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浙闽︱老骥跃枥的生命密码:陈民宪歌词集《此心歌处》读后记

文摘   2025-01-01 18:30   浙江  

陈民宪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创作歌词三百余首,经谱曲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三十多项。其中《阿拉村里的巧匠郞》《中华旗袍》等多首作品获全国“群星奖”。《吉祥的港湾》《蓝色的天堂》《又见梁弄红》《心中的誓言》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幸福在这里》《我心光明》《巍巍四明山》《“三字经”的故乡》等近十首作品获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年年高》获中国合唱节、浙江省音乐舞蹈节金奖;《梦里梦外都想你》获浙江省旅游歌曲大赛金奖;《南国书香》《小镇守艺人》《我的桃花源》获浙江省音乐新作大赛金奖;《大地同爱》获2023年浙江省十佳歌曲;《夺冠路上》入围杭州亚运会主题歌曲征集50强。

     为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全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全国体育大会开幕式、宁波国际服装节开幕式晚会创作的主题歌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2017年12月19日,由浙江省音协与宁波市文联等主办,在宁波大剧院成功举办《此心歌处·陈民宪作品音乐会》。




老骥跃枥的生命密码

——陈民宪歌词集《此心歌处》读后记



文:李浙闽

     我的老友陈民宪,他的首部歌词集《此心歌处》,近期在众人期盼中,水到渠成地推出。此处称之为老友,是因为他在题赠给我的《此心歌处》扉页上,称呼我为老友,我欣然笑纳。所谓众人期盼和水到渠成,则是因为他五十余年的创作之路和丰盛成果,至今才出集子,总觉姗姗来迟,更在意料之中。

  《此心歌处》甫一出版,自带流量的他和多年积淀的势,立马引发了媒体和专业层面的广泛关注。宁波出版社的袁志坚社长、浙江省音乐文学学会应忆航会长第一时间从专业角度对歌词集进行了权威点评。《宁波日报》和“甬派”文化版块的顾嘉懿记者也十分敏锐地对此书的出版进行了专题报道:《此心歌处》展现了对故乡宁波的深情以及对时代的体悟,他把歌词写在了天空和大地之间。朋友圈里一下子涟漪阵阵、互动不绝、热闹非凡。前几天成功举办的“陈民宪音乐作品赏析会”,更是吸引了一众专家和粉丝的关注与好评。我感觉,这哪里仅仅是对一位词家歌词集出版的赞美,更是对宁波城市形象和文化精神的一次再呈现、再传播、再升华。


  《此心歌处》出版以后,我第一时间向民宪先生提出要求,希望给我一本高规格的题签本,就是除了常规的签名外,您得在题赠给我的书上,写上那么一二句有意思的话。令我感动的是,他当回事情了。那天,他告诉我:题写什么?在哪里题?请谁见证?他都作了认真考量。于是有了11月21日在宁波西林书院的专赠场景:背景是丰子恺先人、北宋文学家丰稷读书的“琼阇黎房”横幅匾额,见证人是创办西林书院的西林禅院照勤院长,扉页上题写的则是既应景又宜人的二句哲言:“一念心静然,只因书因缘”。一念心静然,应景之句;只因书因缘,一语双关,既讲的是此刻的场景,又说的是我俩何谓老友的渊源了。


  我同民宪先生的交往已是年份十足。那时,我在余姚工作。余姚作为文献名邦,他作为宁波文化和旅游部门的领导,经常光顾和指导,多有交集,且相叙甚欢。交谈之中,他常常在不经意之间,会蹦跶出几句哲言来,于是,酒席上就多了那么一种文化的味道。后来,我调到市旅游部门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寻计问策。除了常规的调查研究,我确定了一批专家,作为单独的深谈对象,他是其中之一,地址就选在一个幽静的茶馆。后来,对于这次深谈,我向他作了三次反馈:第一次是谈后次日,我把他讲的内容凭记忆作了认真梳理,他看了以后说,几乎毫无遗漏;第二次是谈后次年,我对他说,您那天提的建议,我都结合到工作部署中,全部兑现了,他说太好了;第三次是退休后,我做了一本《工作实录》,里面有那次深谈的完整记录,他看了以后说:汐源茶馆的备忘录好珍贵。
  收到赠书之后、慢读细品之余,心中似有说些什么的冲动。说些什么呢?专业人士从专业层面对歌词的权威评述已足够说明问题,那我就从书中的创作手记出发,由词及人,谈谈我对民宪先生为何能够始终保持旺盛创作精力的些许感悟。
  本文标题用了“老骥跃枥”一词,是引用了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的一个观点。我在《〈大潮初起〉的细节魅力》一文中,曾经讲到: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大家耳熟能详,但李四光却对此句提出异议,他说,一匹老马,伏在马槽里,再有壮心,也只能想想而已。他于是把诗句改为:“老骥跃枥,志在千里。”一个“跃”字,气场大变,老马只有跃出马槽,才有践行“志在千里”的机会。民宪先生就是这样的一匹跃枥之马。他在退休之后,跃出本可安逸舒适的马槽,但却步履处处,成了研究、推动、传播宁波文化的行动派,尤其是在各类或官方、或民间的文化活动中,经常可看到他的身影。于是,一首首冒着热气、沾着露珠、浸润着泥土芳香、跳跃着时代脉动、富有宁波韵味的优秀作品,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奔涌而出。


  充溢大爱情怀,是他始终笔耕不缀的本心所在。爱,是他歌词中的最靓底色,更是他身上洋溢着的最浓气息。同他在一起,你能分分秒秒感受到,从他的眼神、他的笑容、他的举止、他的言谈中,经意和不经意流淌出来的各种爱的元素和成分。于是,你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爱的场景,被爱的氛围所感染和融化。他的爱,既是具象的、多元的、当下的,更是升华的、大爱的、永恒的。抗疫英雄、基层干部、一线导游、边防战士、快递小哥、社区工作人员等等,都是他歌词里的最美人物;亲情、友情、爱情、身边的风物风情,都是他倾注感情的最佳对象;而常常因他的歌词而心潮澎湃、激情荡漾的,则是他近年来不断升华的家国情怀和时代大爱,从中,你可感受到一种昂扬向上的开阔胸襟和赤子之心。而这,恰是他的本心所在。于是,在封面上,书名下面印上了这么一句话:五十年不负本心、不负年华、不负追求。这里面,三个“不负”都是沉甸甸的信守和践行,而其中的“本心”则是当之无愧的引领者。正如他自己所言:“情感”是歌词创作最核心的要素。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诗句,陪伴了我的一生。


  讴歌故乡宁波,是他一生念兹在兹的不竭追求。在他创作的300多首歌词中,有200多首是以故乡宁波为题材的。他在《后记》中说:当我结束塞外知青生活,带着“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的酸楚,满怀疲惫地回到了自己的故土,亲人相拥,同学相聚,老邻居相处,在故乡的怀抱里,感觉到如此的温暖,于是,我把对故土满满的爱,化作了一首首歌词。他写故乡的风物、故乡的文化、故乡的人、故乡的海、故乡的乡愁、故乡的变迁。2017年岁末,在《此心歌处――陈民宪作品音乐会》上,他的一句“亲爱的宁波,我愿一生为你抒怀”,感动了全场,感动了家乡的云和月。应忆航会长评价他是“宁波故事”的真诚讲述者,当笔墨一触碰家乡,便毫不吝啬地纵情歌唱。家乡,是他生命的钟情处,心灵的归宿地,创作的敏感区,写家乡,成了他一生的选择,成了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他作品中独特的文化标识。家乡,成了他感情的“深潭”。而北京著名词作家苏柳则说:他的每一个文字都在和故乡对话,有很强的对故乡爱的信号,他的字字句句都像宁波汤圆一样,他的乡情浓得花不开。


  不断寻求突破,是他激发创作潜能的内置基因。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自觉地给自己出题目、提要求、施压力,一直告诫自己:不能落入套路、重复自我、原地转圈,要守正创新,不断突破自我。要以独特的视角,写出与众不同的感觉,希望自己的每一首词作,在文字、意境、格调上,都能有新的变化。于是,他的大脑始终处于敏锐状态,去感知当代音乐发展潮流与演变,感知各种流派的歌词语境和美学追求,感知不同体裁的古典风、民谣体、说唱版。他乐于与年轻人交朋友,吸收当下流行歌词的表现手法,乃至对网络流行语的了解、分析、甄别和运用。他在创作之前,常常会进入到一个漫长的苦苦思索期,一旦灵感迸发,会在短短几个小时里一气呵成。他在《后记》中这样写道:“从目前的状态来看,我对歌词创作还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对语言的驾驭好像依然还有余力。现在开始,我还要再写上十年,让新的创造力,在一行行的词章间迸发出来。”以我对他的了解,这个我信!


  采蜜四面八方,是他拓展人生宽度的时空经纬。退休以后,他似乎进入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自由洒脱、经纬度更大的时空领域。这在他每天高频发在朋友圈的图文视频可以佐证。他采蜜最多之地,当然是四明大地的山水间、田野里、街巷中、项目地、博物馆、非遗点。他有时也飞翔到市外、省外乃至境外,以敏锐的触角,采集一切美好的事物。互联网则是他采集各类信息的又一高频区,并把所采信息快速加工后,发到朋友圈分享。从他平均每天的产出量来看,他的一天,应该相当于常人一天以上或者更多的,我甚至疑惑,他的睡眠时间在哪里呢?但每次碰到他,也不见得他有多忙乱、多疲惫、多憔悴,相反,却是精神矍铄、从容自若、笑意满面。所以有哲人这样说:有些人,过了一年就是一年;有些人,说是过了一年,实际上是不到一年的;而有些人,他过的一年是相当于好几年的。我认同这一说法,一个人的人生长度是有限的,但人生宽度的拓展却是可以无限的。我有一次对他说,我们新闻单位有一句专业术语,叫作“四力”,就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您的“四力”,通过您的作品,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而且还在持续提升中。是啊,他的视觉、嗅觉、触觉十分敏锐,哪里发生有价值的社会事件、热点话题和新闻人物,他都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并在第一时间创作出极具时效性的关怀现实之作,第一时间通过《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甬派客户端”广为传播。《大地同爱》《天使的笑痕》《只昐你凯旋》《飘扬的导游旗》《美丽的勇敢》《风雨之抱》《穿布鞋的人》《越过风雨的翅膀》等等,都是第一时间以音乐独特的载体,向全社会唱响对平凡人物英雄气概的颂歌。他这样说道:“歌唱每一个平凡生命的真善美,将依然是我笔下滚烫的主题曲。”


  经常热泪盈眶,是他保持身心永健的情感酵母。这是主体和客体的良性互动,客体就是他广泛接触到的真善美,主体则是他有一颗真诚的感知、感谢、感恩之心。他经常处于感动之中,听到一切美好事物,他会感动;充满激情的创作过程,他会感动,一首好作品的诞生,他会感动。在他多篇的创作手记中,出现了热泪盈眶的感人情景:“当我看到宁波媒体系列报道我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画面时,我瞬间热泪盈眶”;创作《天使的笑痕》,“当凌晨写完最后一句歌词时,已是泪湿枕边”;“我一直将礼赞英雄作为歌词创作的重要内容,每当创作这类题材时,我总是热泪盈眶,热血奔涌”;“写下朱镜我烈士《雪纯之光》的这两句歌词时,我已泪流满面”……正如他自己经常讲的:“要感染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我想,懂得感动、善于感动,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灵的显著标志,感动和感恩过程,就是在做促进身心健康的情感体操过程。因为把歌融入了生命,他在创作的同时,也同步提升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精神境界。


  彼此守护欣赏,是他伉俪情深白头偕老的不二砝码。他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他和夏老师相敬如宾、恩爱如初的情境照,赢得点赞无数。我感觉,这既是一种美好的展示,也是一种无声的示范。《此心歌处》中的《爱如初》,就是献给夫人夏老师的,歌词内容讲出了世上所有人生伴侣的心声,值得在此抄录:

      晚霞中,执手相扶,走在落叶纷飞的小路,眼中的黄昏,远方的余晖,这一刻,我们把双手紧紧牵住;皱纹有了,头发白了,相濡以沫的日子怎会模糊,背儿弓了,走路慢了,当年同唱的情歌,依然唱了一路;不必叹息,不必落寞,岁月繁华的逝去谁能挡住,无需承诺,无需托付,一生一世的真情,早在心底凝固;曾经的告白,年华的守护,一起走过的领悟,已刻在生命的深处;夕阳下的幸福,彼此的呵护,爱是风雨,爱是时间,我们的深爱如初。

       而夏老师也以一首小诗回敬,并深情相求:“向苍天再要三十五年”,一定会的!他们伉俪情深,当属白头偕老的经典款,衷心祝愿他们的晚年家庭生活守护永远、幸福无边!


陈民宪作品选

吉祥的港湾

作词:陈民宪

作曲:徐沛东

演唱:叶凡 崔京浩


有人说你是东渡扶桑的故乡

有人说你是海上丝路出发的地方

有人说你是爱情红蝶的家园

有人说江南的秀美   都汇聚在你的脸上

那神奇的普陀就在你的身旁

海定波宁   带给你千年的吉祥


啊  沧海变幻   你依然神釆飞扬

潮张潮落   你总是昂首新的起航

吉祥的港湾   充满希望的港湾

你的心情永远像大海一样浩荡

你的胸怀永远像大海一样宽广

你的目光永远向着蔚蓝的远方


  杨梅情

作词:陈民宪

作曲:悠   达

演唱:黑玫瑰组合


远望故乡六月的天空

梅雨又催着杨梅红

红里透着紫  甜里裹着酸

寂寞的游子涌起年少的梦

远望故乡六月的天空

相思又伴着杨梅生


想你的红颜  想你的晶莹

人生的旅途有了丝丝的温馨

杨梅红了   杨梅醉了

一杯梅酒   把长长的乡愁抚平

杨梅红了   杨梅醉了

天涯浪迹   杨梅是那采不尽的乡情


夺冠路上

作词:陈民宪

作曲:潘润  黄河

演唱:潘润 付垚 信肖乐


生来敢和命运对抗

风浪炼成我一身胆量

因为爱和困苦较量

勇立潮头 我挺起胸膛


在这片热土成长 注定是倔强

一颗心总是逆风飞翔飞翔

与大江一起奔跑  热血的地方

每个人都把胜利渴望渴望


没时间输给世界

一次次出发   澎湃的力量

不去想成败荣辱时光


没时间输给世界

一次次点亮   生命的光芒

夺冠的路上   梦想照耀远方


仰望那星空   辽阔着胸膛

让理想在望   每一个清晨

那五星红旗   永在心飘扬


大地同爱

作词:陈民宪

作曲:尚青 悠达

演唱:谢   雨


推开窗  桃花带露艳

走出门  白鹭相与还

转一转  油菜花黄  满了我的眼

在这里  静静听蛙声一片


望峰峦  山气日夕佳

瞰河流  蜿蜒白如练

绕一绕  层林尽染  醉了我的心

在这里  看不够诗画江南

山与水相依  柔情缱绻

草与木相伴  翠了容颜

鱼和湖相亲  尽翔浅底

鸟和林相恋  欢唱婉转

天地人祥和  便是丰年

我与万物同在  亘古不变


每一滴水  我都珍惜  如生命源泉

每一片田  我都守护  如身边家园

大地同爱  生生不息  我们不负诺言

大地同爱  只为留住  四季斑斓永远


风平浪静是宁波

作词:陈民宪

作曲:杨剑清

演唱:杨剑清


是谁把江南富庶给了你

是谁把四季分明撒落这里

我问河流  问山川

它告诉我  宁波  宁波  是风水宝地


是谁把大海星辰给了你

是谁把万棹千帆汇聚这里

我问鸥鸟  问海风

它告诉我   宁波  宁波  是惬意之地


可能也有苦辣味

可能也有不如意

浮浮沉沉  不论悲喜

总能找到自由飞翔的秘密

海定波宁  风平浪静

你的名字  城市密码的来历

年年岁岁  共同出力  刷新奇迹

我们一起清晰幸福的定义




作者简介

      李浙闽,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原党委书记,宁波日报社原社长。


大河奔流工作室
文学文化类自媒体。坚持原创,独家授权,全网首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