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张晓红︱回家的礼物
文摘
2025-01-13 18:30
浙江
回家的礼物
文:
张晓红
山子是从北方的小山村,来到北仑城区的工厂打工。
第一次过年回老家时,给爹娘带去了两大泡沫箱的海鲜。
山子素常也是一个钢子儿掰成两半花。他喜欢上了北仑,他要攒钱,他要在北仑成家娶媳妇。他还想着要把爹娘接过来,在这城里享福。但是,要回家过年了,给爹娘的礼物却是不能孬的,既要让爹娘尝尝鲜,也要让村里的乡亲们见识见识从海边城里带来的稀罕物。
他乘车转车总算把两箱宝贝带回到那个山旮沓里的家。
爹!娘!您儿在外边就吃这东西!还活的哩!那个纺线梭子样的大蟹,还会吐气泡泡哩!
惊得爹娘美滋滋:咱儿个高啦!模样也中看啦!这些敢情是那海里的好货……
只是,儿只能在家待四五天,又要回去加班,挣那双份子钱。屁股还没坐定,他就被小哥儿们拉去喝喜酒,接新娘去了。
常在村里做厨工的爹对娘说:山子恁般辛苦!咱没吃过鱼儿鲜,难道还没见过那鱼儿在水里游?!咱把那一疙瘩都整出来,让山子回来现成吃。
把那高粱秸秆狠劲往灶洞里塞,大锅水沸了热气腾腾,先把那几只大呛蟹一股脑儿放下去烧。咦!咋就不烂不软呢?手指头往汤水里蘸一下舔一下,倒是又鲜又咸,中!是好货!下回放锅里的硬壳货,得先把那壳都去掉,再烧。
一大包的蚶子,就用榔头敲,娘做帮手,爹用榔头狠劲敲,总算把那红鲜鲜的肉都整出来,真费劲。
另一泡沫箱的大黄鱼、鲳鱼,有经验了,先剖肚洗净,在大锅里焯熟了,剔骨净刺,和那剥壳出来的对虾肉、敲出来的红红的蚶子肉,剁在一起,狠劲剁。明儿烧年夜饭时,就在大锅里搅成鲜糊糊喝,多烧几锅,到村子里去分分。咱山子有出息了,也让大伙都尝尝鲜。
待晚上山子从小哥们家回来,傻了眼:所有的海鲜,除了那几只原先也是横爬吹气泡的毛蟹,还呆瞪瞪地趴着,其余都被爹娘剁成了几大盆的糊糊疙瘩,生的熟的搅在一起。
山子不怪爹娘,只怪自己匆匆出去,没和爹娘说清楚。这下也好,就拿些小麦粉搅拌在糊糊里,学工厂里饭师傅王阿姨的样,搓成一个个小丸子,和粉条笋干豆腐香菜小葱一起,烧了两大锅的丸子汤,多放辣椒。大嫂的娘家和村里的老少爷们都送去喝。原本山里人吃年夜饭,除了每人一碗肥肉饺子,就喝用猪血豆腐、少许猪下水和着黄色的玉米粉搅的糊糊,又热又辣又鲜香,叫金糊糊。
爹娘和村里人都夸山子做的丸子汤和金糊糊一样好喝一样鲜。山子有点伤心:大老远背来的海货,咋就成了金糊糊一样的味道?
第二年回家过年,又是大哥要娶媳妇了,山子改为给爹娘买衣服。爹娘一辈子穿的都是自织土布衣,刚穿上,颜色还中,是靛蓝色,后来掉成了灰蓝色,最后变成看不出啥颜色。山子见北仑这边比爹娘年纪还大的老人们,都穿得花红花绿的,好看又精神,就让王阿姨陪他去买。先给爹挑了件蓝灰色的厚实轻软的羽绒衣,捧在手里,温温暖暖的。给娘挑衣服就费心思了。王阿姨看中一件紫红色缀小花的棉袄,山子嫌太红太艳了,恐娘羞于穿在人前。最后,王阿姨总算挑中了一件宝蓝色绸缎面料的中式棉袄,定要山子买下,说是这件最显老成,暗色调的。山子抖开一看,喜得直乐!原有一只金丝线缀粉红色线绣出来的大凤凰从下而上飞在胸前。凤凰是吉祥物,娘见着定喜欢。
爹高高兴兴地换上了新衣。当他在娘面前把那棉袄抖开来时,娘的眼睛放光,直瞪瞪地“啊”地叫了一声。山子催着娘:穿上!穿上!娘不言声地出去,去洗手了。进来,想用手小心翼翼地摸那凤凰,终又没摸,只是捧起衣服来看一会儿。无论山子怎么劝,就是不肯把那棉袄试穿一下,仿佛那衣服一上身就要弄脏。看着看着,眼泪反倒流下来了,又赶紧把衣服收好,跑到外面去擦脸。
大嫂新娘子回门那天,娘把新棉袄给了大嫂,要她穿上去娘家。娘对山子说:你大嫂家厚道,彩礼钱要的不多,再给她件新衣服也是应该的。
山子就又拿出了一千元钱,原是要贴补给大哥的,就先给娘了吧。他要娘赶紧去县城,自己喜欢的去挑一件棉袄来。
待他下一次又回家时,娘塞给他一叠钱,说是给他在城里买房子娶媳妇时用。山子一看,仍然是他头年给娘买棉袄的那十张连着号的崭新的一千元,心里好一阵难过。
又是一年可回家了,大哥已有了个男娃。山旮沓里也有了小超市,衣服日用品的也都有,就让爹娘随自己心意去买些吧。
踏上了回家的路,山子把一包沉沉的、重重的东西,宝贝似的搂在胸前,有时又拎着。这一次,山子吃足了苦头,家乡一带山区下了一场大雪,火车只能在离县城不到的两站处停了下来。山子负着行李,搂着胸前宝贝,抄近路步行二十多公里到了县城,再在县城换乘乡下的农用三轮车到了山外边。最后一段进村的山路,又滑又陡,山子几乎是手脚并用,连滚带爬地进了家门。
当他把胸前搂着的那一袋铮亮的一元头硬币,有一千三四百元,放在爹娘的面前时,爹娘看着他冻成紫色的脸庞,两只手上,手掌手背的血口子,都流泪了。
山子是个有心的孝顺孩子呀!他觉得,整张百元大钞给爹娘用,他们舍不得兑开,就都存起来,又还给他。如给他们一元头的硬币,每天花个几元,就不会心疼了,要去存也不方便。于是,他就把硬币背回家来了。硬币都是托王阿姨去买菜时换来的,称过,有十公斤左右重。
今年,山子又在准备过年回家的礼物了。我问他是什么礼物?他说今年带去的礼物,爹娘见到了,肯定会特别高兴。但是他不告诉我,要我猜。朋友们:你们猜得到吗?
配图由AI生成
作者简介
本名张小红,女,宁波市北仑区人。浙江省作协会员。爱好写作几十年,曾有五、六百万字的作品发表在各级期刊和报刊上。
大河奔流工作室
文学文化类自媒体。坚持原创,独家授权,全网首发。
最新文章
水乡人家︱在老挝过大年
李浙闽︱秋雨之学:我心目中的余秋雨先生
非雨︱你那里下雪了吗?
韩培生、吴百星︱送给千家万户鲜美日子(诗配画•第八辑)
韩长茂︱远去的今宵
甬上话︱重上洞头岛(下篇)
陈以明︱崇德世泽长:陈杏村祖孙的传奇人生
何良京︱心头最好小海鲜
刘开文、杨学锋︱宁海是解放战争时期浙东武装斗争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中心
甬上话︱重上洞头岛(中篇)
吴宁亚︱三角里头:历史与地理交汇处
黄道元︱丽 芬
甬上话︱重上洞头岛(上篇)
王剑波︱大河奔流又一年:2024年本公号发稿综述
心中的清溪水:“领读人”阅读社读书札记一组
陈早挺︱当密码失去有效期(诗四首)
吴铁佶︱《四时桃源》:这一路上的风景,便也是这一世的风景了
麻季远︱向声而行
张晓红︱回家的礼物
蔡能平︱杀年猪
应坚︱棋王(下)
李洋江︱当年我会放电影
王继如︱冻面
廖奠坤︱父亲与酒
吴宁亚︱白水南北两条巷
陈鸣达︱一个没有文化的文明人:追忆父亲二三事
章才根︱又见到了祖母和父亲
陈建苗︱家乡的冬天
李浙闽︱老骥跃枥的生命密码:陈民宪歌词集《此心歌处》读后记
王剑波︱心中的歌声永不落
龚烈沸︱不寻桂子寻先生
韩培生、吴百星︱寻找光芒自身的形象(诗配画•第七辑)
鲍志强︱郭家堰
吴宁亚︱远逝了,去梅园食堂哥俩的背影
甬上话︱见识罗纹砚
孙翰钦︱孤独的守望者
叶亦波︱歌声伴我新疆行:从喀什到乌鲁木齐
吴宁亚︱10号门进去从带河巷出来
黄道元︱会哭的鸟儿
陈鸣达︱药都酒城亳州行
应坚︱棋王(上)
甬上话︱话说指挥尺
吴宁亚︱我家后门是云石街
龚烈沸︱置书杂记(又四则)
何良京︱鮟鱇鱼:外貌丑陋长相凶恶的极品级海鲜
王才平︱怀念日本友人三浦先生
李信裕︱俞寅一其人其画
吴宁亚︱十年寒窗祠堂梦
王剑波︱爱在天地间
李浙闽︱对琼瑶离世的思考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