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民国时期的壹分铜币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民国24年至28年(1935年至1939年)发行的党徽壹分铜币,因其历史背景、铸造工艺和存世量的差异,在收藏市场上表现出不同的价值。
本文从历史背景、实物铸造特征、市场表现及收藏建议四个方面,探讨这些铜币的收藏价值。
一,历史背景与实物铸造特征
民国24年至28年是中国货币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铜币逐渐被镍币和铝币取代,因此壹分铜币的铸造量逐年减少,尤其是民国28年的铸造量最少。
以下展示的是作者珍藏。
1. 民国24年:存世量极其稀少,有说仅为弧品,实际不可能。目前已知仅有数枚样币存世,分别为红铜和紫铜两种材质,均是稀罕少见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