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通万国”钱为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铸造,面、背皆有内外郭,一枚当五抵大布钱十枚。其中,后两种钱币隋初仍在关中地区沿用。通常材料有铜、银,直径30mm,重6.1g左右,背有素背和花钱多种。
下图为罕见北周三品之一,“永通万国”背北斗七星龟蛇剑民俗钱,是南北朝时期,北周静帝宇文阐之大象元年(公元579年)铸造。
宇文阐,北周静帝(公元573年-公元581年),原名宇文衍,鲜卑族,南北朝时期之北周末代皇帝(公元579年至公元581年在位),历时仅约2年,是北周宣帝宇文赟长子,母亲朱满月。
公元579年“大成二年”,宇文阐受宣帝内禅即位,改元大象,时年七岁。 当时刘昉,郑译决定以杨坚为辅政大臣(后在李德林提议下成为大丞相)。七月,立司马消难之女司马令姬为皇后。
大象三年(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至此,北周灭亡,隋朝建立。杨坚封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一万户,车服礼乐仍按周朝天子的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诏。虽有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未能实行。5月9日,杨坚又暗中派人害死介公宇文阐,年仅九岁。
后杨坚假示“大为震惊”。发布死讯,隆重祭悼,谥为“静皇帝”,葬在恭陵。又另找一位族人宇文洛继嗣。
宇文阐之大象元年(公元579年)铸 “永通万国”钱连同布泉、五行大布并称北周三大美泉,是为“北周三品”之首。其铸造工艺不仅在南北朝、乃至世界铸币工艺史上,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永通万国”币于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始铸。面文“永通万国”,玉箸篆。笔法华美,字廓深峻,布局和谐,制作精致,形体厚重,寓意优美,钱文和铸工均臻妙境,堪称“北周三品”之首。
“永通”意为永远通行,“万国”示天下万国可用。表明了该钱币流通时间久远、流通区域广泛,加上面值较大,堪为贵重;亦寓意人生长命百岁、畅游万国。可惜,其生于北周末期,执政仅不到两年,未能“永通”,更未能“万国”可用。但流传千古至今日得藏,必以致永远流传、通至万国。
该钱直径28mm 。阔穿,穿径7.5-7.8mm ,细廓。外缘1.5mm,字高0.8mm。币厚2.0mm ,重6.89g,系当时的初铸币。
藏品包浆老道,斑斓厚实,结晶浓郁,色泽多样,呈显多层。
其内廓规整,有拔模斜度,四角有修。
背面纹为七星龟蛇图饰,系暗喻玄武大帝,寓意玄武大帝护佑。龟蛇既为“玄武”、又为玄武大帝的龟、蛇二将。因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组成龟形,其下有腾蛇星,故龟蛇合体;位于北方,属水,其色玄,故称“玄武”。
有洪兴祖《楚辞补注》卷五云:
“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龟蛇纹饰的寓意即为玄武在此,玄武护佑。
“七星”是北方七宿(七星北斗),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北斗星不是北方七宿中的斗,北方七宿中的斗为南斗,南斗由六星组成,位于中天偏南形似斗杓。
道家认为:南斗与北斗分职共理万物之生死,称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通常奉南斗星君为延寿益算的神仙,北斗星君为消灾解厄的神仙。
七星纹饰的寓意即为“消灾解厄”。玄武的形象是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形象十分威猛。
剑为玄武大帝的法器。“玄武“又称“剑仙大帝”,灵龟为盾、玄蛇为剑。
“玄武真君”每每斩妖除魔都御剑出行,且御剑天遁比腾云驾雾来的快,剑纹饰的寓意即为斩妖除魔。
总起来看,“永通万国背北斗七星龟蛇剑民俗钱”,具有玄武护佑,消灾解厄,斩妖除魔之功效。但由于此币虚高(一说“一枚当折一钱五万枚”、一说“一枚当五行大布钱十枚”),堪称虚值大钱之冠。因民不乐用,流通时间不长,与同时代的“布泉”,“五行大布” 钱币一样,后来亦逐渐减重。
互联网上有同款红铜钱,直径28.0mm 穿径8.0mm 厚2.2mm 现重7.79g。
初铸时钱径约3厘米、重6克左右。后铸渐小,径减至2.5厘米左右,且夹有铅锡钱,然仍不失美泉风韵。有合背钱、厌胜钱,传世之阔缘大钱,据考为后世翻铸。但总因存世罕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永通万国”民俗钱有不同的版式,其区别主要在币背。
目前发现有几种版本:
①背文字为将军、纹饰为武将与长枪;
②背龟蛇、七星纹饰; 背十二生肖纹饰; ③背月,挂牌花钱;
④背双剑七星(三星、四星)纹饰;
⑤背本命星官生肖(文字为本命,纹饰为星官与生肖,可能成套)。中穿有方穿、圆穿之分。
⑥背文字五男二女;
⑦背篆书文字明道宗制;
⑧背鹿纹饰,特大型等等。均为藏品中之珍稀民俗花钱。
“永通万国”为著名的北周三品之首,书法可称六朝之冠,喜爱者众多,据息目前升值较快。
初期大样(直径30mm左右)目前市场价格在50W元左右,极美品可到千万元左右,后期小样价格较低,价值百万。
但我认为,再多的钱也是梦,实实在在的拥有这枚真品才是乐趣!
2025年1月28日撰稿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