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睡不好,本来已经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
但更让人抓狂的是,睡得正香甜的时候,突然止不住地开始咳嗽,硬生生把人都咳精神了!而且每晚都像设了闹钟一样,半夜把人咳醒,简直太折磨了。
尤其是现在到了秋天,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被这种痛苦折磨,白天一声不咳,晚上咳个不停,这是怎么回事呢?
肺寒、肺燥,你是哪一种?
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咳嗽是因为身体里面的气机乱了,而调节气机的「负责人」就是肺脏。
肺主一身之气,有升发和肃降的能力,任何一方能力不足的时候,都会影响身体气机的运行。而咳嗽其实就是来提醒身体主人,以及帮助身体纠正偏颇的。
比如今天你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里呆了一天,出现了流涕咳嗽,实际上是寒邪侵袭肺脏,身体通过咳嗽流鼻涕的方式帮你排寒。所以这种时候不用太担心,来一杯姜茶给身体助力驱寒就够了。
但如果像文章开头所描述,白天咳少,夜晚咳重,且多为凌晨3点之后咳醒,就要考虑可能是「肺阴不足」的问题。
肺脏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润恶燥,而秋天正是大自然燥气zui旺盛的时候,燥邪通过口鼻入肺,耗伤肺中津液。
那为何是晚上发作,还是凌晨3点这个时间呢?
从阴阳的角度分析,白天的时候,我们的阳气由内向外运动,因此这个时候肺气多在体表,肺脏内部阴阳能保持相对平衡,则无咳嗽;
但在晚间,人体阳气入于里,尤其是凌晨3点-5点这段时间,是肺经运行的时候,肺中阳气相对亢盛,而肺阴不足的人,身体就会出现阴阳失衡,阳热有余,热性炎上,则肺气不能肃降,肺气上逆,出现夜间咳嗽。
这类肺阴虚的人,除了夜咳,还会伴有口鼻干燥、容易口渴、皮肤干燥甚至皲裂、大便干结等问题。
如果你是睡前躺下没多久就开始咳,那就要考虑是「肺中有寒」的问题了。
虽然现在天气还没有特别寒冷,但肺寒的人却不少,因为夏天的时候,大家天天呆在凉爽的空调房里,加之嗜食生冷瓜果,「形寒饮冷则伤肺」,伤及肺脏清肃之气。
入秋后,阳气收敛,尤其是晚上,阴寒之气加重,寒气容易郁结肺中(寒性凝滞),津液不得输布,凝聚成痰,继而便形成了寒痰水饮,停留于肺中。当晚上一躺下,肺失肃降,饮随气逆,这些东西就会倒流气管,由此引起咳嗽咳痰等问题。
这类肺寒的人,多伴有大量清稀的白痰,容易咳喘、鼻塞、流清涕等。
3个小窍门,让你睡个安稳觉
肺燥阴亏,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关键在于一个字「润」。比如银耳、百合、麦冬这类润燥的食物,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吃。
而肺寒的人,则可以试试艾灸膀胱经的「肺俞」和「大肠俞」。
之所以选膀胱经上的穴位,因为从子午流注图可以知道,足太阳膀胱经的运行时间(下午15点-17点)刚好和手太阴肺经相对,属于阴阳相对的两个时间。
中医的治则里面其中有一条就是「阴病治阳」,所以在下午阳气比较充沛的时间点,去刺激膀胱经,充盈体内阳气,才能把肺脏里面的寒气驱赶走。
定位:位于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定位:该穴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如果你不方便在这个时间点艾灸,那你也可以多按揉「尺泽穴」,每次按揉50~100下。
尺泽为肺经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故此穴对于调理肺气上逆有很好的帮助。
*图源网络,侵删
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动作,每天晨起和下午都可以练一遍,它是道家的功法之一叫「左右轱辘转」。
动作要领:
1、双手的无名指轻贴云门穴;
2、先左边朝胸前最大幅度地做圆圈运动,一侧转九圈;
3、随后在右边再转九圈;
4、然后左右交替,再摇九圈;
这个称为一组,一般早起的时候练三组,练到身体微微发热。
今天这篇文章里面提及的方法都是徐泊涛老师在《身心同调之五脏分型论治10种失眠》课程中分享的,希望能帮到你解决身体的困扰。
-广告-
睡眠这件事,五脏六腑都参与其中,想要天天都睡个好觉,建议你都来听听徐大夫的这门睡眠课。
为什么你会失眠?不同的失眠应该如何辨证?它们的调治方案又有什么不同?
你的困惑,在这门课都能找到答案。其中徐大夫还会传授给大家多种导引操、脏腑按摩法、艾灸方案、代茶饮,以及静坐要领与呼吸法门等等。
↓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 即可购课↓
▼收获更多徐大夫养生分享▼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或添加小编微信:「zanclub_bjb」。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 图片来自答摩制图/网络,侵删。
今日编辑:小 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