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泊涛|鼻炎频繁发作,喉咙总有痰,一直治不好?因为你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艾灸)

文摘   健康   2025-01-08 19:30   广东  


鼻炎,一个听起来似乎并不严重的小病,却能让人在一年四季中饱受煎熬


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喉咙有异物感……这些症状虽小,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人对鼻炎的认识存在误区,一开始调理就已经「踩坑」了,导致鼻炎问题越拖越久。


就连从医多年的徐泊涛老师,在最近也体验了一次被鼻炎困扰的痛苦。因为这一次自己的亲身经历,徐老师对鼻炎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入地思考。


鼻炎是不治之症?

还是你没有辨证?


在讲课之前,徐老师给同学们抛出了一个问题:「鼻炎发作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过喉咙卡痰的情况?」


讨论区有很多学员表示,自己的有过这样的困扰。



这个时候,很多人为了解决喉咙的不适,去吃什么胖大海含片、川贝含片等等润喉咙的药。但实际上,它们只能让你喉咙有一时的清凉,不仅没有用,还有可能加重你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这个病,背后的原理你没搞清楚。为什么会喉咙鼻咽部这里这里会堵有鼻涕,你没搞清楚它的原理,这个就很麻烦。


下面是徐泊涛老师的公益直播中分享的5种鼻炎分型:


(*以下方剂,请在专业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01
风寒型


多见鼻塞,流涕色白清稀;怕冷,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质淡红,苔薄白。


中医常用「辛夷散」,以辛温解表通窍。这个方子的好处就是能一下子让鼻子通畅,但它多适用于初感风寒,鼻炎刚发作的人。因为鼻炎拖久了很久的人,其实他就已经不是单纯的风寒这么简单了。



02
风热型


多见鼻塞,嗅觉失灵,口鼻气热;流涕色黄而稠;发热怕冷,有汗,口渴,时有咳嗽;舌质红,苔薄黄。


这类的鼻炎,可以用中医泰斗张锡纯先生就曾介绍过一个方子「桑菊饮」,减掉原方里面的甘草。


这个方子它的一个特色,就是能瞬间通鼻窍,因为里面用到的都是薄荷、金银花、龙胆草、芍药等这类辛凉通窍的原材。


徐老师也提到了另外一个对热证的鼻炎很好的中成药「藿胆丸」,主要是帮助清泻掉胆经上的郁热



03
气虚型


很多人对鼻炎的辨证,基本上都停留在上面寒热的两种类型,这些是徐老师讲的大家容易在调治鼻炎上「踩的坑」


其实大多数迁延不愈的鼻炎,都与气虚有关。尤其是经历了之前口罩时期,大家身体正气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但却很少人会留意到。


这类的鼻炎人群,除了基本的鼻塞、打喷嚏,还特别容易疲惫乏力


那就用「补中益气汤」,关键在于方子的剂量,这个是徐老师在最近这次自己鼻炎经历中发现的一个要点。这种慢性的鼻炎不能用大剂量,因为黄芪用多了,容易把鼻窍又堵塞住了



04
痰湿型


痰湿型的鼻炎,可能大家很少听说过。它的一个什么特点呢?就是有鼻塞,同时咽喉老感觉有一口痰


这时候光用川贝、枇杷去清热化痰,其实是没用的。针对这种如鲠在喉的问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就记载了一个方子「半夏厚朴汤」。


里面的配伍配合得很妙,生姜和紫苏叶向上宣发肺气,肺开窍于鼻,肺气通了,鼻子就不堵了;厚朴和半夏,让湿气往下走,整个方搭配起来,让身体里面的气运行起来,问题就解决了



05
痰热型


这一类鼻炎小孩子比较多见,尤其是平时经常容易食积的孩子。可以用一个方子叫「黄芪温胆汤」



外治手法

按摩

1、每天坚持揉腹

2、按揉咽喉附近僵硬的点

3、按揉眼眶鼻翼两旁的迎香穴


艾灸

如果你是寒湿性的鼻炎,可以艾灸肺俞穴、肾俞穴和膀胱俞



如果是你风寒型的,可以灸合谷穴和后溪穴




但要注意,你若是风热型的,就不要用艾灸的方法了,否则只会加重你的鼻炎。


其实不仅是鼻炎,在生活中我们身体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带着中医的辨证思维去看待,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扫码添加身心同调小助手

发送关键词「内证艾灸」

了解艾灸课程详情



版权声明

1.本文内容整理自徐泊涛老师公益直播讲稿,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 图片来自答摩制图/网络,侵删


 今日编辑:小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