基地,通信地址是安顺7002信箱。
这件事儿从根儿上来说,是三线建设开始的时候,国内四大轴承厂,两家在东三省,一家在河南,一家在北京,所以必须内迁。
当时北京轴承厂,就被一分为三,
两拨人去了贵州,分别建立了贵阳轴承厂和安顺轴承厂,
还有一波去了甘肃,建立了兰州轴承厂。
这个安顺轴承厂是67年左右建成的,原名安顺微型轴承厂,主要援建队伍来自三个地方,除了把北京轴承厂的,航空车间整个搬过来以外,哈尔滨轴承厂,上海微型轴承厂也参与援建。
当时三个厂总计援建职工1120人,设备640台,专门生产航空军工使用的轴承,因为刚好贵州那边,061基地011基地都需要这个,所以也算军工配套单位。
这个厂直到80年的时候,才改名虹山轴承厂。
到了80年代的时候,这个虹山轴承厂职工就将近5000人,带上家属就将近万人了,再加上自己配套的设施,教育医疗日常保障,派出所之类的,当时是很繁荣的。
到了2000年后好像是不太行了,最后他们的破产转制有点复杂,我大概的理解是,老厂区破产,然后成立了一个新公司,大概是这个意思。
2、061基地下属3655厂的上海职工来自于哪里?
是上海新民机械厂。
061基地修建的时候,上海因为特殊的工业条件,是整体包建了好几个厂,比如著名的绥阳五厂,全部是上海企业搬迁过去的。
刚刚提到的这个上海新民机器厂,是1921年创办的私营企业,60年公私合营后才改的名字,当时归属于上海的机电二局。
当时接到任务的时候,全厂70%的人都被调去了贵州遵义,他们到了061基地以后,改名为061基地高原机械厂,代号3655厂,对外联系用凯山261信箱。
这个厂最早的任务,就是生产地空导弹发射架,而且还是主体厂,工厂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境内,在编职工1500多人。
1971年3月,各车间全面投入生产,12月26日,首批军品任务完成。
80年代的时候这个厂也经历了军转民,1992年开始,工厂开始搬迁出大山沟。
最后,当年那700多名新民机器厂,支援三线军工的老人,在退休和临近退休的时候,一部分回了上海,一部分安排去了苏州,还有有一部分仍留在了贵州遵义。
3,550厂是什么单位?
这个厂原名叫国营惠阳机械厂,也叫保定螺旋桨制造厂,代号是550,60年筹建的。
1964年11月,这个厂在满城县,神星镇全部竣工,开工的时候,职工就有2千多人,是我国唯一的航空螺旋桨制造厂,这是保定西郊八大厂之外最著名的保定老工厂。
这个厂生产的螺旋桨,不止是用在飞机上,飞艇啊,还有各种大型设备的,大尺寸螺旋桨,这个厂都能研发生产。
这个厂在当地规模很大,独立的小社会,几代人在里面生活,子弟学校啊,文化设施很齐全,毕竟是重点军工单位。
4,山西长治的543厂历史。
这个厂的历史很长,迁移到过很多地方,当年在山西的时候,他的主要的任务,是印刷军用地图。
这家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8年,八路军的冀南银行的印钞厂,主要是印刷当时的,敌后根据地的货币的。
之后改过很多名字,当时543这个代号,是诞生在天津,解放后,这支部队的一部分,就去天津,接管了由日本人创建的协和印刷厂,改名为天津人民印刷厂。
1955年,正式改名为国营 543 厂。
到了56年,这个厂就被划归到地质部领导。
三线建设期间呢,这个厂一部分人和设备,就被搬迁到了山西长治,组建山西长治543厂,留下来的,改名“天津 543 厂”,后来叫天津人民印刷厂,所以这就有了两个543厂,都是印刷厂,一个在天津,一个在山西,但是其实最早都是同一家。
66年天津厂的援建人员,就带了8台主要胶印机和一些印刷设备进山,第二年就开始投产了。
当时主要是印刷毛选这些刊物,然后因为需要,开始印刷军用级别的高精度地图,所以76年,543厂又挂名为中国地质图制印厂。
到84年的时候,这厂就搬到保定去了,80年代的时候,它协同西安印钞厂完成人民币壹角的印制,还负责研发了印钞专用油墨,这也算是参与了印钞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