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回家的礼物

文摘   2025-01-13 18:30   浙江  


回家的礼物



文:张晓红


      山子是从北方的小山村,来到北仑城区的工厂打工。

  第一次过年回老家时,给爹娘带去了两大泡沫箱的海鲜。
  山子素常也是一个钢子儿掰成两半花。他喜欢上了北仑,他要攒钱,他要在北仑成家娶媳妇。他还想着要把爹娘接过来,在这城里享福。但是,要回家过年了,给爹娘的礼物却是不能孬的,既要让爹娘尝尝鲜,也要让村里的乡亲们见识见识从海边城里带来的稀罕物。
  他乘车转车总算把两箱宝贝带回到那个山旮沓里的家。


  爹!娘!您儿在外边就吃这东西!还活的哩!那个纺线梭子样的大蟹,还会吐气泡泡哩!
  惊得爹娘美滋滋:咱儿个高啦!模样也中看啦!这些敢情是那海里的好货……
  只是,儿只能在家待四五天,又要回去加班,挣那双份子钱。屁股还没坐定,他就被小哥儿们拉去喝喜酒,接新娘去了。
  常在村里做厨工的爹对娘说:山子恁般辛苦!咱没吃过鱼儿鲜,难道还没见过那鱼儿在水里游?!咱把那一疙瘩都整出来,让山子回来现成吃。
  把那高粱秸秆狠劲往灶洞里塞,大锅水沸了热气腾腾,先把那几只大呛蟹一股脑儿放下去烧。咦!咋就不烂不软呢?手指头往汤水里蘸一下舔一下,倒是又鲜又咸,中!是好货!下回放锅里的硬壳货,得先把那壳都去掉,再烧。
  一大包的蚶子,就用榔头敲,娘做帮手,爹用榔头狠劲敲,总算把那红鲜鲜的肉都整出来,真费劲。
  另一泡沫箱的大黄鱼、鲳鱼,有经验了,先剖肚洗净,在大锅里焯熟了,剔骨净刺,和那剥壳出来的对虾肉、敲出来的红红的蚶子肉,剁在一起,狠劲剁。明儿烧年夜饭时,就在大锅里搅成鲜糊糊喝,多烧几锅,到村子里去分分。咱山子有出息了,也让大伙都尝尝鲜。
  待晚上山子从小哥们家回来,傻了眼:所有的海鲜,除了那几只原先也是横爬吹气泡的毛蟹,还呆瞪瞪地趴着,其余都被爹娘剁成了几大盆的糊糊疙瘩,生的熟的搅在一起。
  山子不怪爹娘,只怪自己匆匆出去,没和爹娘说清楚。这下也好,就拿些小麦粉搅拌在糊糊里,学工厂里饭师傅王阿姨的样,搓成一个个小丸子,和粉条笋干豆腐香菜小葱一起,烧了两大锅的丸子汤,多放辣椒。大嫂的娘家和村里的老少爷们都送去喝。原本山里人吃年夜饭,除了每人一碗肥肉饺子,就喝用猪血豆腐、少许猪下水和着黄色的玉米粉搅的糊糊,又热又辣又鲜香,叫金糊糊。 
  爹娘和村里人都夸山子做的丸子汤和金糊糊一样好喝一样鲜。山子有点伤心:大老远背来的海货,咋就成了金糊糊一样的味道?



  第二年回家过年,又是大哥要娶媳妇了,山子改为给爹娘买衣服。爹娘一辈子穿的都是自织土布衣,刚穿上,颜色还中,是靛蓝色,后来掉成了灰蓝色,最后变成看不出啥颜色。山子见北仑这边比爹娘年纪还大的老人们,都穿得花红花绿的,好看又精神,就让王阿姨陪他去买。先给爹挑了件蓝灰色的厚实轻软的羽绒衣,捧在手里,温温暖暖的。给娘挑衣服就费心思了。王阿姨看中一件紫红色缀小花的棉袄,山子嫌太红太艳了,恐娘羞于穿在人前。最后,王阿姨总算挑中了一件宝蓝色绸缎面料的中式棉袄,定要山子买下,说是这件最显老成,暗色调的。山子抖开一看,喜得直乐!原有一只金丝线缀粉红色线绣出来的大凤凰从下而上飞在胸前。凤凰是吉祥物,娘见着定喜欢。
  爹高高兴兴地换上了新衣。当他在娘面前把那棉袄抖开来时,娘的眼睛放光,直瞪瞪地“啊”地叫了一声。山子催着娘:穿上!穿上!娘不言声地出去,去洗手了。进来,想用手小心翼翼地摸那凤凰,终又没摸,只是捧起衣服来看一会儿。无论山子怎么劝,就是不肯把那棉袄试穿一下,仿佛那衣服一上身就要弄脏。看着看着,眼泪反倒流下来了,又赶紧把衣服收好,跑到外面去擦脸。

  大嫂新娘子回门那天,娘把新棉袄给了大嫂,要她穿上去娘家。娘对山子说:你大嫂家厚道,彩礼钱要的不多,再给她件新衣服也是应该的。
  山子就又拿出了一千元钱,原是要贴补给大哥的,就先给娘了吧。他要娘赶紧去县城,自己喜欢的去挑一件棉袄来。
  待他下一次又回家时,娘塞给他一叠钱,说是给他在城里买房子娶媳妇时用。山子一看,仍然是他头年给娘买棉袄的那十张连着号的崭新的一千元,心里好一阵难过。
  又是一年可回家了,大哥已有了个男娃。山旮沓里也有了小超市,衣服日用品的也都有,就让爹娘随自己心意去买些吧。
  踏上了回家的路,山子把一包沉沉的、重重的东西,宝贝似的搂在胸前,有时又拎着。这一次,山子吃足了苦头,家乡一带山区下了一场大雪,火车只能在离县城不到的两站处停了下来。山子负着行李,搂着胸前宝贝,抄近路步行二十多公里到了县城,再在县城换乘乡下的农用三轮车到了山外边。最后一段进村的山路,又滑又陡,山子几乎是手脚并用,连滚带爬地进了家门。
  当他把胸前搂着的那一袋铮亮的一元头硬币,有一千三四百元,放在爹娘的面前时,爹娘看着他冻成紫色的脸庞,两只手上,手掌手背的血口子,都流泪了。


  山子是个有心的孝顺孩子呀!他觉得,整张百元大钞给爹娘用,他们舍不得兑开,就都存起来,又还给他。如给他们一元头的硬币,每天花个几元,就不会心疼了,要去存也不方便。于是,他就把硬币背回家来了。硬币都是托王阿姨去买菜时换来的,称过,有十公斤左右重。
  今年,山子又在准备过年回家的礼物了。我问他是什么礼物?他说今年带去的礼物,爹娘见到了,肯定会特别高兴。但是他不告诉我,要我猜。朋友们:你们猜得到吗?

   

配图由AI生成


作者简介

      本名张小红,女,宁波市北仑区人。浙江省作协会员。爱好写作几十年,曾有五、六百万字的作品发表在各级期刊和报刊上。

大河奔流工作室
文学文化类自媒体。坚持原创,独家授权,全网首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