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级币宝福局“咸丰重宝”“二两五钱当五十”母钱品鉴

文摘   2025-01-27 10:47   四川  


     大病初愈,为了珍惜剩下不多的岁月,向同好展示珍藏品,这两天又开始连篇累牍地发文。看到许多同好关注和阅读我的文章,又加以中肯地评价,十分欣慰和感谢!

      我穹其一生收藏了许多古钱币,难免有良莠差异。但每当把玩之时,兴奋不已。它们是一些特殊的“养生剂”,是生命激素,“一人乐,不如大家乐”,今借兴再贴出一枚“宝福局咸丰重宝内记重二两五钱当五十”红铜质大钱与同好分享。

      宝福局始创于清顺治六年,属福建官铸钱局。清咸丰三年(1853 年)3 月,太 平军占领南京后建都,改称天京。为筹措军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清政府下令 全国各地发行钞票,开铸大钱。福建因地处东南沿海,战事临近,钱荒更紧。因而 在户、工两部京局开铸大钱之时,已先行一步,即未征得清政府同意便开铸咸丰大钱。

      一直以来在大清宝福局铸钱在泉界均享有盛名。宝福局先后试铸了超过六款 构思独特,形制精美的系列咸丰大钱,但实际铸造发行流通的只有三套,即“通宝”系列,“重宝”系列,“重宝边计重”系列。均为试铸品,存世稀罕。其材质有青铜,黄铜和红铜之分,其中红铜色多为水红。钱文秀美而端庄,是咸丰钱中钱文最 俊美的铜钱之一。

     正如马定祥先生在其主编的《咸丰泉汇》中所言:

     “背满文宝福、上下纪值、钱肉 纪重之重宝钱,今见有一十.计重五钱、二十.计重一两、五十.二两五钱、一百.计 重五两共四种,均不多见,尤以五十、一百更珍稀。” 

      宝福局所铸咸丰大钱,在大清钱币中评级多在一、二、三、四级之间。其特色为形制规范,铸工精到,钱体厚重,在各省局包括户工部铸造的大钱均有所减重的 状况下,宝福局铸钱多不减重。后期受铜资源和价格影响,减重钱的铸制一样精美(老朽也有藏品,当分期展示)。 以下贴出本品高清美图,以飨泉好。

      该藏币为传世品。
     实测直径 55.2mm,穿径 9.8mm,穿廓 2.4mm,厚 7.4mm,字高 1.5mm,外 缘 6.5mm 重 128.15 克。


      从此品的铸钱材质、铸造品相和传世包浆状态审视,其铸制规整,铸造精湛,钱体周正,厚重有加。
      钱为红铜材质,钱文俊美刚劲,文字深峻。黑漆古包浆老到,自然生成。硬锈厚重叠嶂,可显其历史沧桑,应为到代之古物。

     

     看其穿廓和穿内壁精修,留下修整痕迹明显,肉眼可见。 从痕迹判断,该币应在市面上长时间流通交易过,钱体外缘边轮磨损痕迹较重。


    从外缘部留有凹痕,边道未曾修整打磨加工的状态看,应是一品原始熔铸品。

     展示品与下图比较,直径,重量相近,应为同雕母所生。


      也与华光谱 《中国古钱大集(丁 咸丰钱部分)》p1623 入选的一枚宝福局铸“咸丰重宝”背五十·二两五钱试铸铜币相同。材质青铜,定义为“一级币”。

      此钱铸量较少,传世稀罕,是故于谱中评级甚高。在咸丰钱中,是为藏家努力追逐之品种。


       有乃是:
       大清有宝福,吉利有福报。
       铸行不多件,存世变寡见。
       版本变异多,种种都稀罕,
       百年一晃过,古钱变珍颠。

          2025年 1 月 27日撰稿于成都


西夏辽金明清民古钱研究交流
建此号仅为做图做文介绍本人藏品,与同好交流切磋。文中观点均系个见,不忽悠任何人!关注我者,可帮其对所藏作初鉴,但绝非定论,真伪尚需藏家自辩。再次声明本号不做交易!本号来去自由可关可取,但勿出言不逊,带酸带讽,无理判假,令人生厌,一律拉黑不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