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心血管危害!

学术   2024-10-24 11:01   北京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的制约因素,且一次严重低血糖带来的危害远远高过数年血糖达标带来的获益1。因此,不论是内分泌还是心内科医生,明确低血糖的危害和预防策略都至关重要。

本文总结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危害及预防策略,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诸多危险因素诱发低血糖 






《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1强调对因治疗而反复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传统的和对抗低血糖的防卫机制减弱的危险因素(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1
(点击查看大图)




   低血糖通过一系列病理

     生机制诱发心血管疾病  





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和血液高黏滞状态,血流速度缓慢,极易形成血栓2。在反复发作低血糖的应激状态下,机体反应性增加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大量分泌儿茶酚胺,对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产生影响。同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肌负荷加重,诱发心脏疾病。此外,在低血糖时,血液凝固性、细胞粘附性、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标志物发生急性变化,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2,3(图1)。

图1 低血糖诱发心血管事件的病理生理机制
(点击查看大图)





   低血糖心血管危害不

     小觑,需要预防低血糖  









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目标



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应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及治疗方案的不同,制定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4

规律饮食



糖尿病患者要饮食有规律,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则相应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也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4


适量运动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预防低血糖发生4

加强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和持续葡萄糖监测是评估疗效和早期识别低血糖的重要工具。夜间低血糖常因难以发现而得不到及时处理,此类患者需加强自我血糖监测和持续葡萄糖监测4


合理选择降糖药



某些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分泌剂和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增加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从而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1。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特点,个体化选择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是有效避免低血糖的主要手段2。同时,对于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风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尽量选择低血糖风险较低且具有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



参考文献


1. 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 (8): 619-623.

2. 张俊清.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害及预防[J].药品评价,2010,7(23)18-20.

3. International Hypoglycaemia Study Group.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May;7(5):385-396.

4.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CN2400965 



恭喜您阅读完成本篇精彩文章,快来答题测试一下吧。


选择题:(多选题)以下选项属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的是?

A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过量

B

外源性葡萄糖摄入减少或延迟

C

内源性胰岛素缺乏

D

降糖治疗过于激进如糖化血红蛋白过低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最新文章