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准“咸丰元宝宝直当百”真品的特征,辩伪识真,保藏遗珍

文摘   2025-01-15 15:26   四川  

    宝直局是清代直隷省的钱局,从乾隆十年(1745年)起设于保定,经嘉庆、道光,直至咸丰初年,均铸有背为满文“宝直”的小平钱。

     《大清会典》曾即提到:

     “咸丰元年题准直隶省开祝新钱,用咸丰通宝字样。”其满文直字作:

      状似公鸡之爪,故有“鸡爪咸丰钱”之俗称。

      关于宝直局咸丰大钱的鼓铸情况,据咸丰四年(1845年)七月二十八日直隶总督桂良奏:“于六月二十四日开炉铸造。”有“当十、当五十、当百,铜七成,锡、铅三成。”

       宝直局还鼓铸铁钱。桂良在咸丰四年十二月初二日的奏中提到:“胡世勋、魏用之等情愿自备工本器具,捐铸铁钱十炉,每炉日铸四十四火,以三十火铸制钱,十四火铸当五大钱,试铸一年。”

      咸丰七年四月初三日直隷总督谭廷襄奏中提到:

      “宝直局先设炉十五座,以二八成鼓铸铁制钱及当十大钱,现复就近添炉十座,天津应行设局,开分炉。”

      在五月十四日奏中则提到:“于天津、正定、大名等处设局销当一铁钱,省城二十五炉改为全铸制钱。”由于铁钱不受欢迎, 咸豐九年停止鼓钱。

      直隷总督恒福在该年六月二十一日奏中提到:

      “保定、正定共设铁钱炉三十五座,开铸以来,铸数不下一百万串,官民行用尚不过方隅之间,拟酌量裁减三十座。”

      十月二十九日奏中进一步提到:

      “铁钱行使不畅”,“前已将正定之铁钱炉三十座裁撤,现将保定府减剩铁钱炉五座一并停止。”

      今见宝直局咸丰钱有小平、当五、当十、当五十、当百五种。小平以铁质为多见, 铜质较少。其宝字有尔宝、缶宝和今宝之分,其满文“宝”字有开口宝、闭门宝、出头宝之别;有的版别“宝”字左腿低右腿高;满文直字有小圈和半小圈,与穿口廓有正,斜之变化。其中部颁式祖钱取自《故宫清钱谱》原拓。

      《故宫清钱谱》中对这枚钱的试铸情况描述如下:

      “上列寶直錢自小平至當百共四品直隸省鑄,威豐元年題准直隸省開鑄新錢用咸豐通寶字樣,光緒畿輔通志“咸豐四年六月寶直局設爐四座,铸當百大錢。每重一兩四錢,當五十大錢每重一兩二錢;當十大錢每重四錢四分,是制钱铸於元年,大钱铸于四年。”


     当五试铸钱有铜、铁两种,存世极少,大多钱谱厥(作“缺”意)入。

    《咸丰泉汇》录入拓图此币值钱有六种:

     当五十、当百钱均为缶宝,当百者并有铅质钱发现。“咸丰元宝”宝直当百,是咸丰大钱里比较少的品类,因存世稀少,市价较高,高仿品也就随需而生。要想不上当受骗,一定要研究“咸丰元宝”宝直当百真品的特征。

       

     我根据《故宫清钱谱》,《咸丰泉汇》拓图和自藏品(认定为寶直遗真)的情况,总结出它有以下特征:


     ①宝直局铸咸丰元寶当百采用上乘的“精铜”,铜质金黄。从不銹之驱甚至猜测币表有鎏金处理(这也是大清铸钱,尤其是试铸呈样钱之常态)

       ②宝直局当百的穿口很独特,多数都是“廓细、四角精修、梯度打磨,成鱼脊椎骨状态”。仔细一测量,发现币背四角的修锉要多些,令币面穿口径为10.5mm,背穿口径达11.2mm。

      ③  “咸丰元宝”四字,字体端庄大气,直读。背面则铸有“当百”二字,表明其面值,左右两侧为满文“宝直”,标识铸局。

       宝直局当百的钱文书法有楷书、宋体等,字体遒劲有力,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它的币文书体与“寶苏局”铸“大二元”相似。字口比较精致,笔画粗细适度,笔锋不太锐利,但“咸”字一撇较长,长过穿口与“寶”字接近。“豐”字较窄,与穿口下廓持平;“元”字较大,但第一,二横距离较近并非与“寶苏大二元”一样。

     币面文,背文的高都达1.2mm,深竣挺拔,笔画清晰,可变,极少粘连。 这可能与翻铸的母钱质量不可分!

       

      相反,市面的假钱多数是字口臃肿,粗细不分,笔画肤浅,边沿不清,一眼可看出端倪。

      ④外缘廓规整,圆弧四周的直径均一致达47mm,外缘廓宽4.5mm,宽度均匀无差别。

      ⑤钱币地章平整,与外缘廓内侧自然连接过渡,地章平面自然氧化层包浆成熟浓郁,未见刻意修整痕。

       ⑥外边道被打磨修整成⌒形,圆润,光洁,手感舒服,令币面直径46.3mm,币背直径47mm,略有斜度。

       此藏外轮⌒面有多个奇怪的无规则的凹陷疤痕。疤痕老旧,包浆与钱币其他裸露部分一致。不像当时采用锉刀或戳工具做成。也不想当年用车床对钱币外轮批量修尖时出现的“啃刀”痕,也不像是自然磕碰的结果,而极可能是在熔铸前就有的母钱上凹陷痕的映射。

       记得有泉友在研究咸丰母钱时曾提到过,清人在铸钱笔记中“有进呈蜡样一说,可能即为用捏变形的蜡样印模翻铸而成的”。在“腊样上就已经留下了这些凹陷疤痕”。

       或许说,因这是一枚呈样试铸币,铸钱者有意留下的特殊暗记?总之难以考证。但其他真品或伪钱绝无可能做出这样的凹陷疤痕!

      ⑦宝直局铸造的咸丰元宝当百在形制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钱币直径一般在48.8至49.0毫米之间,厚度约为4.3至4.6毫米,重量约52.07克。

     上文中的“宝直局咸丰元宝当百”系作者藏品,参数如下:

      径46.3-47mm厚度4.3mm穿口10.5-11.2mm,穿廓0.5-1.0mm,外缘廓4.5mm币文高1.2mm重46.12g。

     初算铸材比重达12+g/cm³,估计铸材中掺有重金属。


      上述这些特征不能以点带面,但可以作为真伪辨识的重要因素,希望它能对您有些帮助。

       宝直局铸“咸丰元宝当百”作为清代钱币中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收藏价值。它不仅见证了清代咸丰年间的风云变幻,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古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能收藏一枚“宝直局当百”大钱真品,是一次与瞻仰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的机会,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025年元月15日撰稿于成都


西夏辽金明清民古钱研究交流
建此号仅为做图做文介绍本人藏品,与同好交流切磋。文中观点均系个见,不忽悠任何人!关注我者,可帮其对所藏作初鉴,但绝非定论,真伪尚需藏家自辩。再次声明本号不做交易!本号来去自由可关可取,但勿出言不逊,带酸带讽,无理判假,令人生厌,一律拉黑不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