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熙盛世。
1662年-1722年的康熙年铸有多种“康熙通宝”行用钱,纪念币,宫廷赏赐钱,宫纬垂帘钱和各种花钱。
“康熙通宝”钱有小平、折十两等。按照背面文字又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由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
“康熙通宝”小平钱通常直径2.5-2.7cm,重3.8-5.5g,面文“康熙通宝”以真书直读。由全国的20多个铸钱局生产“康熙通宝”钱,有大、中、小三种形制,大者枚重一钱四分,中者枚重一钱,小者枚重七分。
另外,康熙年间朝廷和地方还铸造了不少形同各异的钱文类熔铸钱或手雕方孔圆形花钱,材质有黄铜,银质,铜鎏金,纯金等多种。还有异型(挂式,长条状,横字形)花钱,背纹各异(吉语,山水,花荟,八卦,生肖,宗教,人物等等)。存世较多的是“康熙通宝背龙风或龙虎纹”花钱。其中,背龙凤纹多多于龙虎纹。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古钱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康熙通宝背龙虎或龙凤纹”花钱并非流通货币,而是一种具有艺术性和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花钱。它通常被用作辟邪工具,有时也作为赏钱在过年时发给官员或作为宫廷装饰用宫纬的悬吊物。此钱在已出版的花钱钱谱中未见收录。
这种花钱的正面铸有“康熙通宝”四字,背面则刻有龙凤或龙虎纹图案。目前可见到存世的有小平、折二、折三,出谱大型钱等多种版本。也有手雕母钱和子钱两大类。康熙通宝背龙图的直径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根据可靠的文献来源,直径通常在 2.5-2.8厘米之间。其中,也有记录显示直径为27.9毫米或28.8毫米的背龙图康熙通宝,这可能是特定版别或大样钱币的尺寸。更有甚者,还有官炉或民间铸造的特大尺寸的出谱花钱。
下面这一枚大型花钱是就是作者的私藏品。一枚直径达82.5mm厚度3.8mm穿口19.2mm,币文高1.2mm,重达129.29g的大型花钱。
其面文“康熙通寶”四字楷中带隶,“康”字是“分水”康,“寳”字有瘦金体味,“熙”字似“臣下水”版。闊穿,细廓,细外廓均非常规整,币文和龙虎图立面挺拔,深峻龙图和虎纹均为简笔画,构图粗圹,细节上并不雅致,但寓意挺深!
龙代表皇家威严,虎是兽中之王,均反映出此花钱的富贵!此花钱因尺寸大,币文和龙虎纹少见而珍贵。
此币材质为黄铜,整体被腌熟的古铜色包浆包裹,呈现出它的耄耋之态。是一枚一眼开门的传世花钱。
康熙通宝背龙虎纹花钱的市场价格较高。一般真品的市场价格约为三千元左右,但曾有一枚直径较大的背龙凤纹大钱拍卖价接近九千。具体价格还需根据实际物品的品类和保存状况来评估。
由于此类花钱的稀缺性,特殊性和艺术价值,康熙通宝背龙虎纹花钱的收藏价值较高。它不仅是古钱币收藏的重要品类,还因其背面的龙凤纹饰而备受收藏家喜爱。
2024年12月28日撰稿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