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坚︱棋王(上)

文摘   2024-12-14 18:30   浙江  


棋 王

(上)



︱应 坚
       小东是五十年前老家街头的一个破落户,我至今不知他的尊姓。
  儿时听祖父说过,小东父亲早年外出学生意多年,回来时带了个外地老婆外加十几台织机,在小县城开了个袜厂,产品直供大上海。不几年发了家,置了店面盖了房子,美中不足子嗣不继,四十岁上才老蚌育珠生了独子小东。
  小东出生时短斤缺两,长得像个小老头一副苦瓜脸,三岁才开口说话,生就木讷寡言,加上娇生惯养懒惰成性,孩子们都不喜欢跟他玩。
  到了八岁,父亲摆了一桌酒菜,延请本地著名塾师开蒙,小东认字倒是快,对四书五经却一概不感兴趣。
  小东父亲有个爱好——下象棋,家里经常棋友盈门捉对博弈。父亲下棋时喜欢把小东抱在膝上,小东倒老实,面对棋盘全神贯注,目不斜视也不搭腔,似老僧入定。
  有一天一位老友来家下棋,棋逢对手正下得酣畅,忽然袜厂来人,说厂里停电工人停工了。小东父亲闻讯赶紧起身让老友喝茶稍等,撇下对手匆匆而去。
  这时小东走了过来,呆坐棋盘前观看。老友见状调侃道:“怎么?小东,你也想下棋吗?要不你替你爹下几招吧?”小东也不言语,起身上了台面。
  此时棋盘上小东父亲正局势吃紧,瘸腿士象单马炮对峙对方单车双士加一双过河兵。小东不假思索,抬起炮上二路巡河。老友见状一乐,哟!今天跷脚走路哑巴说话了?随手应了一招。小东不走寻常路,紧接着又下了第二招马八进七。老友一愣,这招棋看着普通却又似暗藏玄机,没准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接下来双方又走了十几步,老友惊讶地发现,小东招招不按寻常棋理落子,饶是老友久经战阵,却也从没见过这般招数,沉寂的棋盘上愣是被搅起了一潭混水。
  接下来棋越下越怪,小东窝心马、沉底炮、下绊子、挖陷井,懒婆娘烧火——冷不防给人就是一孤拐。下至终盘,小东佯装防守突施冷箭,一个底炮支士将军逼迫对方缩回老帅,又单马卧槽一将,对方瞠目结舌眼睁睁落败。
  等到小东父亲气喘吁吁从袜厂回来,听了老友一番诉说,瞪着眼前这个软如鼻涕脓似酱的臭屁儿子,他根本就不相信。再看小东,耷拉着眉眼宠辱不惊,仍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关于小东无师自通的棋艺,坊间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他得到了高人指点。据说那日一个游方老人飘然来到县城,他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像个叫花子。正值秋后天热,老人饥渴,就在小东家门前街沿就地坐下想讨碗水喝。小东正蹲在门口,随手把自己正在喝的一碗刚挤出来的新鲜羊奶递了过去。老人也不客气,接过碗来一饮而尽,小东见老人咂吧着嘴意犹未尽,起身回屋又续一碗端了出来。老人喝完连说痛快,却也不走,拉着小东问东问西,末了从破褡裢中掏出一卷古书秘授给小东,手捋长髯哈哈一笑道:“小朋友,谢谢你!记住,今后若落魄,可凭此物吃饱饭。”言毕,飘然而去。
  小东接过一看,此书内页残缺破破烂烂,首页竖排刊文,系崇祯五年刊印,由东海朱晋桢辑著,清咸丰三年味根斋校刊。内页题有“桔中秘”三个大字,上角有“金鹏十八变”五字,下角有“江左书林藏板”六字,后附叙文、凡例、全旨、棋谱、残局说、棋论、歌诀等,原来这竟是一卷罕见的古代棋书。
  有人后来曾见过那卷残书,说全书共分为四卷。一、二卷为全局着法,分得先、让先与饶子三类,着重介绍各种著名布局的招法变化,具有快攻速决、激烈相搏的特色。三、四卷则载有二百四十局实用残局,详细剖析各种胜和棋势,对象棋战略、战术棋理进行综合阐述分析。


  据说小东从此对世事更不关心,老师在课堂上之乎者也唾沫纷飞,他却打开棋谱自开小灶,课余饭后啥也不干,就在父亲珍藏的一副金丝楠木象棋盘上左右手互搏。待到几年之后,小东棋艺大涨,父亲早已不是他的对手。
  唉,世事难料,小东命途多舛。建国后评定成分,小东父亲成了资本家,袜厂被公私合营,眼睛一眨变为集体。父母老病,不几年间相继辞世。此时小东已成年,顶着资本家的帽子成了贱民。
  时移世易一晃又过了十几年,小东孓然一身仍打着光棍,他不谙世事更不会持家,坐吃山空很快就家道败落。此时家中还剩两间宽敞店面,作价要卖。那时私人禁止买卖房屋,一般人也没那么多钱,最后由我父亲从中斡旋,1500块卖给了西街居委会。父亲在居委会兼职会计,下面有五金作坊外加裁缝铺、副食店,正好用作扩大再生产。
  1500元在当年可是一笔巨款,可小东公子哥习气有钱就花,整日下馆子吃合菜,不到两三年又将钱折腾光了。不过那游方老人真没说错,小东好歹还有个独门绝技——棋艺。那个年代体育娱乐活动贫乏,百姓业余时间好下个棋,小东混出了名声,经常被人请去下棋,主家好歹管个饭。或临时加盟某厂某机关参加象棋团体赛,获胜后得点补贴,以此苟延残喘。

  我的祖父晚年有两大爱好:钓鱼和下棋。遇上下雨天或酷暑寒冬不便出门,就在家里摆棋过瘾。祖父是我的启蒙老师,经常抓住我下棋,我年幼棋艺不精,每次都是我败北。偏偏我又好胜,输了经常哭鼻子,祖父也不哄我,每次都哈哈大笑,说一句:“阿坚,量器要大一点!”
  祖父早就闻听小东名声,一直想切磋几盘,记得又是一个下雨天,祖父打伞上街巧遇小东,一把拉住请到家里来。那是我头一次见到小东,他一身破衣烂衫,脸色焦黄像个大烟鬼。
  刚一落座,小东就主动提出让一个车,但要先行。祖父以为自己听错了,待到对方拿掉一个右路车放在了棋盘边,不由面露愠怒。仗还没打,对方先自缚一臂,我在旁观战内心也愤愤不平。
  棋局开始了。小东全不按当头炮、把马跳、上士飞象拱卒出车的传统套路,上来就退一路架炮,双炮齐出后才飞马出车。才下了十来招祖父就损失了一匹马,一个漏神又丢了一门炮,祖父气急败坏溃不成军,不到十分钟就败下阵来。
  祖父不服要求再战,小东大度地笑了一声,将棋重新摆好,照例又先拿掉一个车,这回拿掉的是左路车。这盘棋祖父大大增加了思考时间,像个老狐狸看三步走一步。小东心思似乎不全在棋盘上,偶尔瞄一眼,仍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战至中盘,祖父又露败相,最终仍是铩羽而归。
  此时父亲下班回了家,见父亲落败,遂替父报仇上阵叫板。小东见状,提出不再让车,而是让两个马再战。
  按父亲当年棋力,比起乃父明显胜出一筹,他见小东如此轻视自己,也不肯示弱倒了架子,索性提出添点彩头,说白了就是赌棋,两毛钱一局。小东见状连忙摆手说自己没有带钱,父亲大度,说你赢了就拿钱,你输了就算我的。
  父亲踌躇满志,小东胸有成竹,让棋者执红先行。小东出棋快,驱使左右两个车长驱直入杀进黑棋阵营,左冲右突数番混战。结束时一算,除了中间有两盘和棋之外,父亲一盘未胜总共输了五盘,二五一十就是整整一块钱。
  父亲根本不知道,其实这让马局乃是象棋研究中的专项课题。小东手里那本四百年前问世的《桔中秘》古谱中,早就有让单马与让双马等布局研究。让双马,大体上相当于围棋中的让九子,但象棋系以出动子力为主,红方让双马之后,可以左右快速出车,车出得快,攻杀犀利,常常让不熟悉棋路的对方猝不及防,瞬间溃不成军。
   在当年一块钱可不是小数,父亲愿赌服输,掏出一元大钞礼送小东出门,从此逢人便夸小东棋艺。可巧当年县里首次举办了全县象棋个人赛,小东出马参赛,以全胜战绩夺得冠军。这下六区32镇乡都知道了小东的名字,破落户一下子成了全县名人。


  新上任的县人武部刘政委酷爱下棋,得知小东名头,盛情邀请去家里下棋。小东这些年运交华盖也懂了些人情世故,虽不会趋炎附势,却学会了做低服软,双方战至中盘,小东卖了个破绽,最后下成了和棋,刘政委大喜。
  政委是南下老八路,为人豪爽肯帮人忙,他操着浓重的山东腔对小东说:“小东啊!你削削(说说),你家里有信么(什么)困难末有啊?”小东嗫嚅着说自己还没有工作,政委一拍大腿说我给你解决。第二天上班一个电话叫来了县体委主任老林,刚好县里酝酿成立棋牌协会,活跃群众性体育活动,不久就觅了人民剧院旁一间附属空房,择日挂了牌子。棋牌室每日热闹不断需要一个支应,从此小东得其所哉,每天在棋牌室上班,也就是列表计分,摆棋收牌,烧水倒茶,打扫庭除。一份临时工,每月有十五元的薪水,好歹不至于挨饿。有时候下指导棋,还能得点口腹实惠。
  转过一年,全国象棋个人赛在温州举行,一时间各路象棋高手天南海北纷纷赶来参赛。特级大师柳大华路过本地时,不知怎么走漏了消息,被县体委在必经之路上设下卡点强行截胡,接回县招待所好酒好菜款待了一日。柳大华盛情难却,也是为指导地方群众性体育活动,遂慷慨答应在县城进行一场盲棋车轮战象棋表演。
  柳大华最擅长的是下盲棋。当年红遍全国的四大象棋高手中,胡荣华、徐天红、李来群都会下盲棋,但柳大华却被称为四大盲棋之首。据说他蒙眼下棋以一当十势不可挡,最高纪录是1对19。
  比赛在县电影院前的灯光球场举行,那天晚上小县城万人空巷人人争睹,我和父亲吃完晚饭也早早来到了球场。只见外围沿着半个篮球场的边线用麻绳拦起了半人高的拦阻圈,将上千名观众隔离在场外。场内10盘象棋配上桌椅,在篮球架下排成了一字型,对面临时设了主席台,供嘉宾、领导和工作人员就座。
  县体委临时组织了全县最优秀的10名业余棋手参赛,当晚柳大华将以一当十。为了让现场群众也身历其境过一把看棋瘾,主办方特地在10名棋手中选择了一盘棋进行现场展示。篮球架上挂起了两米见方的木制大棋盘,棋盘的每个交叉点都钉上了寸长的钉子,场上每下一步,都有工作人员撑一支顶上带弯钩的长竹竿,将同样带有弯钩的拳头大木制棋子勾住,随着口令一一挂在棋盘相应位置上。


  夜色降临灯光开启,全场一阵骚动,柳大华在前呼后拥中来到了现场在主席台就座,他中等偏高个,面相威猛有股杀气。老林担任裁判长,他手持话筒满面春风,先代表全县人民热烈欢迎柳大师传经送宝,在宣布完比赛规则之后,老林声音洪亮大声宣布:现在,比赛正式开始——
  话音刚落,10名棋手立即出手行棋,场上声起鹊落,落子声此起彼伏。大棋盘上也挂出了本土棋手的第一招,在第8台,起手招法是——兵七进一。
  柳大华起身背对棋盘,镇定自若,全凭记忆力一一应对。他细心聆听着裁判按台号顺序报出的各个棋手的招法,沉吟片刻便举起话筒,朗声报出应对招数,看得出他信心十足。场上裁判员听到应对口令之后,现场巡回走动代柳大华一一行棋,一时场上硝烟四起,对弈双方的落子节奏都很快,全场噼里啪啦声一片,真是落子与口令齐飞,灯光与秋光一色。
  现场观众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高挂起的大盘上,从对局上看,红黑双方你来我往势均力敌,一时看不出谁占上风。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到半小时,10名本土棋手大多风声鹤唳局势不妙,有性急的莽夫干脆败下阵来。堪堪过了一小时,大部分选手已经缴械投降,剩下两个也在苦苦支撑,此时场外观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西北角上的第8台,正是挂在大盘上的那一局。
  我当年还是个少年,个子矮挤在人堆里被大人挡住视线,看得到棋盘却看不见对局者。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闪空,在人缝里终于瞧见了他,我一个激灵不由哎呀一声——
  原来他不是别人,正是小东。
  那天小东的神色与我平时街头所见完全不同,往日那副吊儿郎当混不吝的习气荡然无存,脸上从未有过的冷峻。他不是坐着,而是蹲在座椅上,全身前倾,眼神暴射精光,仿佛是一个参加决斗的赌徒,毕其功于一役,身家性命全部押在了这一局棋上。
  此时棋盘上余子不多,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残局,小东居然和特级大师势均力敌难解难分。光看棋盘上子力的配置,小东甚至略占上风。
  再看柳大华,他仍然背对棋盘,却不再像开局时那样潇洒自如信心百倍。他的神色渐渐开始凝重,口令也明显慢了下来。他凝神贯注,甚至偏头思考,寻找最佳的应对。显然,这位对手的水平出乎了他的意料。
  盲棋大师在车轮战时,因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会下意识地预测对手的出招,而且往往惊人的准确。一般业余棋手慑于特级大师的名头,常常未战先怯,在柳大华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就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更无力反向思维,想出反戈一击的招数。他们大多会被迫按照高手的棋路行棋,就像一只被一条巨蟒封住去路的蛤蟆,退无可退进则送死,但环顾四周却又无路可去,只好乖乖地往巨蟒早就张开的血盆大嘴里送。
  然而今天这位大棋盘上的对手却来者不善。他不仅棋理娴熟应对无误,还经常反客为主反守为攻,甚至声东击西暗设陷阱,出棋招法经常越出特级大师的预判。
  柳大华知道,这次,他遇上了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未完待续)

图片取自网络

图文无涉,仅为示意


作者简介

  应坚,1961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1994年起供职于原鄞州电视台。现已退休。


大河奔流工作室
文学文化类自媒体。坚持原创,独家授权,全网首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