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非老年病,这些信号要警惕,这2个穴位先收藏

文摘   健康   2024-10-09 19:31   广东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提到高血压,大家都不陌生。不过在很多人印象中,它是中老年人的「标配」。而事实上,高血压早就悄悄盯上了年轻人......


很多人平时什么感觉都没有,偶尔一次体检竟然发现自己的血压那么高。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45亿「1」其中18~44 岁(青年)和  45~59 岁(中年)的高血压患者数均达到了 1 亿的人数。


然而,有些人不把它当回事,觉得高血压就是个慢性病,不痛不痒的,又不会致命,所以即使体检发现,也不采取下一步行动。


那么,高血压真的「不痛不痒」吗?到底要不要控制血压呢?


这些表现,其实都是高血压引起的


说到高血压,你最先想到的是不是「头晕」?但其实不同的人,高血压的表现都不一样。


有些人可能在高血压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而有些人则会感觉到头晕眼花或眼前发黑,甚至感觉自身或周围景物在旋转、头痛、心悸、胸闷、肢体麻木、夜尿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乏力等。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神志不清、抽搐等现象,这就属于高血压危重症,可能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例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中医如何看待高血压?


在中医虽然没有「高血压」这样的病名,但由于「眩晕」是高血压人群的主要症状,因此中医调理的思路也可以从眩晕的方向入手。


《黄帝内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丹溪心法》中则认为「无痰则不作眩」。


也就是说,高血压是长年的生活习惯所积攒下来的问题,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年迈体虚等因素密切相关。


比如经常容易生气、情绪激动的人,肝火旺盛,火热生风,上扰头目,就会出现头晕、两眼发黑等问题。


再或者说,经常爱吃一些烧烤、火锅等油腻厚重食物的人,脾胃运化能力越来越差,从而影响水液代谢,体内水湿痰饮积聚,则导致头目失去濡养,就会发生眩晕。



因此,想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不是一上来就吃各种降压药,而是先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及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把这一步做好了,其实问题就解决一半了。


那如果遇到了突发血压升高的紧急情况,中医能不能帮忙呢?


答案是,可以的。


曾经在徐泊涛老师的身心同调课程学习交流群中,就有一位学员遇到了突发血压升高的紧急情况:



幸运的是,徐大夫及时在群里传授了应急处理的方法,同学们也热心助力:


(*温馨提示: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务必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再尝试中医外治法辅助调理)



行间穴、侠溪穴这两个穴位,徐大夫也曾在《内证艾灸实战精讲》中分享过。


行间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偏二趾。属于足厥阴肝经,是肝经的荥穴,「荥主身热」通过刺激行间穴,达到泻肝火的作用,气血就不再顺着肝火往上冲,自然血压也就不再往上升了。



侠溪穴,位于足背外侧,第4、5趾间连接处的缝纹头处。属于足少阳胆经荥穴,能清胆经之热,而且肝胆互为表里,和行间穴一起用,能很好地清泄肝胆之热。




当晚,那位同学便发来了喜讯:


没多久,她发来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其实解决高血压这个问题,中医有很多种方法,只要你搞清楚这个问题背后的根源,就很容易找到解决方法。


-广告-

当然,高血压只是众多常见病中的一种,如果你还想学习更多家庭常见病的调理方案,欢迎来学习徐泊涛大夫《身心同调 中医健康营(家庭篇)》


课程不仅有疼痛、感冒、失眠、痛风等家庭常见病症的调治方案,还能学到望闻问切、取穴大法、推拿按摩、导引、艾灸、祝由等更多有趣的中医技法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成为自己与家人健康的守护者❤️



你如果对这门课,或者徐大夫不熟悉的话,可以看看往期身心同调学员,在群里的课后反馈: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参考文献:
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2.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 图片来自答摩制图、摄图网,侵删


今日编辑:小嚯

点击阅读原文,守护自己与家人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