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正气衰,病邪易缠身!3个助眠妙招,宁心安神气血佳

文摘   2024-09-25 19:30   广东  


相信不少朋友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晚上没睡好,第二天起来面容很憔悴,仿佛一夜之间老了10岁,皮肤变差,头发一掉一大把,还止不住地发胖



同时睡眠不足,使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则容易使人精神恍惚、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无精打采


长期失眠还会导致人体抵抗力愈发低下,并会加剧其他疾病或引起原有疾病发作,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等。


尤其现在新冠高发期,拥有充足的睡眠才是对抗病毒最简单的方式


其实大家都知道失眠对身体不好,每个人都想睡个好觉,然而不是想说睡觉,就能立马睡着的,睡不着该怎么办?


什么是失眠?


失眠,中医学称之「不寐」,大多由于情志、饮食、病后体弱、先天禀赋、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的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导致不能正常睡眠、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甚至彻夜不眠,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制定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对失眠的定义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失眠?不妨先进行一项简单的测试:


1.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夜间觉醒次数≥3次或凌晨早醒;

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

4.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5.总睡眠时间通常少于6小时

6.第二天起床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心理异常、嗜睡、乏力等。


在这一两个月内,如果你出现了其中1项,那你的睡眠质量或已亮起了「红灯」


失眠高发人群


在临床中,以下人群是容易出现失眠的高风险人群:


1.饮食不节者


胃不和,则卧不安。冬天夜里的火锅、大碗的饺子、豪气的啤酒+烧烤……都有可能成为失眠的原因。



 《素问·逆调论》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不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长期过多的肥甘厚味酿生痰热,宿食停滞,壅遏于中,胃气失和,阳气浮越于外而卧寐不安;如果是不干净的食物使得脾胃受伤,脾失健运,胃里翻江倒海,自然也难以入睡。


2.久病体虚者


年纪大的人或者久病初愈的人,也容易有失眠的烦恼。这类体虚的人心血不足,就会引起心失所养、心神不安,所以入睡困难。


徐泊涛大夫表示,人体赖以生存维系的根本是气血,气血充盈,则精力旺盛;产后、大病、久病后,气血大亏,则容易出现精力不济,血不养心,魂不守舍。


3.先天禀赋不足者


有一些人先天禀赋不足、心虚胆怯,所以入睡困难。


4.心思敏感、情志不遂者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情志方面如肝气郁结、情绪过激都会对睡眠产生影响。


现代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与家人、朋友、领导、同事的关系不好,就会导致邪火扰动而不寐



有一部分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思考,思虑过度会损伤心脾,时间长了心血暗耗,神不守舍。


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营血亏虚,所以会出现睡不好的现象。


5.纵欲过度者


有的人因为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独亢,于是也难以入眠。


既然被失眠困扰如此痛苦,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失眠了怎么办?


失眠后,有一部分人会首先想要用镇静类的药物来辅助睡眠。安眠药虽然有时可快速帮助入睡,但药物的依赖性、不良反应、成瘾性等,还是需要留意的。


其实,中医治疗失眠有悠久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有记载了失眠的发生与自然界日夜节律息息相关,到现代,已经累积了很多非药物疗法及预防为主的方法。


✦  中 药  ✦


较为常见的失眠,大致可分为五种证型,不妨先来对照一下,看看你到底属于哪一类:


1.肝火扰心


表现为睡眠少,甚至整夜不能入睡,很容易就发火,梦多容易醒,口苦,大便干;可见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床上可用龙胆泄肝汤加减,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2.痰热内扰


表现为心头烦,入睡艰难,梦多,脑壳不清醒,不想动,胸闷多痰,不想吃饭;可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3.心脾两虚


表现为梦多容易醒,记性不好,头晕,提不起精神,胃口差,大便稀,有时候心跳快;可见舌淡苔薄,脉细弱。


可用归脾汤加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4.心肾不交


表现为心烦,多梦,睡眠中易发热出汗,有时心跳加速,口苦咽干,脚软腰杆痛,耳鸣忘性大。舌红少苔,脉细数。


可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5.心胆气虚


表现为常做噩梦,睡眠中易惊醒,或容易受惊吓,常常有心跳加快的感觉,说话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可选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注意:以上方药仅供参考,建议在医生的辨证施治下使用。)


✦  泡 脚  ✦


泡脚也是改善睡眠的一种好方法,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辅助改善睡眠,而且可在家简单易操作,缺点在于一定要长期坚持,才有比较好的效果。

操作方法

用温水泡脚(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者可加艾叶,温补心阳),水没过三阴交,每次约30分钟,每天1次,以微微出汗为宜。




✦  按摩穴位  ✦


按摩穴位可以舒通经脉,缓急止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睡眠。


1.安眠穴



安眠穴位于项部,在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宁神定志,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用双手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安眠穴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2分钟,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天1-2次。


2.失眠穴



失眠穴属于经外奇穴,在脚后跟,足底中线和内外踝连线的相交处。


临睡前敲打或点按100次左右,可以镇定亢奋的精神,快速进入深度睡眠,因此,又被称为「百敲穴


3.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靠近小拇指一侧的凹陷处,有养心安神之效,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用拇指按揉另一手上的神门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 2 分钟,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次按揉双侧神门穴。每天1-2次。


4.劳宫穴



人在手握拳头时,中指指尖对应的位置就是「劳宫穴」。此穴能清心火、安心神,可用于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用拇指按揉另一手的劳宫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天1-2次。


饮食起居要注意


除了调理方法,饮食起居防护对于失眠的调理也是非常重要。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按时上床、起床,不要赖床和「恶补」睡眠,就是在周末,休假时也应如此。

2

创造好的睡眠环境,卧室里避免强光、噪音,温度适宜,不要放闹钟,选择合适自己的床、枕、褥、垫等。

3

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2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4

一般下午4点以后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包括咖啡、浓茶或吸烟等)。

5

规律进餐,不要空腹上床;同时睡前也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6

睡前不要饮酒,因为睡前酒精也可干扰睡眠。

7

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


如果你想更好地摆脱睡不好、睡不着的情况,及时、更有针对性地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脏腑机能、补益气血健康,让身心更健康,你需要这门课——徐泊涛大夫身心同调之五脏分型论治10种失眠课程。


↓课程福利购,两人拼团价118元


课程特色


✦适合中医零基础

徐泊涛大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趣味生动的讲解,让晦涩的中医知识变得简单。


✦掌握失眠与脏腑联系

从解析经方着手,配以案例分享,阐述失眠与五脏六腑的联系。


✦辨证论治

从按摩手法、静坐、艾灸、导引、代茶饮等不同方面,详解10种失眠的调治方案。


✦学到静坐、导引、揉腹等特色功法

可接触、学到多种导引调理之法、艾灸选穴及手法、足底按摩法、仙人揉腹法以及静坐方法、代茶饮等。

如果你是:

☑有长期睡眠问题的人群,特别是面临中考、高考等人生大事的时候;


睡前总想事、梦多且易被惊醒,有眼袋、法令纹重的朋友;


☑经常在凌晨1-3点或其他固定时段醒来,很难才能再次入睡,伴有情绪易波动、易怒的朋友;


☑想要释放工作、生活压力,焦虑过度、心力交瘁的上班族、家庭妇女


☑想要改善睡眠质量,从而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体弱人群


☑接触更多艾灸、静坐、导引、刮痧、代茶饮等调理之法的中医爱好者。


为了有好的睡眠,健康的身心,让我们一起抓紧学习这门课程吧!


↓课程福利购,两人拼团价118元


长按扫码关注「身心同调自在营」

▼收获更多徐大夫养生分享▼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或添加小编微信:「zanclub_bjb」。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 图片来自答摩制图/网络,侵删。


今日编辑:菠萝 小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