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冬季,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或者家人身体「虚了」,特意进食那些鲍鱼、海参、人参、鹿茸这些大补的食材,结果整个人要么上火,出现流鼻血、冒痘痘的情况,要么出现烦燥、失眠等情况。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是出现了「虚不受补」!
原因之一便是这些食物或药物一般偏滋腻,而脾胃虚弱的人,无法进行正常地消化和吸收,进而它们堆积在一起,郁而生热,产生上火、烦躁、失眠等。
那么该如何去判断我们的脾胃是否虚弱了,从而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呢?另外,倘若出现脾胃虚弱了,饮食上该如何注意,有哪些调理措施?
如何判断脾胃虚弱了?
1.看口唇
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虚弱的人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而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
2.看鼻子
脾胃的经络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3.看眼睛
脾胃虚弱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4.看耳朵
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可能出现耳聋等。
脾胃虚弱之人的饮食注意
在中医看来,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胃虚弱的人,其体内阳气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虚损;而这时如果再过度食用偏寒凉的食物,就会造成外寒与里寒的共同侵袭,最终演变成脾胃虚寒,出现腹泻、腹痛等。
故而,脾胃虚弱的人在冬天时特别需要把住饮食这一关。
1.水果是有温热寒凉之分的,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此时应忌吃或者少吃偏寒凉的水果,如香蕉、橙子、柚子、火龙果、芒果、柿子等,可以适当吃些性平或偏温的水果,如大枣、葡萄、佛手等。
2.在中医看来,多数蔬菜偏寒凉,一味清水煮并不是好事,因此,在烹煮时可以酌量加点生姜、葱、花椒等温性调料,平衡寒热。尤其是本身就脾胃虚寒的人要注意这一点。
3.海鲜类的食物大多偏寒,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此时建议尽量少吃或忌口。
4.冻的奶茶、可乐等饮料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是脾胃阳气的一大杀手,会进一步造成脾胃虚寒等,所以最好忌口。
出现了脾胃虚弱,艾灸如何调理?
出现脾胃虚弱,且内寒较重的人,推荐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章门穴、脾俞穴、太白穴;如果出现腰腿酸软,配合艾灸关元穴、小肠俞穴。
1)中脘穴
【定位】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2)足三里穴
【定位】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下合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3)章门穴
【定位】为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位于第11肋游离端下际。
图片来源于大家中医,侵删
4)脾俞穴
【定位】为脾之背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太白穴
【定位】为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原穴;位于第1趾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6)关元穴
【定位】为小肠之募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7)小肠俞穴
【定位】为小肠之背俞穴;位于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1骶后孔。
以上就是今天介绍的7个穴位,都是徐泊涛老师在往期「身心同调」的教学中分享给学员们的知识点。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体质情况,及时、准确地把「虚」给补起来,答摩和徐泊涛老师联合开展了有关虚劳损伤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徐老师将会详细介绍新病体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五脏虚损等的症状表现,让大家也能大致了解自己的体质情况。
同时,老师将根据各种内伤虚损的不同症状表现,针对性地给出不同的辨证养护方案。非常适合对内伤虚损的辨证养护方案感兴趣以及想增加自己知识储备的中医爱好者。
了解自己「虚」在了哪里,才能及时、准确地把「虚」给补起来。
扫码添加身心同调小助手
发送关键词「虚劳损伤」
学会更多补益方法
以上内容仅是知识分享,不代表任何治疗建议,身体如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呦❤~~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3. 图片来自答摩制图/网络,侵删。
今日编辑:小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