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双面“龟鹤齐寿”合背银质花钱

文摘   2025-01-06 00:01   四川  

      帳中有篆书双面“龟鹤齐寿”合背银质花钱一枚,上网查查,才知道原来这么值钱!


      根据搜索结果,篆书双面“龟鹤齐寿”合背银质钱币是一种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古钱币。以下是关于这种钱币的一些信息:

      一、历史背景:

     “龟鹤齐寿”是中国传统的吉语,寓意长寿和吉祥。这种题材在宋,元代就非常流行,常用于传统花钱、书画、铜镜等领域。


     “龟鹤齐寿”是中国常见的传统花钱题材,叶德辉老先生在所著的《古泉杂咏》一书有“山中龟鹤已千年”一诗:

      “山中龟鹤已千年,世外齐龄有偓佺。除却九如无此寿,一巢松盖一巢莲。”

       叶先生写到:

      “厌胜钱中有一品,曰龟鹤齐寿,亦有龟作龟形,鹤作鹤形,上下齐寿二字者,亦有四字篆书者,又有云龟龄鹤寿者”。

     “龟鹤齐寿”,汉语成语,寓意高寿;鹤,仙鹤,相传龟鹤皆有千年寿,喻长寿。出自《抱朴子·对俗》。龟爬行动物。背腹皆有硬甲,头、尾和四肢通常能缩入甲内。种类很多,善游泳,常匍匐陆上。性迟钝,能耐饥渴,寿命很长,俗称“龟寿”。

     《龟经》载:

     “龟一千二百岁,可卜天地终结。”

     《抱朴子·对俗》曰:

     “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导)引以增年。”郭璞《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二、书法风格:


     “龟鹤齐寿”币大多采用的是宋徽宗的御书“瘦金体”,其书法风格独特,字身隆起,瘦削劲道,笔力刚劲,线条流畅,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另见存世的还有采用篆书体,含鸟虫篆(金剪篆)的花钱,据考证目前存世仅见2、3枚,极为难得。

      如下面这枚作者自藏币,鸟虫篆体“龟鹤齐寿”大型花钱。直径61mm厚4.7mm穿10mm廓3.0mm字高2mm重79.1g。


      篆书“龟鹤齐寿”合背银鎏金花钱

      
      三、材质:

      对藏品用“金属圆柱体与铸材比重无限接近法”计算的铸材比重11g/cm³以上,观表面鎏金,地章上有金质颗粒。除去中穿口重量及币文凹陷重量,计算重量约为41克;

     又用“排水法”验证,测得钱币体积约为4ml(4cm³),与钱币实重40.34g接近。因此,判定其铸材是银质鎏金铸钱。此种材质铸钱在古代相对较少见,因此更具收藏价值,其收藏价值会高于同种铜质钱币。

      藏币稍加清洗,其表面的鎏金属性状更为明显:

      鎏金表面特有的纹理目测可见:
 

      四、尺寸与重量:


      龟鹤齐寿花钱的直径通常在50mm左右,但也有特大型的版本直径达到118.99mm,这种大尺寸的钱币极为珍罕。其书法风格独特,字身隆起,笔力刚劲,线条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笔者展示的藏品币直径52.5mm(属折十制式),厚3.2mm,穿口9.5mm穿廓1.0mm,币文高1.0mm,实重40.34g,与用“金属圆柱体与铸材比重无限接近法”计算的铸材铸造钱币的重量基本吻合。


       五、鉴定与估价:


      尺寸和重量是其鉴定和估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币材质,型制,尺寸,重量和镌刻篆书体币文时代特征,镌刻和铸工精精湛,币面,外缘,边轮,穿内壁精修。地章处有明显的使用痕迹,非常自然。其手感润泽,包浆自然成熟,无严重锈蚀,是熟坑传世之品。我判断其铸造年代年代在宋元时期或之后。


  在互联网查见有一枚直径58.6~59.0mm厚度2.3~2.5mm重34.7g的宋书体“龟鹤齐寿花钱”曾以16080元成交。

      而此钱为篆书双面“龟鹤齐寿”合背银质花钱,是少见的双面合背钱币,整体状态又保存完好,存世稀有,又具有文化传承和欣赏价值与历史价值,收藏价值会更高!


      六、市场情况:


      ‌龟鹤齐寿花钱的存世量相对较少,具体数量难以准确统计。‌这种花钱的铸造时间较早,且在历史上可能经历了多次战乱和历史变迁,导致其存世量减少。此外,此种花钱在收藏市场上也较为罕见,价格较高,进一步说明了其稀缺性。‌

      如手中有藏,该继续深藏。如无,可寻机会囊入。


           2025年元月6日撰稿于成都

西夏辽金明清民古钱研究交流
建此号仅为做图做文介绍本人藏品,与同好交流切磋。文中观点均系个见,不忽悠任何人!关注我者,可帮其对所藏作初鉴,但绝非定论,真伪尚需藏家自辩。再次声明本号不做交易!本号来去自由可关可取,但勿出言不逊,带酸带讽,无理判假,令人生厌,一律拉黑不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