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陕局铸黄铜质“咸丰元宝背当千”的深度探索

文摘   2025-02-03 15:30   四川  

     关于寶陕局铸造的“咸丰元宝背当千”我在订阅号中已发过两篇。一篇是疑为鎏金的宫廷当千钱,一篇是红铜当千钱。今再发一枚黄铜当千母钱,恭请同好赏析。

      寶陕局铸黄铜质“咸丰元宝背当千”钱是清代咸丰大钱中的顶级珍品,其真伪鉴定需结合历史背景、铸造工艺、材质分析及包浆特征等多方面综合判断。

      以下从历史背景、母钱特征、真伪要点及市场价值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铸造背景


1. 咸丰大钱的特殊性:


   - 咸丰年间(1851-1861)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财政崩溃,清政府被迫发行高面值虚值大钱(如当五百,当千),以缓解财政压力。

   - 寶陕局(陕西宝泉局分支)是西北重要铸钱机构,曾参与铸造咸丰当千大钱,但铸量极少,且多为试铸或样钱。


2. 关于母钱的定位:


   - 母钱是用于翻砂铸造流通子钱的工作模具,需具备极高的工艺标准:字口深峻、地章平整、铜质精良、尺寸略大于子钱。

   - 黄铜材质在清代母钱中较少见(多为青铜或精炼红铜),需结合局别与历史档案验证其可能性。


二、真品母钱的核心特征


1. 铸造工艺:


   - 字口与地章:母钱字口锐利如刀切,笔画根部与地章交接处干净利落,无粘连或砂眼;地章(底板)平整光滑,打磨精细。

 - 穿口与边缘:穿口内壁成鱼脊梁,向币面和币背有脱模斜度,穿口四角有凹陷锉痕,凹陷角度背穿大于面穿。穿廓边缘轮廓清晰,无明显流铜或毛刺。

- 铜质与色泽:黄铜母钱铜色均匀,氧化后包浆温润,若为真品,应呈现老熟铜光,而非现代黄铜的“火气”。

2. 尺寸与重量:


   - 咸丰当千母钱直径通常在60-70mm之间,厚度约4-6mm,重量80-120克(因材质差异略有波动)。

     本文实物直径72mm厚6mm币文高1.8 mm,穿廓直径11.2mm,四角面径17.8mm背18.2mm,外缘廓宽8.2mm。重149.33g。

  - 不掺重金属的黄铜密度(约8.4g/cm³)略低于青铜(8.8g/cm³)。如掺有银并表面鎏金,可通过测量重量与体积计算密度辅助判断,本文展品铸材密度大于11g/cm³。


3. 包浆与锈色:


   - 自然包浆应分布合理,如字口凸起处因磨损包浆较薄,地章凹陷处包浆堆积。

   

    - 黄铜氧化后多呈现暗金色或栗色包浆,加有银质材料氧化后成黑褐色。若出现厚浮锈(如成片堆积的漂浮的绿色铜锈),需警惕酸蚀或人工粘锈。


三、仿品常见破绽与鉴定要点


1. 工艺缺陷:


   - 字口模糊:仿品常因翻砂技术不足导致字口圆钝,笔画粘连,尤其是“咸”“寳”等复杂字体的细节丢失。

   - 穿口与边道:仿品穿口多留有现代工具打磨痕迹(如电动砂轮纹),边道不规整,或有刻意做旧的“磕碰伤”。


2. 材质与包浆问题:


   - 铜质新硬:现代黄铜合金成分与清代差异明显,仿品铜色刺眼,缺乏老铜的柔润感。

   - 包浆漂浮:人工做旧常使用化学染色(如绿漆仿锈)、胶水粘附土锈,以假乱真。但目测可见其包浆无层次感,轻触易脱落(参见前文“漂浮包浆”特征)。


3. 历史逻辑矛盾:


   - 寶陕局咸丰当千大钱铸造时间极短,存世真品屈指可数,且多为红铜或青铜材质。若出现黄铜母钱,需比对官方档案或权威著录(如《咸丰泉汇》《中国钱币大辞典》)。


四、市场价值与收藏建议


1. 真品价值:

   - 咸丰当千母钱属清代母钱中的“大名誉品”,若为寶陕局真品,市场估价可达数百万元人民币,且多为博物馆或顶级藏家秘藏。

   - 公开拍卖记录中,同类母钱极少出现,近年来仅见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拍行有过红铜母钱上拍。


2. 风险提示:


   - 目前市场上所谓“黄铜咸丰母钱”99%为现代高仿品,常见做旧手段包括:

    - 翻铸后酸咬+染色;

    - 老铜改刻(用普通咸丰钱加刀改刻“当千”字样);

     - 拼接伪造(用真钱局部焊接仿母特征)。


3. 鉴定建议:


  - 科技检测: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金,银,铜、锌、铅比例,清代黄铜含锌量一般低于28%,且含微量砷、锑等杂质。

   - 权威认证:送交中国钱币学会、公博(GBCA)、华夏评级等机构进行专家目验与封装评级。

   - 文献比对:查阅《清宫热河档案》《寶陕局钱法志》等史料,确认该局是否曾铸黄铜当千母钱。


            2025年2月3日撰稿于成都

西夏辽金明清民古钱研究交流
建此号仅为做图做文介绍本人藏品,与同好交流切磋。文中观点均系个见,不忽悠任何人!关注我者,可帮其对所藏作初鉴,但绝非定论,真伪尚需藏家自辩。再次声明本号不做交易!本号来去自由可关可取,但勿出言不逊,带酸带讽,无理判假,令人生厌,一律拉黑不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