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有一个不被人关注的病,却困扰着很多人,那就是皮肤瘙痒。
这种痒,不是挠一挠就能缓解的,反而越挠越厉害,后背痒、前胸痒、胳膊腿儿也痒,结果挠得遍体鳞伤。
为啥一到冬天皮肤就瘙痒?
冬季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感,而无原发性皮肤损伤的疾病。这里的「无原发性皮肤损伤」是指皮肤看起来与平常一样,肤色无异常,没有出现疹子、水疱 、伤口之类的损伤。
以自觉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常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损为临床特征。
在中医角度,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
从外因看,冬季主藏,自然界的气机处于内收、潜藏的状态,天人合一,人的身体也会顺应自然,皮肤毛孔处于紧闭的状态,阳气由表入里。当体表阳气少了,风邪容易侵袭肌表,以致肌肤失养而发生皮肤瘙痒。
从内因看,气血充盈的人在冬季一般没有皮肤痒的困扰,但体虚的人更容易受到风邪侵扰。正如《诸病源候论》上讲到的:
「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
不同的体虚体质,调理的方法也有所区别:
1、阴虚之人
阴是以静、湿为特点的物质,比如精、血、津液等。因此阴虚体质的人,身体里的阴液本就不足,加上冬季气候干燥,更加伤阴、伤津液。
津液不足,无法濡润皮肤,导致皮肤干燥,表层受损,出现瘙痒的情况。
此外,阴虚的人还会有舌红少苔、咽干口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
这种体质的人,徐泊涛老师推荐2个调理方: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辨证用药)
2、血虚之人
中医常说:「血虚生风」,风在体内四处游走,人的感觉就是痒,而且这种痒不是固定一个地方的。
虽然血是阴液的一部分,但是因为身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要依赖血液的濡养,它出问题,身体也会发出不同的信号。
比如血虚的人,唇舌爪甲的颜色都很淡,头晕心悸,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
如果你也有血虚的表现,平时可以多艾灸血海穴。
3、阳虚之人
《外科启玄》曾提到:「盖人之肌肤附近火灼则为疮,近火则痛,微远则痒……」,将离火的距离与人体状态进行了联系,离火近了容易生疮肿痛,离火远了则会痒。
说白了也就是阳气不足,无法到达体表引起的皮肤瘙痒,。而且这种阳虚引起的皮肤瘙痒,一到夜晚瘙痒会加剧,因为晚上体表的阳气会减弱。
这样的人,反而在这个时候,要喝点姜汤等温热之品,令阳气生发,向外发散一下,尝试改善皮肤瘙痒的问题。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 图片来自摄图网,侵删。
今日编辑:小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