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学院南迁之路

乐活   2024-11-25 06:46   上海  

三线建设时期,很多的国家的一流大学,也在内迁,都分别把某一个专业或者某一个学院的,所有老师设备全部迁往三线地区。

但是只有一所大学,它是整体内迁的,就是全校师生全部迁移,这就是大连医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那时候的名字叫关东医学院,是解放战争期间,特批紧急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医科高校。

第一届学生有170人,他们就上了一年的学,1948年,就被紧急提前毕业,分配到解放军第三、第四野战军去了。

194811月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当时就要在大连创办第一所,正规的理工医科类大学,就是大连大学,然后关东医学院就被并入大连大学,成为医学院。

为了能够找到一流的医学教授,当时的大连大学校长,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了当时还未解放的,南京和上海地区的一些高校和医院的教授,一共四十几位,从上海坐船抵达香港,再从香港更改身份,坐船抵达大连,加入了大连大学医学院。

解放后,1950年,大连大学医学院就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了大连医科大学。

大三线建设开始后,大连医学院接到命令,要求全校师生全部南迁到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

1965年,遵义那边立马启动建校工程,1969年,遵义医学院基本建成,包括宿舍楼、教学楼和一个附属医院。

5月份,南迁的第一趟专列火车离开了大连,经过54夜到达贵州遵义。

截止到6月份,学院教职工700人左右,加上家属2000多人和在校的6465两届学生有500多人,以及学院的全部仪器设备、图书、档案,用了100多个火车皮,分三次全部南迁到遵义市新校址,正式改名遵义医学院。

为什么要选择遵义呢,有几个原因,贵州当时有061基地,有083基地,有011基地,三个基地就有30多万职工和家属,所以需要医疗保障。

当时贵州已经通了川黔铁路、湘黔铁路,交通方便,然后遵义气候温和,很适合医疗科研。

然后这个地方的群众基础好,红军时期就是根据地,最重要的是,遵义在贵州高原的腹地,是一个战略要地,易守难攻,一但发生战争,遵义医学院可以直接改造成,大后方的战地医院使用。

当大连医学院的教授,学生,还有资料,设备全部抵达新校区了,大家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那个特殊的历史事件,刚好进入到最混乱的阶段,因此导致遵义医学院的师生们,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停课状态。

直到1972年,遵义医学院才开始正常恢复教学,而首批在贵州招收的学生,还是工农兵学员。

这个词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就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上大学是不考试的,是靠推荐,要单位和地方政府推荐,所以文化水平不重要,出身是什么性质的才最重要。

但是医学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文化水平是学习现代医学最基本的要求,面对这些基础科学常识和文化水平都匮乏的学生,医学院的教授也是无可奈何。

1972年到1976年,遵义医学院不得不招收了五届的工农兵学员,一共一千多人。

直到1977年,高考终于恢复了,遵义医学院才终于,能通过考试开始招收本科生。

1978年,高考恢复第二年,大连市已经恢复了几乎所有科目的大学,就是没有医学院,人全都送出去了嘛,所以大连就计划重新修建大连医学院。

当年大连医学院还是有20几位留守的人员,他们就急匆匆的在原大连医学院,子弟幼儿园的房子里,组成了筹备处,挂了牌,开始招兵买马。

当年大连医学院搬走了以后,房子就给了部队使用,然后市政府又协调,把原来的教学楼什么的全都要了回来。

现在房子也有了,政策也有了,牌子也有了,就差人和设备了,怎么办,筹备处的人就向远在遵义的老同事们求助。。

最终商谈的结果是,本着自愿的原则往回调,当时在遵义医学院调研,99%的有正高职称的教授表示,一定要回到大连,而其他的教职员工,有95%的人表示要回大连。

然后在长达三年的报名、登记等手续的办理后,1982年,600多人陆续回连,只有40多人自愿留在了遵义。

终于在1982年,大连医学院绝大多数的教职员工,又回到了大连,但是这一离别,就是13年了。

这年,大连医学院终于重新开办。

但是当年搬走的仪器设备、图书、档案,全部留在了遵义医学院,而留下的那40几位教授,也在艰难的环境下,把遵义医学院办成了贵州最顶级的医科大学。

如今大连医学院,遵义医学院,两所医科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合计达三万多人,直属医院六家,非直属医院二十四家,堪称是医学史上奇迹,


三线厂子弟
和大家聊一聊40年前那段燃情岁月,说一说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