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联: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   2024-11-25 10:32   湖北  
点击蓝字



关注

桥联,即为桥题写的对联。我国幅员辽阔,江河溪涧众多,桥的出现不仅方便了行旅,促进了交流,有的桥还结构精巧、造型美观,成了青山绿水、红阁黄亭的陪衬点缀,深受人们喜爱和赞赏。不少迁客骚人、樵子渔夫,或生活其间,或途经此景,常写下一首首诗词、一副副对联,成为我国古代文化中又一朵奇葩。


相传明代状元杨升庵路过四川南溪西郊渔窝头时,正巧附近桂溪桥落成。在场县令、乡绅恭请状元公题联,杨升庵略忖半刻,一挥而就:


泉引天墀流碧空,石驱东海神工,唯有英雄题泗马;矫若游龙横巨浸,锁断西郊春色,不放烟波下五湖。


联语意境深远,为桥增色不少。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家乡江苏江阴南阳岐村有一座古老的石桥,静卧在粼粼绿波的沈塘河上,桥南不远处是徐霞客纪念堂。桥头石柱上刻着一副楷书对联:

曾有霞仙居北坨;

依然虹影卧南旸。


对联不知何人所撰,但其凝练朴质的语言,既绘出古桥的风姿,又是徐霞客伟岸形象和献身科学的执着精神的写照。


成都市城南锦江上有一座万里桥,原名笃泉桥,乃古时乘舟东航启程处。相传三国时蜀汉名臣费祎使吴,诸葛亮曾在这里送别并赠言:“万里之行,始于此。”故以“万里桥”名之。为此,文人陈逢元曾撰有一联于桥头,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万里长征,此为祖道;

大江东去,肯择细流。 


近人张伯驹编著的《素月楼联语》,收有无名氏题桃花源穷林桥联:


水流花放;

路转峰回。


用极其精炼的八个字,传达出桃花源传说中的神韵。



上海黄浦江上新修的南浦大桥,因紧邻闹市区,故桥作螺旋形,几个回环始达桥顶,极为壮观。江苏江阴何济朔撰有一联:


复道萦回,送将东走西奔,一线过江以去;軿车直上,迎得南行北往,万轮鼓浪而来。


山区还常见到一种由巨石天然形成的桥,名曰天生桥,桥下往往是峡谷深涧,临之令人怵惕。值此奇观,自然少不了文人题咏。如:


旺苍天生桥联

高阁耸层霄,非神工不至此;

飞桥凌巨壑,问天生有何年?


叙永天生桥联

叠嶂千寻,叹川滇路塞,幸赖神工渡飞涧;横陈一线,系苗汉情亲,当歌盛世驾彩虹。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大江大河上的超大型钢筋混凝土的平桥、拱桥、斜拉索桥、自动升降伸缩的钢桥……也越来越多,亦间有撰联以咏者,如武昌蛇山长江大桥桥头联:


袅袅白云,不尽帆飞,三峡浪开东海日;翩翩黄鹤,无边霞涌,五洲客醉楚天春。


北京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是一座古老美丽的石拱桥,又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在纪念卢沟桥事变50周年时,湖南湘潭成渤有“题卢沟桥”联:


不许寇仇重启衅;

愿闻兄弟再言和。


重申了中国人民怒斥日寇侵略的严正立场,表达了愿与日本人民世代友好的善良愿望。


四川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9355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的勇士们曾在此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壮丽的篇章。这是一座用13根碗口粗的铁索,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铁柱上架成的铁索桥。在靠近泸定城的桥头石碑上刻着一副对联:


泸定桥边万重山;

高峰入云千里长。


桥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自然也可起道德教化作用,镌刻于人来人往的桥上,更有利于发挥它教化民众的长处。20世纪60年代中,当年的红军总司令朱德元帅重临故地,在桥头又挥笔题联: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不忘历史,展望未来,元帅的嘱语是令人难忘的。









来源:《阅读时代》2024年第11期

作者:王小梅

编辑:阿杰

阅读时代杂志
宣传全民阅读理念,传递全民阅读信息,引导社会大众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