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我的语文老师说:“多读书,总是有好处的。”事实,也是这个样子。
1980年秋的一天,在农村,一个三间毛坯房前,有五棵黄楝树,一副破碾盘。我们几个穿着蓝色迪卡袿子的娃儿,爬在石碾上,瞅着一本叫作《一千零一例》的算术书,津津有味地看。书的主人叫王小平,他爹是镇上的兽医,姐姐是老师,家里比我家要宽裕得多。
听说,书是在镇上书店买的,我很羡慕。
我在11岁之前,住在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太平店镇王堤村,村子偏僻,压根儿没有上过街。家里东西都是自制的,奶奶纺线,妈种地爹打油,没必要上街。没有黄挂包,没有黄跑鞋,更没有闲钱来买书。说实在的,这书让我很馋。三年后,我在镇上参加小学毕业集中考试。那天中午,我还偷偷打听到镇上卖书的地方,听说叫新华书店。看着女店员昂着头,把票据和钱一夹,穿过铁丝一滑,便到书柜中央,我不知道这是啥玩意。我当时只有三毛钱,买不起书。
在这村民们拉绳打桩“分田地”的日子,我的灵魂,已不可救药地迷上了《一千零一例》。一放学,我跟着小平屁股后边,跑进他家。嘴甜甜的,只为他把书拿出来,让我看一眼。他倒也大方,可就是不能借走。在这本书上,我懂得了100﹢1、99﹢2…56﹢45,再101乘50,加减乘除的简便综合运算,而不是1﹢2﹢3…﹢100,叠加的笨办法。
没书的时候,我就听广播。我家的后山上,驻守着一支部队,经常按时广播,有起床号、休息号、熄灯号,有新闻联播,也有评书、电影转播。当那美妙的声音飘荡在绿油油的田野上,就像刮着一阵和煦的风,是那么温暖和深情。广播也是“书”,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人生》里的高加林。
课堂上,老师总是乐滋滋地看着我写作业,别人答不上来的问题,他就让我来答。下课了,一群娃儿们,到秧田里找蝌蚪,我却能背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
一个秋天,秋叶在大地上翻卷,像翻开的一页页书。兽医老伯帮我领到了镇重点初中的录取通知书。老师说:“你是七八年恢复高考以来,王堤村小学考得最好的,全镇八万人,你考了前十名。”清人张潮在《幽影梦》中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用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而我记起的一本好书,就是《一千零一例》。
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长大后,我到城里工作,不管多忙,都要去新华书店走走,读读书。有一次去北京,见到了与书店一样拥有智慧的新华门。我感慨,“新华”,是一本安天下的书。
来源:《阅读时代》2024年第11期
作者:刈谷
编辑: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