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铜质“咸丰通宝背宝福,一百”出谱大钱是清代咸丰年间由福建“宝福局”铸制的钱币,具有较高的铸造工艺水平,历史价值研究和收藏价值,但在《咸丰泉汇》中未收录,属于出谱大型铜钱。
以下是作者根据数十年来收藏的同款实物研究后,得到的关于这种钱币的一些详细信息:
一,历史背景:
咸丰年间,清政府面临内外困境,为了筹措军费,开铸了大钱以弥补财政亏空。宝福局铸制的钱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铸工著称,创造出中国清代钱币中的许多大珍!
二,此币的铸制特点:
①这枚币采用红铜材质,铸制精整,直径和重量均较大。直径77.8mm厚7.8mm穿10.6mm,穿廓2.0mm外缘10.6mm,币文高1.5mm,重278.09g。
可以说,在大清咸丰年间30多个造币局中,没有哪一个局铸造的“咸丰通寶当百”钱在直径大小,厚度,币重和雕工,铸工方面能与之比肩 , 媲美!
②钱币的面文为“咸丰通宝”,“咸”字最后一捺为大勾;“豐”窄长;“通”辶为两点,短尾;“寳”为尔寳,宽“貝”;笔画起落笔笔锋锐利。背文有“宝福”和“一百”字样。满文“寳”左斜,“福”宽肥,右点长。币文笔画起落笔锋均锐利,力道足,书体端庄隽美,笔划立面深竣挺拔,铸体大气磅礴,面观俊美。
③地章平整光洁。外缘廓宽,穿口窄,穿廓方正,规整,穿内壁和边轮均有有精修。
④钱币铸材精良。
用金属圆柱体与铸材比重代入法,计算铸材材质比重达12-13g/cm³,估计其中加有重金属(裸露处呈金黄色),体现了宝福局铸钱选料精,不吝用料,钱币厚重的风格。
⑤整币包浆厚重,成熟老道,呈酱黑褐色。
三,收藏价值:
这种钱币在收藏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步上升。例如,一些品相完好的红铜“咸丰通宝背宝福,一百”大钱在拍卖会上曾以高价成交。
四,鉴赏要点:
在鉴赏这种钱币时,应注意其书相、铸相和锈相。书相应符合中国书法规范,笔画清晰规矩,笔道有力;铸相应方正圆矩,精湛细腻,铸体厚重;锈相应自然老道,包浆浓厚。
综上所述,红铜“咸丰通宝背横满文宝福,竖一百”出谱大钱是一种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不可多得的古钱币。
2025年元月14日撰稿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