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自西向东穿过八百里洞庭,浩浩荡荡进入洪湖地域,陡然转头奔向西北,而后,又转向东北,再奔东南……兜来转去,在武汉市西南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口袋。这个大口袋,造就了长江进入武汉的第一个泛水沼泽季节性湿地,人称武湖湿地。
武汉某处湿地生态景观,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繁华地带去往口袋湿地,要经过一大片江汉平原,土地肥得真是插根棍儿就发芽。明媚的四月天,春麦已经抽穗,仍绿得冒油,麦稞极密,挤成一片片厚实的绿绒毯,一般的风都无法在广阔麦田里鼓起麦浪。
这是实实在在的密植,皆因江汉平原的地力太肥了。人生天地间,唯土地最为重要。大地是地球的精华,有地才能养人。因此,人类居住的星球叫作“地球”。
穿过阔野的,是一条笔直的柏油路,路两旁矗立着整齐而密集的杉树。实在想不到,这里连大树都密植。树干笔直地插入云空,多是粗如一抱,细的也有两掐,从底部到树梢,长满长长的枝条,大枝条上又有无数细密的枝叶,植物学家为其命名“落羽杉”。非常贴切的名字,确是一身“羽毛”。落羽杉护卫着柏油大道,使其变成一条长长的胡同。出了大树的胡同,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才到达长江口袋湿地的原野。眼前一派野趣,水面开阔,草色青青。踏进湿地,野棘勾衣,清飙远扬,脚下、路边,随处都是繁盛的野花。
大片的江苇密集而精壮,粗一些的竟像高粱秆,苇叶宽大,是端午节包粽子的好材料。芦苇丛中藏着许多北方叫“呱呱叽”的鸟,如交响一般鸣唱着,与远处的蛙声相呼应。受到惊扰,它们像箭一样,从苇丛中射出,在空中画个半圆,又迅疾地钻进苇丛……
天地有大美,自然而然,便成奇绝。是长江洄流湾,形成这典型的泛水沼泽季节性湿地,生境独特,不可复制。江河交汇、湖泊相连的滩涂,为长江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温床。湿地,也是武汉重要的生态屏障。正所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就是大美大善。
武汉长江湿地一角,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脚下沾满黑泥,无法往湿地纵深跋涉,只能浮光掠影地一饱眼福。若要感受这个长江口袋的历史文化血脉,还需乘船到江面上去。古老而又生命力强健的长江,在此纠结并最终穿境而过,可想而知,这里是历史绕不过去的节点。来到这里,一定要重温精彩的历史故事。
船行若风,开波鼓浪,两岸或叠嶂层峦,或草木葱茏。迎着夕照,陡岸苍茫的纱帽山,远看确是状若纱帽。此山因大禹的后人禹青“飞帽堵水”而得名,后来,却成为赤壁之战的主战场。据《汉阳府志》记载:“旧传周瑜遣黄盖领百人诈降曹操,因其不备而掩之。”因此,纱帽山又称“百人山”。
设法山则山体众多,林木葱茏,诸多山体之间河网密布,山环水绕,与壁立于长江北岸的大小军山,形成天然的三角之势,为兵家要地。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屯兵于此,并从当地农夫的话中得到启发:“凡事要设法,天不设法,地不设法,只有人设法,才能对得起天和地。”
设法山名副其实,赤壁之战中最重要的三条计策,均出自此处:周瑜利用蒋干过江当说客,设“反间计”,杀了曹操的水军将领蔡瑁、张允;诸葛亮与庞统在此筹划了“连环计”,让曹操连锁战船,后来黄盖才得以火攻得手;诸葛亮在此成就了“草船借箭”的奇功,一夜之间,送给了周瑜十万狼牙。
如今,在大小军山与设法山环抱的三国古战场上,还留有诸葛亮借东风的“祭风台”,助黄盖成就大功的“擂鼓墩”……我们的船,也在三国的历史故事中流连忘返,仿佛赤壁之战的烽烟,还余绪袅袅,低回不已。
直到天色将晚,才弃舟登车。在回住地的路上,又见一奇观,当然是城里人的少见多怪。一个举眼望不到边的大樱桃园,上空罩了一张巨无霸的铁网,而樱桃园的四周却没有铁网护卫。猎奇心重的同行者,要求下车一观究竟。下车即有清香漫溢,沁人肺腑,不觉深吸几口气。樱桃园属于旁边的郧阳村所有,村边的大道旁,排列着高大的樟树,沁人肺腑的异香,就是此树发散出来的。好客的村里人引领游客步入樱桃园,还说,可以随意品尝。每棵树的枝条上,都挂满了果实,已经成熟的樱桃确实很甜,而且,带有一股鲜嫩的香气。
村里人告诉我,园子上空的铁网是防鸟的。这里距湿地太近,鸟儿太多,如果没有网子,园子便会颗粒无收,连掉在地上的果子都能被鸟儿们吃光。我问,四周没有网子,鸟儿会不会从边上钻进来呢?他说不会,鸟儿都是从空中来,不会从下边钻,即使有个别的从旁边飞进来,受到惊扰一逃跑,便会撞网而亡。
人不害鸟,但鸟抢人食,就不得不防。令人更为惊奇的是,郧阳村的樱桃园以及长江口袋湿地、三国古战场等,均属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人们一般都把经济技术开发区想象成是现代化的科技城、高精尖的密集产业群。殊不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有现代化的产业,还有平原、田野、村庄、湿地以及江河湖泊等,面积将近500平方公里。将现代科技与当地的历史文化、长江地域文化极其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总会形成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吧。
难怪有人总结为上苍垂青、地利天然、历史悠久。文化是精神的血脉,是经济发展深层而持久的动力。开发区不仅地域广阔,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长江的这个巨大口袋,装着不少故事,如今,已经成为开发区取之不竭的发展源泉。
来源:《辽沈晚报》、《阅读时代》2024年第11期
作者:蒋子龙
编辑: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