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铸银鎏金“道光通宝背双龙戏珠”花钱赏析

文摘   2024-12-27 22:32   四川  

     大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至1912年止,传十二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每一个皇帝均铸造有年代钱,纪念币,花钱。而币面以十二帝庙号行用币币文名,背镌刻双龙戏珠的花钱几乎含盖了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帝,成为中国古代花钱系列中的币文花钱的一种重要分类,且每一位皇帝的这种钱文背双龙戏珠花钱,大多具有直径大,厚重,用料和铸工精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道光皇帝


      本文单就“道光通宝背双龙戏珠”花钱说道。它的主要铸材是黄铜,但也有特例。如宫廷用钱,赏赐用钱,所用的的材料就不一般仅仅是黄铜了。


     道光通宝背双龙戏珠花钱的雕工,铸工均比较考究。


    “道光通宝背双龙戏珠”花钱在几本已出版的花钱钱谱中均少有录入。也许是作者未收到,也许道光通宝背龙纹花钱存世少有。所以,尚未查见的官方或民间给出版别信息。然可以推测其版别可能与道光通宝的铸造局不同而存在版别,具有不同的铸局标志和风格的花钱也可以叫版别不同。如,道光通宝常见的铸造局包括宝泉局、宝源局、宝苏局等,这些版别在钱币的背面有不同的满文记局名。


     收藏者可能也需要关注其铸局、尺寸、材质以及铸造工艺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钱币的版别和收藏价值。


     另外,我在互联网上还看见过一枚正面地章有钉子点点背双龙戏珠的“道光通宝”,藏家自述为祖传币,与可见到的“道光通宝背双龙戏珠花钱”比较,币面纤细的行草币文书体和背双龙都较特殊。此钱保存完整无缺,包浆古老,钱币制作精美,文字清晰可辨,造型独特,应为花钱中的精品。

《孔夫子旧书网》上也有一枚楷书体“道光通宝背双龙”花钱的拍卖。


      笔者藏有这种花钱一品与其相比真不是一个水平。其直径为62mm,厚6mm,币穿廓2.2mm,边缘6.5mm,币文高1.0mm,重122.58克。

     钱币为方孔圆钱设计,边廓略宽,内面纹表面折光有金光闪闪。敲击声音动听,浑厚而有余音缭绕。


     经对铸材进行比重计算,密度大约在11g/cm³左右,表面鎏金,非通常的铜质偏黄,令其色泽金黄素雅,包浆温润醇厚,经久不衰。其图文工整端庄,穿廓外圆,地章,币文,边轮均精心打磨令手感厚重,温润光滑,系经多人把玩的结果,雄健而腾飞的两条巨龙,此龙与前述带钉同款龙币的龙图相似。


     在清代,龙是皇家的象征,双龙戏珠彰显出皇家尊贵气派。


      在艺术价值方面,此藏背面整体端庄大气,币文及龙图深邃挺拔,横直竖立,遒劲有力,贵气难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市场价值方面,“道光通宝背双龙戏珠”因钱币的铸局、尺寸、材质以及铸造工艺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品相、保存状况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花钱的价格可能在几千到几万元人民币之间,甚至有可能过数十万之巨。


     在东大,什么古钱都有仿品。“道光通宝背双龙戏珠花钱”自然也不例外。


     藏家一定要睁大双眼,鉴别其真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观察字体:


      道光通宝的真品通常采用楷书书写,钱文直读。假币的字体可能不够规范或与真品有细微差别。


2.检查包浆和锈色:


       真品的包浆是钱币表面形成的一层有色氧化膜,通常比钱币材质本身颜色暗,且不易脱落。锈色因形成环境不同会有红、黄、蓝、绿等色彩,真品的钱锈不易掉落。如果钱锈起粉容易掉落,可能是人工做锈。


3.听声音:


       真品的铜钱由于年代久远,可能声音较为沉闷。而假币的声音可能较为清脆。但铜银“合银”材质的或银鎏金的宫廷用钱例外。敲击声有银币的余音缭绕。


4.火灼测试:


       真品道光通宝在火灼后边缘颜色不会发生变化,而假币可能边缘会出现黑色或紫色。


5.观察工艺和材质:


      真品的工艺精细,文字笔触灵活。假品的工艺可能较为粗糙,材质也可能与真品有差异。


6.购买价格


       根据颠扑不破的商业经典,“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在了解了当前道光通宝双龙戏珠花钱的市场价格后,如果价格异常低廉,极有可能是赝品仿货,除非有人跳楼!


           2024年12月27日撰稿于成都

西夏辽金明清民古钱研究交流
建此号仅为做图做文介绍本人藏品,与同好交流切磋。文中观点均系个见,不忽悠任何人!关注我者,可帮其对所藏作初鉴,但绝非定论,真伪尚需藏家自辩。再次声明本号不做交易!本号来去自由可关可取,但勿出言不逊,带酸带讽,无理判假,令人生厌,一律拉黑不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