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铸造并存世的这种“大元国宝”有背文背图的大型钱币有背“飞龙捧珠”、背“至大”、背“至大双龙版”等多个版本,存世均稀少,尤其后两种。然浮雕,币文及龙图深竣挺拔的飞龙捧珠大型花钱更为稀罕少见。
如下面这一枚精炼铜铸造的手雕钱,直径72mm,厚5.5mm,币文高达2.3mm,穿口16.8mm,重115.23克。
“大元国宝背飞龙捧珠”是中国元代的一种珍贵钱币,系元武宗海山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这种钱币在中国古钱币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列为“五十名珍”之一。
此币正面通常铸有“大元国宝”四字篆书,文字饱满庄重。币背镌刻铸有“飞龙捧珠”的图案: 一条形象生动,威严雄壮的巨龙腾飞而起。头在左侧上扬,尾在右侧上翘,浮云在顶上护驾。龙角仅有两个,龙爪有五爪,五个爪子张开宽大有力,展现出了龙的神秘和威严,是皇帝的专属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尊严。
从秦汉时期开始,龙逐渐成为皇权、尊严,幸运和皇帝本人的象征。秦始皇被称为“祖龙”,而刘邦的出生传说也与龙有关,使得“龙虎之气”成为帝王之相的代称。
关于龙爪多少的划分,传是从元朝开始的。爪数通常有三爪、四爪和五爪之分。
三爪龙通常被视为蛟龙或臣属国王的象征。
四爪龙通常被称为蟒,是亲王和大臣的标志。
五爪龙,尤其是五爪金龙,再加以两龙角,被视为龙中的最高等级。是皇家专利,仅皇帝一人可使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五爪龙的使用与古代对数字“五”的崇拜有关。在“洛书”中,“五”居中,代表“皇极数”,在五行中代表土,土的代表色是黄色,皇帝是天下土地的主人,因此使用代表土的数字和颜色来彰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身份。
这种规定从元朝开始执行,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这些爪数的区别不仅体现在艺术和装饰上,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违反这些规定使用不当的龙纹可能会被视为对皇权的冒犯。因此,龙爪的爪数不仅是艺术上的细节,更是古代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一部分。
所以,判断这一枚两龙角,五龙爪“大元国宝背飞龙戏铸”大型花钱,应是国家铸造发行的大型钱币。发行量不会多,存世量更是极为稀少。
目前在互联网展示出来的同款花钱,要吗体积小重量轻,要吗币文和龙图模糊不清,要吗用料不精,明眼一看是翻沙熔铸之物,绝非皇家铸造的水准。如下面这种体态的上了拍卖行目录的花钱也仅仅是这样的品质:
唯有此藏,精良的用料,高超的雕刻,铸造工艺,内穿精修(修痕肉眼可见),系一眼开门之币,有鹤立鸡群之美,无币可比!
因系皇家官铸之物,存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此它在钱币收藏市场上备受珍视。根据搜索结果,由于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大元国宝钱币在收藏市场上备受青睐,成交价格往往较高。例如,一枚极美品的大元国宝背飞龙戏珠钱在拍卖会上曾以305000元的价格成交。
当然,这样的 “大元国宝背飞龙捧珠”大型花钱,是值得珍藏之品!
2025年元月5日撰稿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