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寶苏局咸丰元寶背当百银质鎏金样币进行全面鉴赏。从历史文化背景入手,深入分析其铸造工艺的独特之处,探讨其艺术价值以及在收藏界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文化背景
咸丰时期(1851 - 1861年),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财政状况极度窘迫。为缓解财政压力,各地钱局开始大量铸造大钱,寶苏局便是其中之一。
咸丰元年(1851),宝苏局始铸咸丰通宝制钱,咸丰时期由于通货膨胀严重,铸钱局多,钱币面值也增加了折二、当五、当十等面值。
寶苏局于咸丰四年(1854年)在清江浦增设分局并开铸大钱“当百”。。当时社会经济动荡,通货膨胀加剧,大钱的出现成为清政府应对财政危机的一种手段。尽管当百大钱等虚值货币遭到了社会各界的抵制,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仍得以铸造。
二、铸造工艺剖析
1. 材质选择
此款样币为选材用银铸,铸后鎏金,增加了钱币的富贵感,提高了收藏价值。
银本身质地柔软且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在古代钱币铸造中是一种较为高档的材质选择。而鎏金工艺更是增加了其工艺难度和独特性。鎏金层能够使币面呈现出金色的光泽,不仅提升了样币的美观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银质底材。
这种用贵金属银铸钱又鎏金的钱币,必非流通行用之钱。估计用途是“铸样币”,“呈送样币”,宫廷“赏赐币”之一种。
2. 钱文雕刻和铸造
钱文采用规范而精美的行楷书字体。正面的“咸丰元宝”以及背面的满文纪局和汉字纪值等钱文,笔画舒展清晰,结构严谨。例如满文“寶”字、“苏”字的写法都遵循当时官方的规定写法,体现出钱币铸造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从币文观察,钱币刀工细腻,在铸造过程中,钱文的笔画线条粗细均匀,转折处圆润自然。如楷书“寶”字的宝盖头,线条流畅且起笔、收笔皆恰到好处,显示出古代铸币工匠的高超技艺。
3. 币形与尺寸
钱币形状遵循传统的外圆内方的中国古钱币形制。这种形制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实际的铸造和使用过程中,既方便携带又有较好的防伪性。其尺寸一般为60mm左右,大小适中,既能够展现钱币上的钱文和图案细节,又不会因尺寸过大或过小而导致铸造困难或使用不便。
4.主要版式及级别
宝苏局铸“咸丰元宝当百”断笔咸,五级币。
宝苏局铸“咸丰元宝当百”撇咸,五级币。
宝苏局铸“咸丰元宝当百”行楷,四级币。
宝苏局铸“咸丰元宝当百”大二元,五级币。
宝苏局铸“咸丰元宝当百”勾咸左出头贝,五级币。
此“银质鎏金样币”版别是行楷“缶”寶,大二元“咸丰元宝当百”大钱。
三、艺术价值
1. 整体设计美感和铸工
从整体上看,表面金光闪闪。錢币正面“咸丰元寶”四個大字筆畫粗獷有力,笔画有隐起,背面的满文和當百字樣搭配協調錢文布局合理,分佈在錢幣的方孔四側,整齊有序,展現出一種和諧的對稱之美。“元”字为典型的大二元。文字遒劲,最显着特征是苏百五虎之一,文字遒劲,最显着特征为元字“二”部两笔粗大,两横之间距离较远,“儿”部短矮呈折弯勾状。
通常的咸丰元宝宝苏当百大二元版直径56.9mm,重55.8g。
“大二元”咸丰寶苏当百钱是“咸丰宝苏当百”之大名誉品,属“五虎上将”中最为少见的版别,一直为藏家所喜爱。
这枚银质鎏金的样币直径58.2mm厚4.4mm穿11mm外缘廓7.8mm,币文高1.5mm,重78.43g。
本品外表金色闪亮,包浆自然均匀。因为鎏金涂层,“咸丰元寶”面“寶”字左侧外缘廓和背穿廓右廓,穿下“百”字笔画和右侧地章有鎏金层脱落漏底情况,并显出黑褐色银金属氧化层;地章上鎏金层纹理与金质纹理一致。
穿廓和外缘廓方正规圆,穿廓四边宽度均匀,穿内壁精修,成鱼脊樑,背穿四角修整大于面穿,与大清样钱特征相符。外轮边修整为⌒形,手感温润。
钱币字体古朴大气,遒劲有力,特别是大“二”和满文“苏”交代清晰,当属本品种之标准开门之特征,一枚难得之银质鎏金样币。
2. 文化寓意蘊含
- 其上的錢文和圖案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寓意。例如,“咸豐元寶”代表著當時的年號,是政權的一種象徵。背面的當百字樣表明其貨幣價值,反映了當時的貨幣制度和經濟狀況。整個錢幣就像是一部微縮的歷史記錄片,記錄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
四、收藏意义
1. 稀有性
由於當時社會的抵制以及後續的歷史變遷,這種銀質鎏金樣钱的存世量極其稀少。它的稀有性使得它在收藏界的地位显得尤為特殊,是众多錢币收藏愛好者和研究者所追逐的珍品。
我曾经在互联网看见一段短视频,说的是某收藏家协会会长辗转收得过一枚这种“大二元”寶苏局咸丰当百大钱,像孩子一样欣喜如狂。其实,他所得的那枚寶贝与此银质鎏金样币比较,雕工,铸工,品相都差之太远。但由此可见,这种“大二元”“寶苏局咸丰当百”大钱为收藏界之爱家所爱,所追逐的程度。
2. 研究價值
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看,對這種樣幣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咸豐年間寶蘇局的铸幣情況、貨幣制度、經濟狀況以及當時的工藝水準等多方面的歷史信息,它是研究當時歷史和钱币史的重要实物佐證。
3. 市場價值
在钱币收藏市场上,由于它的稀有性和独特性,其市场价值极高。在過去的拍賣會上,類似的寶蘇局咸豐元幣往往能拍出很3高的價格,例如在2021年的某些拍賣會上,品相較好的咸豐元寶寶蘇局當百樣幣成交價格可達數萬元甚至更高,這充分顯示了其在收藏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和投資價值。
2023年“西泠印社”秋季拍卖会上,一枚民国钱币收藏家俞石旧藏,直径61mm的清•咸丰元宝宝苏当百大二元样钱拍卖成交价92000元;
一枚图录号为 4407的清•咸丰元宝宝苏当百大二元样钱,拍卖成交价RMB: 97,750(含佣金)
一枚直径56.9mm,重55.8g的普通寶苏当百钱,拍卖成交价格曾高达987500元。
这枚直径稍大于普通当百钱银鎏金样币,重量竟重20多克,品相也优于普通币的样币(或呈送币,宫廷赏赐币),如拍卖,价值可能会更高!
總之,寶蘇局咸豐元寶背當百銀質鎏金樣幣以其深遠的歷史文化背景、精湛的鑄造工藝、獨特的美學價值和重要的收藏意義,成為錢幣收藏領域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它不僅是中國古代貨幣文化的精華所在,也是研究歷史、文化和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2025年元月14日撰稿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