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的风,吹来了什么

文化   2024-12-17 10:00   湖北  
点击蓝字









关注



新疆是个好地方,拥有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辽阔土地,“三山加两盆”的地形孕育出高山峡谷、草原森林、戈壁大漠等绚丽壮美的自然景观,更有联通东西而塑造出的厚重多元的历史人文。


关于新疆的游记散文集,我读过几本,基本上都是走马观花,未能真正在阅读中感受到爱与美好。当读到王秋珍的《阿克苏的风吹来》一书时,我突然如沐春风,似乎一下子走进了人生的旷野,自由漫开,缓缓生长。


《阿克苏的风吹来》分为《一山一景有天香》《美食十二配郎酒》《万里声名进学校》《簌簌衣巾落枣花》四辑。全书涵盖了作者作为一名援疆教师,在援疆前后以及在教学、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爱、所感……其丰富的情感,无穷的想象,皆从阿克苏的风中尽情驰骋而来。


在《一山一景有天香》中,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新疆之美。而作者笔下的景,和我能想象到的不太一样。她笔下的草原:草原像刚出笼的大蛋糕,有抹茶绿,有柠檬黄,有石榴红,每一种颜色都令人神往;草原是一个倒扣在地面的天空。她笔下的湖: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片湖,时时阅读,时时濯洗尘埃,活出白云的白以及湖一样的盈盈眉眼。


作者的比喻生动而有趣。在她笔下:帕米尔是世界的肚脐,喀拉库勒湖是世界肚脐上的露珠;昆仑山下的白沙湖,是昆仑山的碧玉;帕克勒克草原的雪,有了第二种表情,那就是甜;阿瓦提的棉花经过太阳深情爱抚,与众不同;天山托木尔大峡谷,能满足人的所有想象,能让人穿越到亿万年前,能让人在同一个地方欣赏一年四季,能让人在石壁的每道褶皱里看到传奇……


新疆有“六绝”:伊犁的城绝,吐鲁番的山绝,喀纳斯的水绝,魔鬼城的风绝,帕米尔的天绝,温宿的树绝。而作者笔下的这第六绝,神木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满目都是苍劲的古树,在这里,独木成林不是神话,直冲云霄不是夸张。一棵山柳,占地多达三亩,一棵杨树,高达近百米。至于形状,更是千奇百怪,千年以上树龄的比比皆是,老而不死,生生不息。


可以说,新疆的一山一景,在作者动情的文字里,是鲜活的、饱满的。我能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天空蓝和大漠黄,能感受到阿凡提刀郎部落的狼图腾,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能感受到睡胡杨正在慢慢苏醒……



如果第一辑是“眼福”,那第二辑《美食十二配郎酒》,就是“口福”无疑。


烤羊肉串、烤全羊、烤包子、烤鱼、烤鸽子……数之不尽的新疆美食。作者写道:新疆烤食,烤的过程讲究一个缓,吃时却讲究一种气势,而吃完后,回味是自然的,就像她听闻当地人说的那样——吃完烤鸽子,不嘬手指,就不是标准的老饕。


最能代表新疆美食的,作者觉得“非馕莫属”。正如她写的那样:和新疆的土地、百姓一样粗狂大气的喀克齐馕、托卡西馕、卡克恰馕……又大又圆,能同时挡住四五张脸。当然也少不了大盘鸡,配料丰富的大盘鸡,能让人食欲顿长——大红的辣椒一截截,翠绿的芹菜一段段,硬邦邦的青椒一块块,月色白的洋葱一圈圈,软软的大白菜温和地应和着,土豆和胡萝卜更是见位置就占。缝隙里,都是花椒、桂皮、八角等作料。整个造型可谓灿烂而热烈,狂野而奔放……  


新疆的肉好,水果也不甘落后。阿克苏的苹果又怎么少得了呢?作者是这样形容吃到刚摘下的阿克苏苹果的——嘎吱咬一口,果皮仿佛隐匿了,果肉似乎学过唢呐,奏出脆亮的乐曲,美妙的谱子带着甜蜜的曲子,在唇齿间化开、奔涌,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呐喊:好吃!


如果前面写的都是美景、美食,那么从第三辑开始,作者写的就全是“美人”了。在《万里声名进学校》与《簌簌衣斤落枣花》中,作者遇到了很多人,也遇到了自己的成长。


有为了见到爸爸,用弹弓打灯的艾克达·麦麦提;有穿上艾德莱斯,实行变美计划的拜尔娜古丽吐·尼亚孜;有想成为一名解放军特种兵的阿尔曼·阿卜力孜;有想当一名空姐的热娜古丽·达吾提……一个个长得好看,五官立体,眼睛又圆又深的可爱孩子,在与作者的语言碰撞中,梦想交融中,生出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在戈壁滩上看羊吃草,坐在石头上看云的“寒风中的少年”。一个作文只能考8分的落后生,在作者的帮助下,能在期末考试得到40分。当作者询问男孩想要什么奖励时,男孩却闪烁着大眼睛说:老师什么时候能到我家里去看羊?


寒风中胆怯的少年,终于把自己站成了一株真正的红柳。


为了能最大限度帮助孩子,作者首次尝试诗歌教学、故事教学,就连批改作业也是以诗歌的形式写出来:愿同学,不仅有苹果树、小白兔和糖果,更有星空和梦想,诗歌和远方。


在有些人看来,作者似乎挺折腾,但她自己却看成是赚了一把光阴,继而心里越来越亮堂。


在第三辑的《万里之外有来信》一文中,作者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她让两地的孩子互相通信,每位同学都能收到一封来自万里之外,写着自己名字的信。孩子们都说,这是第一次收到信,十分珍贵,一定要好好保存。


一封信,把万里变成咫尺,一封信,让两地的孩子更加热情、纯真;一封信,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还有比这更好的礼物,更好的爱吗?


援疆,一个简单的词,却是一个不简单的选择。顺着作者的足迹,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山一景一美食,更看到了滋养生命的历程,以及厚重深沉的情感。


种得人间桃李满,春风无地不开花。我知道,我也了解,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摒弃不了的东西,即使它会使我们高叫着死去。而这种摒弃不了的东西,在作者王秋珍看来便是爱,是对教育一以贯之的爱。所以她把这份爱,洒在新疆这片美丽的热土上,然后,又借助阿克苏的风,吹到我们面前。


于是,戈壁,草原,胡杨林,棉花白,还有一连串拗口却熟悉的名字……从远方走入我们内心深处。



来源:阅读时代》2024年第12期

作者:马庆民(本刊特约撰稿人)

编辑:景晨


阅读时代杂志
宣传全民阅读理念,传递全民阅读信息,引导社会大众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