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虎门销烟以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被朝中大臣给编了个罪名,直接发配新疆伊犁,路上走到如今的镇江的时候,遇到了自己在江苏当巡抚时候结识的朋友,道光二年的举人魏源。
林则徐担心自己这趟伊犁之行凶多吉少,所以把自己毕生所学编撰的文稿都交给了魏源,其中就有一本叫《四洲志》的书。
在广州的时候,为了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状,林则徐让幕僚,把英国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翻译成中文,然后亲自编撰以后,起名为《四洲志》。
书中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
魏源不负林则徐的期待,在这本书的基础上,编撰成了著名的《海国图志》。
它向人们提供了80幅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又以66卷的巨大篇幅,详叙各国史地。
然后魏源自掏腰包,出版了这本书,后来还反复增订了几次,可以说魏源整个中老年时期把时间精力都花在这套书上了,这可以说是当时整个亚洲最全的一本世界科普大百科全书。
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被称为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书。
但是历史的事实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要睁眼的愿望。
这本书出版以后,整个清朝版图内,只刊印了一千多本,就销声匿迹了。
其实无论哪个时代,不屑于了解认知之外的事物,不敢去看一看自己生存的土地之外的世界,是绝大多数国人的通病。
当然,他们不认为这是“问题”,而认为这是一种崇高的“道德”。
这套《海国图志》在大清被当成了怪志读物,甚至是违禁品。
魏源晚年因为这套书不但没得到重视,还被所有清朝的知识分子抨击,他郁郁寡欢,干脆出家当了和尚。
可惜当时没有互联网,魏源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这套书在领国日本,已经被卖疯了。
1853年,魏源在杭州出家,也就是这一年,日本爆发了黑船事件。
这年7月8日,美国海军率领舰队,强行进入了江户湾,用大炮强迫日本天皇签订了条约,日本的国门被强行打开,日本人开始进入明治维新的变革时代。
那时候日本的知识分子和上层社会急切的想了解西方世界,但是当时日本也闭关锁国很久了,全国没有几个人会英文。
但是他们的知识分子,几乎全部都会流利的中文,于是翻箱倒柜找清朝人的书籍,然后就把魏源写的这套《海国图志》翻出来了,
打开一看,惊为天人。
《海国图志》全套有60卷,当时全日本掘地三尺也只找到15卷,然后官方直接扣押了7卷用于系统研究,放出来8卷,给到市场上公开出售,供给普通知识分子学习。
同时日本政策立马派人潜入清朝,打算不惜重金购买,哪怕使用间谍手段也在所不惜。
因为他们认为,如此重要的书刊资料,在大清朝一定是严防死守的。
等到了上海一看,发现的确是不好找,
因为这书在清朝根本没人看,所以书商都不肯进货。
出版了快十年了,仅仅印了一千多套,而且几乎全部在库房角落吃灰。
这几个携带重金的日本人,毫不犹豫,直接买光了世面上所有能看到的《海国图志》,一天也没多呆,全部打包带回了日本。
得亏他们不知道魏源就在离上海不远的杭州当和尚,不然估计以他们一根筋的性格,估计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魏源给带回日本。
因为在这本书在日本流行以后,魏源被日本知识分子称为是:大清志士。
在清朝当废纸没人要,在日本国内当成宝贝。
从黑海事件第二年的1854年开始,到1856年,三年的时间,在日本翻刻版本的《海国图志》就达二十余种。
到1857年,魏源在杭州南屏山去世,享年63岁,可以想象他郁郁不得志,报国无门的痛苦。
但是如果他知道这本书正在日本热卖,而且培养了一大批日后侵略中国的重要人物,他不知道会怎么想。
这套书和各种翻印本,在日本一共印刷了十几万套,5年内市场价格翻了三倍。
这一套书的售价,在当时日本可以买四十斤大米,但是仍旧供不应求,很多年轻人饿着肚子也要去买来读,或者几个穷学生筹钱买,甚至干脆求爹爹告奶奶的借来,通宵去抄书。
当时不少日本奸商靠这套书发了财,他们为了多卖钱,干脆把一本书拆开来卖,把各个章节单独刊印,原版只有1卷的书,改版以后印出来变成3卷,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可见当时的疯狂程度。
当然影响明治维新的书籍很多,《海国图志》是其中之一,但是这是公认的,日本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的很重要的一套书。
汇聚了林则徐和魏源的心血,写给清朝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套书,最后帮我们的敌人睁了眼。
这本书在日本流行41年后,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灭,清朝政府不得不赔款割地。
甲午海战的发动着,《马关条约》的签订者,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在甲午海战后不久占领朝鲜半岛,甚至差点和袁世凯大打出手的“日本陆军之父”山县有朋,他们两人曾经是同学,一起在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吉田松阴,创办的“松下村塾”读书,而他们当时关于世界历史的教材,就是《海国图志》。
伊藤博文
山县有朋
曾经担任甲午海战中“浪速”号舰长,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时,任联合舰队总司令,后来担任日本海军司令的东乡平八郞,曾经在日记中回忆,自己年轻时曾经为了排队抢购一本抢手的《海国图志》,哪怕是碰上大雨被淋成落汤鸡冷的全身颤抖,也舍不得离开,硬生生的等排队买到了书,回到家里以后,才一头倒下。
东乡平八郞
甲午海战时,已经去世37年的,《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如果知道这个结果,一定会气的从坟里爬出来骂街。
自己和林则徐耗尽心血编撰的,企图让国人睁眼看世界,然后发展国力的书籍,最后居然成为日本侵略者核心人员的启蒙读物,帮助他们不费力的把他引以为傲的泱泱大国,祸害了整整半个世纪。
这不是危言耸听,《海国图志》在清朝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日本军国主义青年的野心。
1862年有一批日本年轻人来到上海,其中有个人叫高杉晋作,他下船以后以后特别去查看了《海图国志》的销售情况,结果发现世面上根本找不到。
高杉晋作
两个月以后回到日本,他把自己在清朝这段时间写的日记,编辑成了一本书《游清五录》,在日本国内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是说一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认知的启蒙书。
他在日记中写到:
“他们国家(清朝)的志士所写的《海国图志》等书已经绝版,只提倡固陋偏颇的说,因循守旧,苟且懒惰,虚度岁月……所以才落得如此衰败的境地。”
这个高杉晋作后来成为明治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曾经组织青年军武装暴动,其影响力在那个时代的日本非同小可。
他只活到38岁死了,临死前在身边照顾他的,就是后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中间高杉晋作,右边伊藤博文
梁启超曾经这么评价《海国图志》:“大清自己走宝,却益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