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有一幅画,它在国画发展史上与同时期的《清明上河图》齐名,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它为创作灵感的节目《只此青绿》更是火遍全网,广受观众好评,它就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不禁令人好奇:这幅画的取景地到底在什么地方?任何艺术创作都不是无本之木,要想探究这幅画的主要取景地点,就必须结合其创作背景和画卷细节进行逐个分析。画面细节主要分为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者相互佐证,缺一不可。
《千里江山图》成于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所以我们应把搜索范围缩小到当时的北宋,而在这片范围中能契合《千里江山图》画卷中地貌特征的地区并不多。《千里江山图》六段的地貌以江河湖沼和群山为主,画卷中展现的开阔水域,近处水草丛生,远处则是烟波浩渺中若隐若现的高耸山峰,水域形状大致呈长条形,极似宋代时期鄱阳湖一带星罗棋布的湿地湖沼,而第五组群山中最高的主峰在外形上也与庐山的标志性山峰——汉阳峰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该画的主景取于江南西路(今江西省)的庐山和鄱阳湖,且画家观察点应是在鄱阳湖畔,以远眺庐山全境,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大气。有趣的是,在画面具体细节上,王希孟采取了艺术拼接的手法。《千里江山图》画卷上的大量瀑布和叠泉不完全取自庐山景观,如著名的四叠双瀑。这种景观无法与庐山三叠瀑对应,只能在五百千米外的福建省仙游县的九鲤湖畔找到,在地理跨度上做到了真正的“千里江山”。
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区域内人们异于他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在水网密布的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信仰都不可避免地要围绕水展开。
《千里江山图》画卷中人物活动多与文人隐居和当地渔民的捕鱼活动有关,在出行上以舟楫为主要交通工具,符合当时“南船北马”的现象,且画卷中多次出现渔民在船上挖河泥的场景,这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挖肥方式,在北方无法看到。同时,画卷中展现的建筑类型丰富,最常见的有寺庙、水磨坊。当地渔民和农民的村落,在形式上以木制的干栏式和吊脚式为主。由此,可以确认画卷中场景位于今闽、浙、赣、湘、黔、川等地的农村地区。在画面中段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建筑,其外层只是一个竹篱围住的瓦房,在后部却建有一个高大的穹形草庐,并在内部挂有主轴。这样的形制肯定不是民居,必是一个朝觐祭拜之地。相传,周朝时有一个名叫匡裕的隐士到庐山隐居,最后得道升仙。汉武帝经过庐山听闻此事后,深受感动。《庐山记》中记载:“昔汉武帝南巡祠名山,问庐君何神也?博士对曰:昔匡俗得道于此。乃赐号大明公。”大明公,即匡神,画中匡神庙的布局可能就是以当年匡裕在庐山隐居时搭建的草庐为蓝本的。
自东晋谢灵运以后,庐山便与文人结下不解之缘,直至今日,与庐山有关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宋徽宗喜欢在唐宋诗词中选取句段作为考试题目,著名的典故“竹锁桥边卖酒家”就出自赵令畤的《江楼闲望》,所以这也可作为《千里江山图》取景地为庐山的推测依据。
据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对宋及前代诗词与《千里江山图》画卷细节的查找对照,似乎只有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能在意境上与《千里江山图》相对应。“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匡阜为庐山别名,山峰高耸,气势压制九江,其意境与画卷第四段中类似汉阳峰的最高峰对应。“峥嵘当曙空,瀑水喷成虹”两句表现了雨后曙光初照的清晨及群山瀑水在曙光映射下妖娆的色彩变幻。王希孟通过石青、石绿两种矿物颜料的胶体渲染将这种色彩变幻完美地展现出来。“挂席候明发”在画中也被表现出来,王希孟描绘了彭蠡湖(鄱阳湖古称)上船夫升起船帆、等待起航的场景。可以说,无论是诗中展现的庐山总体意境,还是具体的自然和人文景致,都能在《千里江山图》中一一找到。
来源:《知识窗》、《阅读时代》2024年第11期
作者:韩善啟
编辑: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