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秋意浓,当心悲秋情绪伤肝肺,3个甩走郁气的小方法

文摘   2024-10-23 19:30   广东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日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进入霜降时节之后,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阳下入地,阴气始凝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有对这一现象的描述:「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随着天地之间的肃杀之气愈发加重,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很多人从这个节气开始,注重调补身体,为了增强冬季的御寒抗病能力。

然而鲜少有人会关注到深秋时节,情志问题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心情不好,身体也要遭罪


很多人认为悲秋只是一种情绪,并不是一种病,但如果任由悲伤的情绪不断发生,导致体内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耗伤肺气,呼吸无力,易生病


在《黄帝内经》里对悲伤这种情绪有直接的记载:「悲伤肺」「悲则气消」


意思就是,悲伤的情绪会使气机下行,对肺气的影响较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时一个人悲哭过度、过久,全身软得像面条一般,旁边人拉都拉不起来,这就是全身之气都因为肺气损伤而生虚损。



所以,长期悲伤是会耗伤肺气,导致肺气不足,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无力、语声低微等表现。


并且肺主宣发卫气,肺气不足,则卫表不固,只要稍微一活动就容易出汗,并且抗病能力降低,经常容易感冒,且日久不愈


肝火旺盛,头痛耳鸣总烦人


很多人只知道喝酒、发怒容易伤肝,却不知道中医里还有「肝喜条达,恶抑郁」的说法。


当人处在舒畅、豁达的心态时,肝脏能很好地调畅全身的气机;而当人陷入抑郁、纠结的情绪里,肝就容易疏泄失常,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


另外,在五行学说中,肺金的肃降,有制约肝气、肝火上升的作用,即以金克木的关系。但悲伤肺,导致肺金不足,因此肝火上炎不受抑制


当肝气上冲头目,就会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耳朵暴鸣或暴聋等病理表现。


如何缓解悲秋的情绪? 


01

饮食调理


秋天的悲伤情绪,多伤及肺气,肺一旦受损,又会使悲秋之感更浓。


要想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关键在于养肺补肺气,这样才能从本源上减轻忧郁情绪


在平常可以多喝「黄芪大枣陈皮茶」,其中黄芪是一味补益肺气的药食同源食材,同时也能帮助卫气宣发到肌表,从而更好地温养肌肤,抵御外邪。适合素体虚弱、容易生病、经常自汗的人。


陈皮,理气化痰,帮助肺排垃圾,气更顺,呼吸会更顺畅,心情也更好。大枣,滋阴养血,缓解秋燥。三者搭配,有补、有清、有润,对肺脏的养护是很好的。



02

情志调理


悲伤的情绪一旦出现,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陷入其中,无法轻易摆脱


尤其是到了深夜时分,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脑海中各种念头不停浮现,导致睡眠质量不佳,第二天情绪自然容易低落。


想要摆脱脑海里纷飞的杂念,不放试一试睡前静坐吧


在静坐的时间里,去学会和这些念头和睦相处,不追随它们,也不认同它们,而是能像个旁观者一样平心静气地去观察它们。


人一旦抽离出来就会变得超然,然后就会发现,平时每天下意识担心的、忧愁的、焦虑的各种事情根本就不重要,都可以丢弃。


渐渐地让身心从狂乱的波动,回到少思寡欲,使得一身气脉自然充盈、通畅,身体自然恢复健康,情绪也恢复平静。


同时静坐的过程中需要专注于呼吸,在一呼一吸中,吐故纳新,提高肺脏调节一身气机的能力,也改善了气血循环,就会影响人的心脑,心脑供血供氧充足,则思维也会变得清晰。如此逐使得身体与精神归于统一。


所以静坐这个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家去缓解悲秋情绪



——课程广告——


静坐好学吗?不难。


任何人都可以学,一个安静的房间,一张床,或是一个坐垫,就能开启你的静坐之旅。


静坐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让你无法坚持下去,比如杂念很多无法安定、静坐时身体不自觉地动起来、静坐后反而出现流眼泪、流鼻涕、吐痰、出汗等问题。


若能跟随一位好的老师,与他一同修习静坐,及时调整姿势,观察身体的反应,那么你便能很快地感受到静坐的乐趣,且更有坚持的动力。


许多学员在徐泊涛大夫的指导下,身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坚持静坐后的反馈,就是最好的答案:




第七期静坐营,即将开营啦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购买↓

截止报名:2024年11月18日



长按扫码关注「身心同调自在营」
▼收获更多徐大夫养生分享▼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或添加小编微信:「zanclub_bjb」。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 图片来自摄图网,侵删


今日编辑:小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