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宝源局手雕鎏金母钱“咸丰元寶当千”展鉴

文摘   2025-01-27 00:00   四川  

      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户部除宝泉局外,宝源局亦造大钱成系列,“宝源当千”即为品种中之最大者。通常这种钱币的直径在62到63mm之间,厚度在4到5mm之间,重量在78到89g之间。


    本文展示的藏币系自藏脱谱手雕母钱。在“咸丰泉汇” 中无相同币图。

     其直径59mm,穿口10.5mm,廓1.2-1.5mm,外缘4.5-5.0mm,厚4.5mm,字高1.8mm,重63.37g。

     面文“咸丰元宝”直读,背穿上下“当千”,横书“宝源”满文。

     此品“咸”字口斜,字较小;“豐”字进穿,字斜;“元”字短横,“寶”为闊“缶”寶;背“當”较大,“千”字偏斜,但钱文仍流畅舒展,精美受看。其笔画其雕工精妙绝伦,起落笔的币锋锐利,笔道有力,字口深邃峻拔,仿若斧削刀切般利落(在“咸”字及“豐”字上的刀刻痕尤其明显),令每个字都非常清晰,全然无粘连模糊,相较于同版本的流通钱币更为细瘦,具有宝源局书法的独特神韵。

      观钱币铜质精良。呈现精美的深黄色泽,质地细腻。地章光洁,无砂眼气泡,全身无铸造痕迹。


      细观藏钱制造工艺精湛。富有钱体厚重敦实,轮廓规整周正。地章光洁平整,无熔铸痕迹。其整体包浆纯正,形制规整。


      此币穿孔小,内壁精修,修刀是从币背穿口下刀的,看四角凹进,背穿口四角凹陷大于币面,穿内壁成鱼脊梁,具有拔模斜度。肉眼可见是雕凿后再锉戳而成,几无铸造痕迹,显示出极高的雕刻工艺水平。

       此品在作成后又作鎏金处理,逾发珍贵。其存世量稀少,难得有见。由于其特殊性质和钱局使用后往往存盘入库,故民间流传甚稀,存世量非常稀少,尤其是像“咸丰元宝当千”雕母这样的罕见之物。


      此藏因系雕母祖钱,在铸钱过程中起规定钱式的作用,并在翻铸母钱时用于印模,因此具有流通钱无法比拟的艺术观赏价值。

      作为古代铸币工艺的杰出代表,此母钱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研究清代铸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由于铸造和存世稀少,咸丰元宝当千母钱的拍卖价格通常非常高,一些极美品的成交价达到了数十万元人民币。


           2025年元月26日撰稿于成都

西夏辽金明清民古钱研究交流
建此号仅为做图做文介绍本人藏品,与同好交流切磋。文中观点均系个见,不忽悠任何人!关注我者,可帮其对所藏作初鉴,但绝非定论,真伪尚需藏家自辩。再次声明本号不做交易!本号来去自由可关可取,但勿出言不逊,带酸带讽,无理判假,令人生厌,一律拉黑不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