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调”是一个微信群名,几个原本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后来各奔东西,隔三差五在群里小聚,你一句我一句说些没油盐的话,焦才人看大伙时常跑题,索性将群名改成“不着调”。
“不着调”的“着”在北方方言中读“zháo”。一是指不服管束,工作或干活儿不安心、不踏实。例如:“那小子就是一个不着调的货。”二是指办事离谱,关键时刻指不上、靠不住。例如:“找他办事的时候,人都不见了,真是不着调!”不着调,最早出自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说一会那丈夫打凤的机关,使了些不着调虚嚣的见识。”即歇后语所说:唱戏敲铜盆——不着调。
据说“不着调”来源有二:一说是源于驴马等牲畜不听话。车把式套车时,一手牵着驴或马的头,一手拿着套夹板儿,嘴里不停地喊着“调,调,调……”直到驴或马“调”到车辕里套上夹板儿为止。入套前,有的牲畜常因不听“调”而遭鞭打。听“调”的就是“着调”,不听“调”的就是“不着调”。因此,比喻人不守规矩或不安心工作,常用“不着调”。另一说的是唱歌、唱戏、演奏乐器不合调子,叫作“走调”,通常说的“走调儿”就是“不着调”。而“调儿”“曲儿”都是有谱的,所以“不着调”也常常和“不靠谱”相关联,后来引申为不正经、不干正事、不靠谱之人。
群名虽叫“不着调”,实际上大家蛮着调,只是在说话的时候有点率真,像袁枚《子不语》中的小和尚。五台山有个禅师收了一个小和尚为徒,天天修行,从不下山。小和尚情窦初开,禅师决定带他下山一转。小和尚见了牛马鸡犬都不识,全凭禅师教他说:“此牛也,可以耕田。此马也,可以骑。此鸡也,可以报晓,此犬也,可以守门。”小和尚频频点头受教。不久,一位妙龄女子走过,小和尚惊问:“此又是何物?”禅师怕他动心,正色告诉他说:“此名老虎,人近之者,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晚上上山,禅师问:“你今天在山下所见之物,可有什么心上惦念着的?”小和尚说:“一切物都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它不得。”亦类似《南史》给陶渊明写传,颂赞他与客对饮,自己先醉,即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群内“率真亦如此”,说话似苏东坡去找怀仁和尚,进门就喊:“秃驴何在?”怀仁答:“东坡吃草。”这样真情真性的人,似更可贵可亲,并无太难,却不易得。
当然,历史上也有不着调故事,流传甚广。大科学家牛顿有则轶事,他养了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他为便利猫的出入,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一小,一大。他认为大猫不能进小洞,可不知道小猫能进大洞,开一个洞就够了。这则故事不着调更因为,牛顿的家世并非贫寒。三百年前,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自看管?
另一则故事,曾经编入教材。
话说齐国宰相晏婴当使者到楚国,楚国人因为他身材矮小,便在国门之旁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大使从小门进。晏子拒绝说,到什么国进什么门。到狗国才钻狗洞。我来到楚国该进什么门?进大国的大门,还是进小国的小门?楚国人不肯自认小国,只好请他进大门。楚国没开始谈判,先吃了败仗。
直到上了大学才知道,晏婴既然作为外交官访楚,必非一个人。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晏子决不能一个人徒步走来。使者个人的高矮显不出来。而且城墙不是纸糊的,另开一门也不容易。这故事显然不着调。
还有一个人特不着调,那就是书法家赵孟頫,他人到中年想置妾,又不好意思明说,就作了一首小曲给管夫人: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有何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夫人没有像诸葛亮那样七擒孟获,而是一招杀敌,挥毫写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这首水和泥,立马让赵孟頫找到了调,从此不谈纳妾之事。
将不着调的事,拉到着调上来的还有金农。相传一帮扬州人联句,末了轮到某盐商,必须用“红”字作结。盐商情急之下随口诌出“柳絮飞来片片红”。“扬州八怪”之一金农见盐商下不了台,出来救场,说这位老板其实是想说:“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上听,连声赞好。
“不着调”的群,游走在人间,话的是家常,谈的是友情,偶尔也有类似赵孟頫不着调的想法,群里才女及时现身,让话题回到调上来。“不着调群”实际上也有“调”,既不会指女为虎,也不会容忍人家指虎为女,这份小“调”,像一枚古雅可爱的小闲章上面印着朱文“真难得”三字。这年头,还能在一个不着调的群里撞身取暖,真不容易。
来源:《阅读时代》2024年第11期
作者:彭叶子(本刊特约撰稿人)
编辑: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